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和历史凝成的生存体系,涵盖了人类实践的广阔时空,承载着人类精神的恢弘历程,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永恒而根本的依托。当代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正处在“两个大局”深刻浮现的历史大变局之中。置身于这样重大的历史关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明观为指导,深刻回应当今世界的文明进步诉求,注重以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去揭示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以世界历史的开阔眼光去阐发文明关系的本质要求,以人类进步的价值关怀去把握文明发展的本质承诺,进而深层解读文明的本质,是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文明属性的深入揭示:多样、平等、包容
探讨文明的本质属性及其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在近代以来的数百年时间里,西方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在人类对文明本质的阐释和把握上长期占据着主导位置。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面对文明问题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西方文明观的基本思路不仅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矛盾与冲突。面对这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包容的;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即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既是对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刻纠偏,又阐发了当代中国在文明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思想立场。
文明在本质上具有多样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如同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根基和本质一样,文明多样性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永恒指向。纵观人类文明演进的浩瀚历程,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而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既各有千秋、各具姿容,又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出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建构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马克思曾经指出,“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而“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这就表明,不论是世界上的哪一种文明,既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又都对维系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具有根基性的支撑作用与意义。只有深刻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开阔人类文明的时空,涵养人类文明的活力,才能让世界各国人民享有更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开拓更富有选择的未来。
文明在本质上具有平等性。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无数历史研究和考古材料已经充分证明,在人类漫长而辉煌的文明历史中,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积淀,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饱含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意志,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必须看到,如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正因为如此,不能因为一种文明存在某些优点或者在历史上曾经处于领先地位,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也不能因为一种文明存在某些缺点或者在历史上曾经处于靠后位置,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只有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才能深入理解文明的真谛,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文明的本质;只有抛弃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打破文明隔膜的坚冰,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一种文明才能不断获得发展与进步的支撑,人类文明总体也才能获得永续发展的基石。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傲慢和偏见是阻碍人们正确把握文明本质的最大障碍,平等和谦逊才是帮助人们正确把握文明本质的正心诚意;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也必然是灾难性的。
文明在本质上具有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本质,决定了不同文明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和不同,但文明多样性作为人文世界的根本特征,同时也决定了文明差异非但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相反却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基本标志。事实上,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甚至矛盾,是历史的常态,关键是能否以正确的文明思维去认识和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而在海纳百川中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在兼收并蓄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和而不同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从人类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些人所谓的“文明冲突”之所以发生,原因并不在于文明之间存在差异,而恰恰在于无视了文明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其人类正义属性,在于否定文明的特殊性和文明差异的合理性,在于把自己带有偏见和谬误的文明观强加于人、改造别人,而究其实质,不过是为了掩盖自身狭隘的特定立场、特定利益和特定意识形态。因此从根本上说,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文明差异不仅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及其智慧的结晶,都是美的结晶,都值得尊重和珍惜。正确对待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差异,关键是要有欣赏文明之美的眼睛和推崇文明包容的美美与共胸怀,努力摒弃非此即彼、二元对立、零和博弈、一家独大的陈旧思维,从而在差异性与共同性、地方性与全球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联中不断深化对文明包容性的把握能力和认同自觉。
文明关系的深刻阐发:交流、互鉴、共存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怎样对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蕴含在人类思想史和生存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自15世纪末地理大航道开通以来,随着西方在经济、军事上的日益强盛以及由此形成的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开始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等为代表的种种社会思潮,不仅成为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而且是导致众多国际问题的重要根源。与之相伴随,在学术和思想领域,以“主奴哲学”“东方学”等为代表的理论建构,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诸如“冲击—反应模式”“传统—现代模式”和“帝国主义模式”等人文思维模式,也长期左右和支配了人文社会科学关于不同文明形态之间互动关系问题的思考与判定。由此可见,不论是对文明关系的历史状况进行“病理学”诊断,还是就文明关系的观念建构做出当代澄清,都迫切呼唤着新的思想成果。正是直面这样的历史和思想语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阐明了正确对待和处理文明关系的本质要求即交流、互鉴、共存,既是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思潮的深刻纠偏,又表征了当代中国在文明关系问题上的思想格局和实践智慧。
以交流超越隔阂。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的历史。人类文明不仅其出现是多源的,而且文明的发展也只有在不同文明的传播互动和对话交流中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正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之间的交互传播,才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扩张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而中世纪阿拉伯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交流,则对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大洋航道的开通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文明交流不仅成为文明本身最为直接而现实的存在形态,而且是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直面人类历史已经完全成为世界历史,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强大动力的历史大趋势,在充分肯定文明交流对于不同文明突破自身界限而实现相互借鉴和发展繁荣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充分认识文明隔阂在引发文明衰落上的现实性、复杂性、深刻性,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具有时代高度和未来纵深的必然要求。
以互鉴超越冲突。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文明互鉴不断超越文明冲突的历史。佛教源自印度,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却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时至今日仍然展现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明以及天文、历法、医药等重要文化成果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伴随着清新的渭城朝雨和悠扬的丝路驼铃走向世界。可以说,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世界及其历史延续,正是在文明互鉴中才得以塑造而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不可否认,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模一样的文明形态,文明作为在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生产生活生存形态,其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式必然受制于生产方式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由此导致不同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但是,文明差异既不是导致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取消文明多样性的理由。相反,正是在文明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借鉴中,不同文明才能够既得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得以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实现丰富和发展。
以共存超越优越。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文明共存不断超越文明优越的历史。回顾历史,一方面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果,另一方面战争和冲突也从未远去,让世人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相互尊重,人类就难以和平共处;没有世界和平,人类就难以向前发展;没有文明共存,就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文明的独立自存。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在把人类文明发展推进到历史的又一个高峰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更加现实而内在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唇齿相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文明共存正是人类克服诸种挑战和风险、超越各类“鸿沟”和“赤字”的强大动力和永恒底蕴。人类历史与现实已经反复证明,文明共存是维系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本条件和永恒正义,文明优越则是窒息人类文明多样性乃至文明发展生机活力的幽暗意识和强权意志。
当今世界,尽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始终构成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构成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文明共存始终构成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和最高理想的历史趋势,却始终浩荡向前。
文明发展的深切承诺:共商、共建、共享
人类文明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矛盾和困境: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人类文明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深刻变动,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不同的文明观念及其话语建构此起彼伏、激烈争锋,人类文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困境。直面这一矛盾而复杂的人类境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系列重要论断,阐发了推动文明共同发展的根本路径即共商、共建、共享,既是对历史终结论和反全球化、反贸易自由化思潮的深刻纠偏,又展现了当代中国在文明发展问题上的根本承诺和积极建构。
坚持发展共商。
所谓共商,是指在发展问题上要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让发展能够兼顾不同文明的利益和关切,体现不同文明的智慧和创意。显然,与近代以来西方把自己视为全球事务的主宰者和支配者并着力打造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偏执心态和行动姿态不同,发展共商或者说文明共商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它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可以在人类共同事务上积极建言献策,都可以围绕本国的合理需要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积极影响,同时又努力避免对别国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指手画脚;它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在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营商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对各自事务和全球事务的发言权。
坚持发展共建。
所谓共建,是指在发展问题上要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不同文明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并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与二战结束以来包括冷战结束之后西方以对外援助等各种名目实施的国际合作模式不同,发展共建或者说文明共建的根本路径在于:它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围绕自己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共同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它强调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上要共同参与和平等合作,务实开展经济、金融、贸易、投资、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宏观政策协调,共同探讨和建立符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并进。
坚持发展共享。
所谓共享,是指在发展问题上要坚持让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商共建的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文明,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与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以掠夺、竞争为常态的思维与作为不同,发展共享或者说文明共享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它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富足安康、远离贫困,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它强调要充分调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积极性,在努力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的基础上,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动性、创造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从而现实地推动不同文明形态都能够享有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人类历史既是文明形态的发展史,也是文明观念的进步史,并从总体上表现为文明形态发展与文明观念进步在相携相推、相促相进中实现辩证提升的人文历程。面对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层困境和挑战,面对人类文明观念更新的历史呼唤,同时着眼于中国道路在人类文明发展格局中的史诗般崛起,我们相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为指导,坚持以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承诺,不断深化当代中国对文明本质的深层解读,不断推进在文明关系和文明发展上的观念塑造和实践指引,不仅将为世界呈现一个更加自觉自信的文明中国,而且也将为人类推动一个更可期待的文明世界。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陈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