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坏坏的牛排  ·  穆罕默德陵墓- 知乎·  1 年前    · 
坏坏的牛排  ·  撒马尔罕市简介·  1 年前    ·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首府,是乌总统卡里莫夫的故乡。位于首都塔什干西南 350 公里 泽拉夫尚河谷地,面积达 60 公里 ,人口约 40 万,其中塔吉克族占多数。

撒马尔罕古称马拉干达(公元前 329 年有记载),为古代索格德王国和 14 15 世纪帖木儿帝国的首都。 1924 1930 年曾为乌兹别克苏维埃共和国首都。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之一,撒马尔罕与罗马、雅典、巴比伦同龄,有 2500 多年历史,在古阿拉伯文献中被称为 东方璀璨的明珠 ,是历史上中亚重要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也是古 丝绸之路 上的枢纽之一。城内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如建于 15 世纪的帖木儿家族陵墓, 15 17 世纪的 列吉斯坦 伊斯兰教神学院、 15 世纪的比比 汉努姆大清真寺、兀鲁伯天文台、 11 15 世纪中亚最大的 不死之王 陵墓建筑群等,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项目。

撒马尔罕是乌铁路、公路、航空交通运输中心之一。工业主要有机械制造、轻工业、食品加工、化肥生产等。 1999 年建成了与土耳其合资的汽车制造厂。

撒市也是乌文化中心之一,设有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1995 7 月在此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下的国际中亚研究所。自 1997 年起每两年在该市举行一次 国际东方音乐节 1997 年中国曾派团参加并获奖, 1999 8 月,陕西省音乐家小组参加第二届音乐节并获奖, 2003 8 月,上海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代表团参加第四届音乐节。

( ) “列吉斯坦”神学院

位于撒马尔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为“沙地”)建筑群由三座神学院组成:兀鲁伯神学院(兀鲁伯为乌中世纪学者、天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建于 1417-1420 年;舍尔-多尔(意为藏虎的)神学院和吉利亚-科里(意为镶金的)神学院,分别建于 1619-1636 年和 1646-1660 年。这些神学院是中世纪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其中兀鲁伯神学院是 15 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据说,兀鲁伯曾亲自在此授课,这里是他统治期间世俗科学思想的中心。三座神学院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很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

( ) 帖木儿家族墓

位于撒马尔罕市区内,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始建于 1403 年,最初作为猝死的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 · 苏尔丹之墓,后成为帖木儿家族墓。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建的墨绿色玉石棺,此外还有其子孙的大理石棺。帖木儿墓上写着 : 谁掘我的墓

,谁就遭殃。 1941 6 8 有人去掘帖木儿的墓 , 两周后希特勒就进攻苏联,被认为是此话的应验。这次对墓葬的发掘证实了关于帖木儿面部特征的历史记载,证实了兀鲁伯死于暴力杀害及所葬其他帖木儿家族成员身份的真实性。

( ) 兀鲁伯天文台

座落于撒马尔罕城东北入口处,帖木儿之孙、乌著名天文学家、百科学家、撒马尔罕统治者兀鲁伯于 1428 1429 年修建,是中世纪世界有影响的天文台之一。这里有著名的兀鲁伯六分仪。兀鲁伯在此测出的一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巨大的六分仪旁边建有兀鲁伯纪念馆。

( ) 比比·汉努姆清真寺

比比·汉努姆清真寺建于 1399-1405 年,是帖木儿在其帝国首都撒马尔罕为他漂亮的妻子所建。也有民间传说称,该寺是帖木儿妻子比比 · 汉努姆在其远征期间所建,目的是待他凯旋时,给他一个惊喜。该清真寺是中世纪中亚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杰作。它是礼拜五清真寺和神学院的综合体,建筑精美,结构简洁、明快,装饰典雅、细腻。整个建筑群占地较大,但历史上毁坏严重。近年来,乌政府投资进行了部分重建和修复,清真寺开始对游人开放。

( ) 撒马尔罕历史博物馆

撒马尔罕历史博物馆 1970 年开放,位于小城阿弗罗西奥卜的东南部。阿弗罗西奥卜是撒马尔罕最古老的城区,其历史上溯到公元前 6 世纪。公元 1220 3 月被蒙古军队摧毁。阿弗罗西奥卜城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该博物馆的展品有 20000 多件,主要是阿弗罗西奥卜城考古发掘的文物。其中公元 7 世纪的壁画描绘了来自中国、突厥、朝鲜等世界各地的使者形象,称得上是稀世珍品。

( ) 霍贾·达尼亚拉陵墓

建于 19 世纪中叶(另一种说法建于 20 世纪初),外观为一连串圆顶形建筑,座北朝南。霍贾 · 达尼亚拉的石棺长 18 (信徒认为这一长度可保持他们同墓中神灵的联系)。霍贾 · 达尼亚拉为公元前六世纪的著名先知、心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同时受到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宗教的尊敬。民间传说,霍贾 · 达尼亚拉的遗体藏在哪里,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福音,所以霍贾 · 达尼亚拉的墓被多次迁移。按照帖木儿的命令,霍贾 · 达尼亚拉的墓最终被迁到了撒马尔罕。该陵墓旁还有一处据称能治百病的泉水。

( ) 阿利·布哈里建筑群

建筑群距撒马尔罕市约 25 公里 ,根据卡里莫夫总统的倡议在阿利 · 布哈里逝世地修建。整个建筑群十分宏伟,由陵墓、清真寺、精美木质亭台等组成。阿利 · 布哈里( 810-870 年)是 9 世纪著名的伊斯兰教神学家、学者。他的一生都在搜集伊斯兰教的箴言,对其筛选整理,并义务向人们传授。他的著作集《阿斯 - 萨希赫》被认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第二部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对古兰经进行了诠释。

( ) 沙希 - 津达陵墓群

建于 14 世纪和 15 世纪,由 13 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 沙希-津达 意为 永生之王 。相传 8 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来到撒马尔罕传教,不幸被杀害。后来伊斯兰教成为当地汗国的国教,库萨姆遇难之地定为 圣地 14 世纪在这里建造了库萨姆之墓,后来汗王将自己和家族成员的坟墓也建在此地,形成建筑群。其中以帖木儿的妻子图玛 - 阿卡和侄女图尔坎 - 阿卡的墓最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