滦州古城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AAAA级景区
收藏
0 有用+1
0
滦州古城,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 滦州镇 ,是一座集文化、旅游、商业、会务、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北方人文古城。 [1] [9]
辽代天赞二年(923年),由契丹耶律阿保机始建,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滦州古城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繁荣。 [1] 进入21世纪,为了保护和传承滦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决定对古城进行重建。滦州古城项目由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于201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2000亩,预计投资52亿元,打造一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人文古城。2014年,在古城原址上建起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和江南水乡风情的仿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复原了古城门、钟鼓楼等历史建筑,并融入了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的故事、萧太后兴辽、文姬楼、杨三姐告状的县衙等历史文化元素。 [17-19] 滦州古城复原千载历史古迹:古城门、杨三姐告状的老县衙、钟鼓楼、接官亭、 古戏台 、风雨桥、滦州阁、和园、文姬楼等盛世建筑,
滦州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2011年,滦州古城在香港亚太旅游联合会上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区”称号。 [8] 2018年,滦州古城在第十二届河北品牌节上获得“河北名片”称号。 [11] 2019年,滦州古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800余万人次,景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10]
中文名
滦州古城
外文名
Luanzhou ancient city
地理位置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滦州镇 [7]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09:00-21:00;名人蜡像馆:8:30-20:00
景点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2000 亩
著名景点
关帝庙 紫金塔 滦河红鲤 打牌坊 滦河母亲广场 文峰塔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建造历史

始建年代 :辽代天赞二年(923年),由契丹耶律阿保机始建,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滦州古城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繁荣。 [17-19]
现代重建 :进入21世纪,为了保护和传承滦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决定对古城进行重建。滦州古城项目由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于201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2000亩,预计投资52亿元,打造一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人文古城。2014年,在古城原址上建起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和江南水乡风情的仿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复原了古城门、钟鼓楼等历史建筑,并融入了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的故事、萧太后兴辽、文姬楼、杨三姐告状的县衙等历史文化元素。 [17-19]

修缮历史

地震影响 :滦州古城曾遭受过多次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地震的破坏。其中,1958年和1976年的两次大地震对原滦县县城造成了重创,许多古建筑在地震中损毁。 [20]
现代修缮 :21世纪初,在滦州古城重建过程中,对受损的古建筑进行了细致的修缮和复原。通过查阅典籍资料、走访年长的街坊邻居和残存遗迹,以及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成功复原了古城门、钟鼓楼、古戏台、文姬楼等历史建筑,使古城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20]

方位布局

播报
编辑
滦州古城,是华北地区知名的古城景区。该古城在原址上重建,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是一座集文化、旅游、商业、会务、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北方人文古城,一处绵延千年的国家级4A景区。 [16]
古城以青龙河为中心,布局合理。古城内的建筑均按照北方古民居风格复建,包括壮丽的东门、独特的关帝庙、高耸的紫金塔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16]
滦州古城
滦州古城深研滦州千百年悠久历史,详读 华夏民族 南北融合之美,以 研山 为骨,以滦水为魂,以人文为韵,以绿林为脉,开发滦州古城并将其打造国家级135—140天景区。52亿元巨 资兴 建滦州古城。2000余亩占地。 [12-13] 古城内景点颇多,比如东城门迎宾广场、忠义阁、文庙,滦州衙门、接官亭等明清风格中式古典建筑群,“青龙河”“ 九龙溪 ”,北方风格水街 古镇 ,小吃一条街、古玩一条街、四合院客栈一条街等。 [14-15]
滦州古城 (2张)
滦州古城复原千载历史古迹:古城门、杨三姐告状的老县衙、钟鼓楼、接官亭、 古戏台 、风雨桥、滦州阁、和园、文姬楼等盛世建筑,展现遥不可及、难以清晰领会的历史印象, 取其神韵,结合现实。融汇南方 水文化 ,修建滨水而居、临水起舞的环城“青龙河”。以契丹文化为主导,复原上河图不夜 盛景 ,全面打造小吃烧烤街、韩国 风情街 、婚俗文化街、 庙会 文化街、民俗文化街、 韩国女人街 缅甸 玉石街、养生文化街及游客接待中心、 五星级酒店 等。 [12] [14-15]

重要景点

播报
编辑

古城墙

古城墙作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古城墙全长约3公里,高约10米,宽约7米,周长约12公里。城墙上设有敌楼、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展示了古代城池的防御体系。 [21]

东城门

东城门复原滦州古城辽代建始的厚墙阔瓦,赏帝王玉玺,了解“十八帝王巡滦走马”的辉煌历史。 [21]

紫金塔

位于滦州古城的高地之上,紫金塔是佛教圣地之一。这座塔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古城内的重要景观之一。 [21]

大觉寺

始建于辽代的大觉寺是古城内另一处重要的宗教文化景点。该寺历经元、明、清三代修缮,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寺内供奉有众多佛像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1]

文庙

主院展示 孔子 及其座下 七十二贤 人为代表的 孔孟 圣贤文化;侧院为 萧太后 发展 大辽 的相关历史。 [21]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景色

开发与保护

播报
编辑
滦州古城,在历经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后,通过政府与居民的共同努力,得到了有效的修复与保护。古城不仅恢复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还融入了现代旅游元素,成为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在开发过程中,滦州古城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利用,通过建设文旅项目、挖掘特色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构建了完善的网格管理体系,运用智慧科技手段确保古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平安稳定。 [12] [14]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相关文化

滦州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居民生活闻名,历史上曾有18位皇帝到访此地。在儒家思想深远影响的背景下,滦河孕育了如伯夷、叔齐等先贤,他们的思想对中原文化产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在滦河上游,一个来自游牧民族的女性角色——萧燕燕,大辽国景宗皇后,在辽景宗逝世后,掌权长达27年。 [2]
萧燕燕在滦河周边地区,领导契丹军队多次与宋朝发生冲突,通过军事行动,她不仅巩固了大辽国的疆土,还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使大辽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2]
金莲川,作为滦河的发源地,其广袤的草原风光在数百年后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在萧燕燕去世后约两个世纪,金莲川草原上兴起了一座繁荣的城市——上都,这座城市后来成为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崛起之地。上都的兴起不仅标志着元朝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体现了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变迁。
元中统元年(1260年), 忽必烈 在开平即大汗位。金莲川从此成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向南扩张建立 元朝 的指挥中心。 蒙古骑兵 的铁蹄进入大都后,忽必烈没有忘记滦河,没有忘记金莲川。开平变成了上都,成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们,每年都要来上都避暑狩猎、处理朝政。忽必烈是从滦河源头入主中原走进大都的,而 中国历史 上另一位跨过滦河从北方进入北京的皇帝,却在政权稳固之后,又回到了滦河岸边。他就是康熙皇帝。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过 长城 投向了滦河。他要在这条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负。于是,在滦河上游有了 木兰围场 ,在滦河中游有了 避暑山庄 。后期更有乾隆帝多次驾临滦州,乾隆因此留下了“千古此滦州”的诗句 [3]

民风民俗

皮影——滦州影
滦州影初创于明朝末年,盛行于清初,十九世纪遍布 冀东 各地并远播 东三省 。经过数十年的辗转流传,派生了“边外影”“双城影”“辽南影”各个流派,同时影响了北京的“蒲田影”。所以, 滦州影 的唱腔丰满,音乐优美,行当齐全,伴奏简练,人物雕刻精巧,操纵表演生动多变,在当时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相当贫乏的城乡,深得广大群众喜爱。 [3]
剪纸——滦南剪纸
滦州古城
滦南剪纸是北方剪纸“西纸东渐”艺术长廊中的重要驿站。滦州剪纸是多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的结晶。 剪纸艺术 刻有各民族交融的鲜明印痕。如乐刘氏剪的花盆 雕纹 能找到较典型的满 回文 字图形,也能找到和出土的辽代四喜花瓶上相吻合的非常生动的三撇 花饰 。再如生命树下的动物,大多是各不同民族的图腾崇拜, 滦南剪纸 里已发现的有象、猴、驴、羊、牛、免、猪等7种动物,留下了民族交汇的痕迹。 [3]
评剧
评剧是由 莲花落 发展而来。所谓莲花落,实际上就是关外的“二人传”,关里叫莲花落,也叫“ 蹦蹦戏 ”或叫“ 打莲花落 的”。据史料载,自唐以降,莲花落已经遍及大半个北方,只是各地唱法不一,唱词简单,表演朴素,还没能形成戏。评剧的出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滦州土生土长的就有 小白玉霜 韩少云 金开芳 洪影 筱俊亭 等;成名后来滦州根问祖的有新凤霞、 谷文月 戴月琴 等。 [5]

典故传说

  • 夷齐让贤
滦州古城
3000多年前的 商朝 时期,伯夷、叔齐是 孤竹国 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伯夷知情达理,叔齐聪慧过人。夷、齐均以贤德为重。墨胎氏临死之前,立叔齐为君,以继父业,振兴 孤竹 。墨胎氏死后,叔齐想:“伯夷是兄长,理应为君。”于是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说:“父临死前立你为君,怎能让位于我,父命不能违呀。”于是,他就悄悄骑着马逃走了。叔齐见兄长走了,自己仍不肯为君,也逃走寻找伯夷去了。武王彻底推翻了商朝,平定了天下,建立了 周朝 。伯夷、叔齐随之隐居 首阳山 ,采薇(又称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妇人问他们为何采薇而食,夷、齐答曰:“武王为臣, 纣王 为君,臣伐君乃不义之举,故耻食周粟。”妇人答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薇不也是 周王 的吗?”伯夷、叔齐觉得此话有理,于是连薇也不采了,饿死在首阳山上。 [6]
  • 老马识途
周惠王 十四年(前664年), 山戎 统兵万骑,攻打燕国。 燕庄公 抵挡不住,向 齐桓公 请求支援。齐桓公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落荒而逃。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迷谷”之中,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气逼人,飞沙走石,咫尺难辨。齐军前后队失去联系。齐桓公不知所措,忙向 管仲 求教 解危 之计。管仲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俟至天明。谁知,天虽放亮,沙漠中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 齐桓公依其言。大军果然随老马走出了“迷谷”。 [6]
  • 寻蚁求水
滦州古城
东周列国时期,今 迁安 属于山戎 令支国 。有一年,山戎令支国发兵攻打它的邻国——燕国。燕国抵当不住,只好向 齐国 求救。于是齐桓公率兵讨伐山戎。当大军行至爪村伏龙山(今龙山)一带驻扎时,山戎令支国将濡水(滦河)截断了,造成伏龙山周围20多里无水。齐国军队无水喝, 齐桓公 只得叫士兵凿山找水,结果未能找到泉水。齐桓公的谋臣公孙 隰朋 向齐桓公进言说:“臣听说蚂蚁找有水的地方筑穴居住,应当找 蚁穴 处掘水。”齐桓公按公孙隰朋的主意让士兵在伏龙山的北面搜寻蚁穴,结果又未找到水源。公孙隰朋说:“蚂蚁冬天找暖和的阳坡居住,夏天才凉快的背阴坡居住。现在是冬季,蚂蚁一定在山的阳坡居住,不能 乱掘 。”军士按他说的,果真在伏龙山的阳坡山腰处找到蚁穴,掘到泉水。齐桓公称赞说:“隰朋可称得上是圣人了!”因此,将该泉称为圣泉,伏龙山也改龙泉山,后来又简称龙山。为饮水思源,使甘泉永存,后人砌石为井,名为龙泉井,至今古井尚存,泉水清洌如初。 [6]

相关人物

伯夷叔齐 :3000多年前商朝时期,滦州为孤竹国所在。 伯夷 、叔齐为孤竹国王子。先王薨后,两位王子仁恭让位。后认为周朝对商朝篡位僭越,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上,成为中华忠义楷模。 [4]
萧燕燕兴辽:萧太后,一代英后。辽景宗死后,以大辽国景宗皇后身份临朝27年,在滦河岸边,将大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推上了巅峰。 [4]
杨三姐:杨三姐,伸冤不屈的民间奇女子,家喻户晓的传奇,戏曲、戏剧不断将她的故事搬上舞台。 [4]
3000年历史中,滦州以北方要塞地位、醉人景致风光接驾18位帝王。尤以康熙、 乾隆 最钟情滦州,在此祈福、题诗,大加赞誉。 [4]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交通信息

交通信息, 北京 天津 承德 方向、东北方向如图1:
图1 (2张)
  1. 1.
    滦州市 汽车站(火车站对面)乘坐公交101路、102路到巡滦府站下车,可到古城南门。
  2. 2.
    从滦州市汽车站、火车站可打车前往古城,大约十几块即可到达正门。

开放时间

1/1-12/31 09:00-21:00开放,名人蜡像馆:8:30-20:00 [16]

门票价格

免费 [16]

旅游小贴士

吃:万里香烧鸡、九美斋的棋子烧饼、小山炸糕、新新麻糖、瓦块鱼等。
住:景区周围有提供住宿的宾馆、酒店等。
行:乘火车到滦县站下车,下车后打车前往较方便。
娱:感受古色古香的仿清建筑。 [13]

地图信息

播报
编辑
滦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