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4-28

朋友最近失恋了,跟我痛陈她的糟心恋爱史,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再也不要学“安全型依赖”谈恋爱了。

原因是:以前回避依恋,被每一任追着跑,不用花太多精力也能收获很多爱;后来开始调整,学习像安全型依恋一样谈恋爱,结果男友开始养鱼pua,这样被辜负了两次,得出结论:还是做回回避型依恋吧。

她的“分析”让我忍不住想到2012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得主基斯・斯坦诺维奇在《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现象,他把它称为“个人心理学”: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词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自圆其说,但很多时候,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词汇和理论的意思,也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运用它。

心理学知识在这里,只是为了佐证自己固有的观点(很有可能是偏见),心理安慰罢了(并不是说心理安慰不重要),并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朋友运用“依恋类型”为例,聊聊这种非常普遍的“个人心理学”。

01

“心理学”让人情路坎坷?

先来帮我的朋友梳理下:遇到不靠谱男友,真的是“安全型依恋”的问题吗?

我们回到依恋类型理论本身,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基于对婴幼儿行为的观察,以及这些行为跟母亲照顾方式的关系,分成了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在婴儿需要照顾时,如果母亲总能给到及时的回应,婴儿就会建立起安全型依恋;

如果母亲的回应时有时无,忽冷忽热,孩子会发展为焦虑型;

而如果母亲总是避免跟孩子的接触(比如孩子哭了不回应,拒绝身体接触),那婴儿也会避开母亲,这就形成了回避型依恋。

后来,一些研究者把这些理论拓展到了成人亲密关系领域,比如1987年辛迪・卡珊(Cindy Kazan)等人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成人依恋模式跟鲍尔比的婴儿依恋模式有很强的一致性,也存在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这三种类型确实会影响你在亲密关系中的体验:

安全型的主要体验是快乐和美好,虽然一些巅峰体验会随着时间散去,并逐渐发现伴侣的缺点,但他们仍然可以接受,并且有办法在一些时刻达到跟激情期一样的爱意。

回避型依恋会体验更多的低落情绪和亲密恐惧。他们往往觉得理想的爱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也认为自己很难找到一个理想伴侣。不过因为他们不会把情感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所以也不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所以,如果你向往那种平淡中夹杂着激情和甜蜜的爱,安全型依恋肯定是没问题的。恋爱失败的锅不能让安全型依恋来背。

那为啥我这朋友学习安全型依恋,反而开始情路坎坷了?

一个问题在于,她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依恋类型理论。

一个人的依恋类型,是由童年跟父母的关系,长大之后的情感经历,当前所处的环境共同塑造的。既有一定的内在稳定性,又不断发生着变化和波动。

因为它跟一些非常深层的原因(比如婴幼儿时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所以这个模式要改变起来需要很长时间,也很有必要在咨询师的帮助和陪伴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和波折。她口中的“学习安全型依恋“,很有可能是模仿了安全依恋的表面行为,但内在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另外,恋人的依恋类型和互动方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依恋类型。有研究者就发现,一个安全型跟回避型谈恋爱,可能会出现一些焦虑型的感觉;安全型遇到焦虑型,也可能出现回避的行为。遇到“海王”的朋友,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体验发生变化,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要知道,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解释所有恋爱中的问题,更不能把问题简单归因到依恋模式上。毕竟,研究依恋模式的心理学家都在论文里讲:

关系是复杂的,它的因果关系是不能仅仅通过几个人格变量就能预测的。

依赖类型只是一个辅助我们了解和改善关系的工具,不用给自己贴上某个类型的标签,更不能用它解释和指导关系中的一切问题。

02

所以,问题出在哪?

除了没有真正理解依恋类型理论,这位朋友之所以得出“安全型依赖不靠谱”的结论,还跟一些思维方式上的漏洞有关。这些漏洞,其实就是典型的个人心理学的问题。

跟科学心理学相比,个人心理学往往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用个案得出结论: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种豆瓣微博知乎帖,典型例子:用“我有一个朋友”开始论证某个观点。

真正的心理学在得出某个结论之前,是要基于大量的样本数据,并对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筛查的:比如设置控制组和对照组,在得出结论之后,还要公开数据,接受其他同行的检验和批评。

而我的朋友,通过自己的两段恋爱经历就得出了“安全型依赖不靠谱”的结论,这个样本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两个样本得出的结论,靠谱程度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2.混淆相关和因果:

两个事件,事件A发生后不久,事件B发生了,我们只能推测B的发生可能与A有关,却不能说是A导致了B的发生。

按照朋友的叙述,就算改变依赖类型真的跟遭遇情伤有关,也不能说明是“改变依恋类型”导致了“遭遇情伤”这个结果。这种简单的归因可能会让她忽略其他因素:比如选择男朋友的方式和标准,遇到渣男的偶然性……这会阻碍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事实。

类似的问题还有“忽略多重原因”,也就是人们往往喜欢“如果A,就B”的简单归因,不能意识到,导致B发生的原因其实不止一个A,而是有ACEDF……很多个复杂因素。这会导致我们武断地得出一个并不可靠的结论:比如,母胎单身就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幸福。

3.不可证伪:

用心理学词汇解释一个现象是容易的,但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不能对未来的事情做出预测,所以也不可能被证明是错的。这种总是可以自圆其说,怎么解释都合理的方式会让人陷入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但这恰恰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所要避免的。

比如朋友得出了“做回回避型依恋比较好“的结论,如果之后恋爱顺利,可能就会说“确实回避型依恋比较适合我”;如果不顺利,可能又会找出新的理由:比如对方是焦虑型依恋,应该找安全型依恋的。

无论怎么解释,看起来都是有道理的,但这除了让自己好受一点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怎么都能解释,所以你没法得出一个真正有效的结论,也没法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03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个人心理学”呢?心理学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下面是几个“避坑指南”:

1.分清“想当然的意思”和“真正的意思”

心理学是一门离我们很近的学科,它的很多概念不像化学物理,看到就觉得门槛很高,而是跟生活很贴近的:比如自恋、情商、情结、攻击性、强迫症……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让我们对这门学科很亲近、容易感兴趣,但另一方面,因为跟日常语言融合度很高,我们经常会理所当然把它理解为自己以为的意思,忽略了每个词在心理学的领域,都是一个需要重新理解的概念。

所以当你在使用一个心理学词汇之前,先问问自己:

我真的知道XX是什么吗?我是在用我以为的意思,还是它真正的含义?

2.明确适用范围和前提

每个理论的成立都要遵循一定的假设和前提,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看起来多么牛的理论都不可以。

比如很有名的“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的小孩在未来会更加成功。在近几年的实验中就被推翻了:研究者发现,当实验中其他变量发生变化:比如参与者的家庭背景、种族、宗教等,延迟满足对孩子未来表现的影响就没有那么突出了。

3.看到概率和偶然性

心理学理论只能在大概率上预测某个行为带来的结果,却无法做出“如果A……就一定B”的承诺。因为一件事情的走向,会受到多种因素和偶然性的影响。

比如依恋类型,心理学的研究只能在基于大量数据的支持下告诉你,安全型依恋的人大概率上确实更容易得到幸福的关系,但没法承诺:只要你学习安全型,你就一定能转角遇到爱,牵手即终生。

心理学不会读心,不是算命,它不会像网络上各种“心理导师”那样给你“男朋友离不开你”“一秒看懂他人”的允诺,也不会让你的生活快速发生改变。

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有对人本身的好奇,有面对真相敢于推翻自己的勇气,也有透过表象看到事物复杂性的方法――而这,会让你在纷繁的信息和变化中,拥有一种从容应对的底气。

这才是心理学最顶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