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人现在管不住自己,我就是一个例子,每天都手贱玩游戏耽误正事?请问如何能管好自己?
关注者
1,633
被浏览
309,289

112 个回答

自我管理范围超级大,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等。

题主的问题,更多是偏向自律方面的,所以我就从 时间管理 这个方面来讲。

本文三千字,阅读需五分钟,建议点赞Mark一下,不然容易弄丢这篇对你有用的回答!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时间管理和自律有关系吗?

必须有,而且关系大着呢!

说到时间管理,就不得不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时间观

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也许会有启发。

如果你有一小时的空闲时间,你会去看书、跑步、刷视频还是玩游戏?
你计划明天早上起来读半小时英语,但到了早上,你却没有起来,你会不会责怪自己?

有可能,你会把此类事情归因为意志力,其实,是时间观,决定了你在每个时间点选择做什么。

你会不会觉得 时间观 有点陌生呢,其实,它和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一样,指导着你的行为。

别担心,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时间观的。

(请坐稳,抓紧扶手,我们要开始啦~)

时间观,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津巴多教授提出,又叫“津巴多"时间观。

时间观的三个维度,六种倾向

01. 关于过去时间观的两个倾向

倾向于消极过去时间观 的人,总是回忆自己的负面经历,活在过去。

现实生活的抑郁症患者,活在过去的阴霾里,无法自拔,导致走极端,选择自杀,一步步把自己逼向深渊。

倾向于积极过去时间观 的人,总是怀念美好的过去,不断从过去经历中吸收养分;但过于沉溺于过去,又往往会忽略眼前,错失机会。

二战的法国,他们还保留着一战的思想和战术。还以为德国还会象一战那样打消耗战,对闪击战理论一无所知,引以自豪的竟然是骑兵,最后连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就被灭国了。

02. 关于当下时间观的两个倾向

倾向于宿命主义当下时间观 的人,常常态度消极,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高考失利的浙江女大学生,失利之后不消沉,读研两年发表13篇SCI论文。

而有的人高考失利,便放弃自己,认为这是自己的宿命,而不去探究自身原因,殊不知,其实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该有的命运。

倾向于享乐主义当下时间观的人 ,喜欢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享受当下,幸福感高;但缺乏自控能力。

曹雪芹笔下的贾赦,就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花天酒地,妻妾成群,过着奢靡颓废的生活。

有烟瘾的人、酗酒的人、超前消费的人,以及沉迷游戏的人,身在其中,乐在其中,殊不知,意志力也被这短暂的快感一点点吞噬。

03. 关于未来时间观的两个倾向

倾向于未来导向时间观 的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当下的安逸舒适;用自己当下的幸福,换取未来的成就。

你身边有没有一类人?

发微信总是第二天才回,同事聚会也鲜见其身影,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但升职加薪,处处有他。

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放弃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的美好时光。

倾向于超未来时间观的人 ,不惧怕死亡,认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相信有来世,死是新的开始。

我们之所以拒绝早起,颓废,不成功,每天浑浑噩噩,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时间观决定的。

时间观倾向不同的人,他的言语、行为和决策,都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熟知的商业大佬们,大多是倾向于未来的时间观,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以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长度来做规划。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一直强调“延迟满足”,很明显他是倾向于未来的时间观。

知道了时间观,我们如何运用?

下面的内容有点多,放一个小目录,哪里不会点哪里!

目录

1.改变自己
2.平衡你的时间观
3.训练自控力肌肉

01. 改变自己

比如,你想通过跑步,3个月减掉10斤,但总是迟迟没有开始,这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观,给自己改变的动力。

如果你是更关注未来的时间观,那么,就可以将目标实现的未来,描绘成一幅生动的图像。

比如说3个月后,你成功减掉10斤,穿上了自己心仪的裙子,身边的朋友,都夸你变瘦、变美了,还向你请教减肥秘诀。

想到这,你是不是有马上出去跑步的冲动呢?

如果你是更关注当下的时间观,那么,就可以用眼前更加直接的事物,来让自己产生强烈的感受。

马上拿手机给自己照张相,拿出体重称,记录下现在的体重,直观地看到自己不那么美好的外表,让你下定决心在3个月后一定要有所不同。还可以在开始跑步之后,每周给自己拍照,记录体重,让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记住,从小处开始,逐步积累成就感

02.平衡的时间观,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什么是平衡的时间观呢?

单一的时间观都有其自身缺陷,通过改变每一种时间观的倾向程度,来达到一种平衡。

平衡的时间观的公式:

如何调整时间观呢?

  • 调整过去的时间观

心理学研究发现,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都会改变你过去的记忆。

每个人都会被过去的事情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是我们对过去的态度,间接影响现在的我们。

要调整过去的时间观,你要改变自己对过去的态度。

在回忆过去时,多思考正面的收获。你可以写感恩日记,把日常生活中,让你感到快乐和值得感恩的小事,记录下来。

比如,下雨天没带伞,同事借给你一把伞用;或者,上班赶公交,你刚到车站不久,公交车也到了。

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中幸运的多,也会感慨世间的美好,从而变得更加积极。

  • 调整现在的时间观

我们经常说:“要活在当下。”但有多少人能做到:直面当下,不逃避现实,不陷入焦虑当中。

心理学中有一个心流理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而以当下为导向的时间观,可以让你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要提升当下为导向的时间观,你就要更关注自己当下真正的感受。

比如,留意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现在我的感受如何,是感到有压力,是快乐还是伤心等等。

多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比如爬山、游泳、阅读还有工作等。

  • 调整未来时间观

想要拥有较强的未来时间观,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

下面告诉你一个好用的方法,来自文章《如何在20分钟内找到人生目标》,被很多人验证过,并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1.写下问题“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2.写下你脑海最先想到的一个答案
3.不断重复上一步
4.直到你能为之尖叫,它就是你的目标

你可能会写很多答案,但每一个又都不是你的最终目标。

别担心,每一个答案都反映你的一部分目标,当你慢慢达到这些目标时,你就会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03.训练自控力肌肉

自控力像肌肉一样,使用后就会渐渐变得疲惫。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自控力在早上比较好,可以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但到了下午,更想刷刷抖音,玩会游戏。因为你的自控力在逐渐减弱。

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下,锻炼自控力。有 三种方法

1)停止做某事

选择一件阻碍自己成长的事情,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难以完成。

比如,不刷抖音,不看朋友圈,或者戒掉高糖食物。

《自控力》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我想要”的力量,就是当你在面对诱惑时,你要问问自己内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你的大脑习惯三思而后行,你的自控力也就提高了。

2)开始做某事

选择和自己目标有关,会使自己变好的小事。

比如,以前饿了就吃零食,改成饿了先喝一杯水;

以前工作累了就拿起手机娱乐,改成闭眼冥想5分钟。

通过尝试新事物,打破无意识习惯,养成和目标一致的新习惯。

3)记录平时不关注的事

可以记录自己的饮食、财务,或者时间流水,来直观的监控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

总结:

1.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你自己时间观 。时间观,和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一样重要。

2. 了解时间观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

3.倾向于任何单一的时间观,都是有缺陷的。 调节各种时间观,让自己的时间观趋于平衡。

当你对自己的时间观有所了解,并调整到平衡的时间观,你的时间管理就真正开始了,让你更自律,更好的管理自己。

能看到最后,说明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听说优秀的人给别人点赞,会变得更优秀~

我是一本书,欢迎关注,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变成行动的巨人,请点这篇

如果你想避免走下坡路,请点这篇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确立好正确的观念,明白自我管理的意义。

我会先从内部观念讲起,帮你树立起关于自我管理的正确观念,然后再从外部行为出发,为你规划正确的行为路线,打造你的「行为-收获系统」。

一、内部观念

那我们来看看,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都需要树立好哪些正确观念。

首先,自我管理不等于过苦行僧的生活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不好自我管理,一般都是因为把自我管理想象得特别严格。规定了每天七点起床,晚了一分钟都觉得特别懊恼,决定了要减肥,偶尔吃了顿大餐,就自责得不行,这种情况发生了那么几次之后,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自制力不行,然后就放弃了。

但实际上,在管理自己的时候出现偶尔脱轨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对设定的目标没有太大的影响,都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

如果做苦行僧式的自我管理,那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自我管理不再会影响到你的目标达成,就已经算是做好自我管理了。

所以,我说的方法,不是让你做极端严格的自我管理,而是用一些方法,让你在可接受的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让自我管理不再成为你达成目标的绊脚石。

其次, 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意志力薄弱」的标签

如果你发现自己戒烟很难,那也不要非常武断地把自己归类为意志力薄弱的人,应该先接受戒烟本身就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如果给自己贴上了「意志力薄弱」的标签,那就算之后下决心改变,也很容易半途而废。

很多人不愿意开始做自我管理,或者做不好自我管理,其实常常就是因为已经觉得自己就是要比其他人意志力薄弱,所以对自己并没有信心。但实际上,人就是有惰性的,那些看起来意志力强的人,只不过采取了适合他们的自我管理方法。

最后,要知道,就算是 意志力薄弱的人同样可以通过养成习惯实现自我管理。

比如,早起刷牙,睡前洗澡,过马路看红绿灯,这些我们看起来自然而然的事,都是因为养成了习惯,所以做起来毫不费力。

明白了以上几条道理,在内部树立了正确的观念之后,我们要规划好自我管理的外部行为方案。通过下面要讲的方法,我将帮你打造一个「行为-收获系统」,让你通过这个系统,而不是意志力,来达成你的目标。

二、外部行为

在正式讲方法之前,首先你要明白,做好自我管理,行为要比意志力重要,我们要「 以行为促行为 」,不要光用意志力去推动行为,因为人天生有惰性,所以光用意志力去推动行为,大概率是推不动的。

所以,我要讲的这个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就是以行为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