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帶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隱藏著各種詐騙風險,一不小心就可能墮入騙局。根據2023年統計數據顯示,網購騙案在各類型詐騙案件中佔比最高,許多受害人都是因為誤信虛假網店或假專頁而中招。

那麼哪些類型的貨品最容易成為詐騙目標?騙徒又是如何設下陷阱,讓消費者掉以輕心?市民如何有效辨別真假網站?本篇文章將為你詳細解析,讓你在網購時提高警覺,遠離詐騙!

近年來,警方偵破了多宗涉及演唱會門票的 詐騙案件 ,每次都有數百人受害,總涉款金額甚至高達七位數字。然而,演唱會門票並非最「高危」的網購商品,還有其他類別的貨品更容易被騙徒利用,以下是「守網者CyberDefender」公布的最新「高危貨品排行榜」:

十大網購詐騙高風險貨品:

1. 酒店/露營/旅遊套票 – 受害人往往因為價格優惠而掉以輕心,付款後才發現無法兌換。

2. 演唱會/主題公園門票/船票 – 假票猖獗,不少人因為錯信所謂的「代購」而上當。

3. 名牌手袋 – 高價奢侈品一向是騙徒的最愛,假貨、空包、甚至直接收錢不發貨的情況屢見不鮮。

4. 電子產品/家電 – 特別是高價電子產品,例如電視、相機,經常成為詐騙對象。

5. 智能手機 – 最新款手機往往吸引大批消費者搶購,騙徒會利用低價誘惑受害人上鉤。

6. 遊戲產品/遊戲帳號 – 玩家急於購買虛擬物品或帳號,容易被騙徒利用假帳號騙取金錢。

7. 傢俬/家庭用品 – 一些大型家具或家庭裝飾品,常被騙徒用虛假照片吸引消費者下單。

8. 玩具模型 – 動漫及模型收藏品市場龐大,騙徒經常以低價出售假貨或根本不發貨。

9. 海鮮食品 – 近年來,網購新鮮海鮮風氣盛行,但亦有騙徒利用這點收款後失蹤。

10. 健康食品 – 許多消費者追求保健食品,騙徒會用「限時特價」吸引人付款,結果當然是收不到貨了。

  • 名字與正牌商家極為相似 : 可能會多加一個字母或符號,例如「TungYingTravel」變成「TungYinggTravel」。
  • 專頁頭像、封面圖與真專頁相似 :盜用官方圖片,讓人難以察覺異樣。
  • 透過廣告增加曝光率: 讓受害者誤以為是真實品牌。
  • Google搜尋排名置頂 :透過付費廣告,讓騙局網站出現在搜索結果前列,增加可信度。

    不少市民誤以為 Google 排名靠前的網站較為可靠,但其實「贊助廣告」僅代表該網站支付了廣告費,並不代表其是真實可靠的商戶。因此,在點擊這類網站之前,務必再三查證。

  • 「防騙視伏器」 – 可輸入電話號碼、銀行帳戶等,檢查是否曾涉及詐騙案件。
  • 「防騙視伏App」 – 提供最新的詐騙手法警示,幫助用戶識別風險。
  • 警方防騙易熱線 18222 – 若有懷疑,可直接致電查詢,提高安全保障
  • 最後,最安全的購物方式是選擇 信譽良好的品牌 官方網站 ,並避免透過社交媒體的陌生賣家進行交易。只要提高警覺,留意細節,你就能在享受網購樂趣的同時,有效避免墮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