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 文化源地 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 社会群体 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 直接传播 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 发明创造 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 外来文化 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 中国瓷器 大约200年之后。
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 抗逆性 等多种因素。实际上传播媒介的特征或身份往往决定传播文化的特征,如17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对中国当时园林 建筑艺术 宗教文化 特征,起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传播作用。
由于文化源地、文化 传播方式 和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因此探讨某种文化特征的起源是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难点。
通常一个区域在文化特征方面与另一区域存在较高的 相似性 ,则可推断其外来文化的传布营力大于本区文化的 创造能力 ,近年来一些文化地理学者如 瑞典 哈格斯特朗 (T. Hagerstrand)等,应用归纳模式和 随机模式 分析预测文化扩散的概率和传布规律,为深入认识文化 传播现象 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 媒介文化 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 文化丛 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
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尤以人群的迁移更为重要。移民、战争、入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移民带来异族文化,战胜国总是要把本国文化强加给战败国。此外,通商、旅游以及 其他人员 的流动,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在当代,由于交通 通讯技术 手段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不一定依赖于人的迁移和流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 同质性 日益增强。文化传播是引起 社会变迁 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采借和吸入 外来文化 是实行 社会改革 ,推动社会进步的 必要条件
文化传播有多种分类方式,仅从文化传播的方向上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传播,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与我们常说的 文化传递 大体无异;另一种是 横向传播 ,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采借,与文化输入、文化借用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