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不是随着20世纪的来临而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
产业革命
和由此而引起的
社会生产
和
社会生活
的大变革。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这种变革表现如下:
① 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
建筑类型
不断增多
19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建筑、
办公建筑
、
商业服务
建筑等。在
建筑史
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
坛庙
和陵墓退居次要地位,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愈益重要。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有的要求
大跨度
,如
博览会
、展览馆、铁路站棚;有的要求增加建筑层数,如大城市中心区的
商业建筑
;有的要求有复杂的使用功能,如医院、科学实验室。建筑形制变化迅速,照搬照抄传统的定型的法式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
以往几千年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不外是土、木、砖、瓦、灰、砂、石等天然的或手工制备的材料。产业革命以后,建筑业的第一个变化是铁用于
房屋结构
上。先是用铁做房屋
内柱
,接着做梁和屋架,还用铁制作穹顶。19世纪后期,钢铁产量大增,性能更为优异的钢材代替了铁材。与此同时水泥也渐渐用于
房屋建筑
。19世纪出现了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和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飞跃的变化。
③ 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使人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有目的地创造优良的新型结构。过去建筑工匠只能按照传统做法或凭感性判断去建造房屋,盲目性和局限性很大。随着数学和力学的发展,终于在19世纪后期弄清了一般建筑结构的内在规律,建立了为实际工程所需要的
计算理论
和方法,形成
系统的结构
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计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作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房屋
结构设计
。1889年巴黎建造的高 300米的
埃菲尔铁塔
和跨度为 115米的机器陈列馆就表明了
建筑结构
方面的成就。
④ 建筑业的
生产经营
转入
资本主义经济
轨道。在
资本主义社会
大量的房屋是企业家手中的
固定资本
或商品。资本的
所有者
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从
建筑活动
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一准则也在建筑设计、建筑观念以及
建筑美学
方面或隐或
现地
表现出来。此外,从19世纪起
资本主义国家
建筑师的
社会地位
也有了变化。建筑师是
自由职业者
,他们在建筑设计中从事竞争,于是
商品生产
的
经济法则
也渗入建筑师的
职业活动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