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Bon Iver以及他们的同名专辑?

非常喜欢这张专辑,觉得好听,但觉得不是很懂。希望能指点一二!
关注者
33
被浏览
16,635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作为Bon Iver的脑缠粉,我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顺便表达脑缠粉的真爱(大雾...)。不过放心,虽然是脑缠粉,我不会单纯为偶像唱赞歌“就是好啊就是好”,我得分析“为什么好”不是吗?

让我们从那张让Bon Iver崭露头角的专辑For Emma, Forever Ago开始。那时的Bon Iver与二专时的Bon Iver截然不同。For Emma, Forever Ago时期的Bon Iver还是一支中规中矩、偶有小新意的吉他民谣乐队,专辑中最受欢迎的歌曲是Skinny Love、The Wolves (act I And II)、Blindsided这样的旋律神曲,换言之,一专时的Bon Iver还是以旋律为驱动的吉他民谣乐队。我说过由于大米叔的关系,我对吉他民谣的要求高到一定程度,因为大米叔是个旋律高手,也是个编曲制作高手,不少歌曲都是编曲精致且厚重配器。相比之下For Emma, Forever Ago就显得太简陋了——废话!本来就是Justin Vernon的即兴之作嘛。所以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对For Emma, Forever Ago无感,直到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MP3随机放到The Wolves (act I And II),被尾声杂乱的鼓击震撼了...于是赶紧把整张专辑又从头到尾听了一遍,感想是:嗯,风格还是吉他民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还是旋律神曲...但除了“旋律”,Bon Iver真正的大杀器是神马?答案是“氛围”。

回想一下,你对For Emma, Forever Ago的感受是什么?悠远、宁静、深邃、蛋蛋啊不对淡淡的忧伤…相比之下,大米叔的一些歌就有用力过猛的狗血了。由于配器简单,制作Lo-Fi,For Emma, Forever Ago能达到悠远深邃的效果。比如The Wolves (act I And II)最后的鼓击,Blindsided的和声。这样的效果,Kurt Vile后来在Smoke Ring for My Halo中也达到了,同样靠着简单配器和Lo-Fi效果之利。也就是说,For Emma, Forever Ago氛围营造出色,但还达不到神专的地步。

在谈论二专Bon Iver,Bon Iver之前,我们别忘了EP Blood Bank。虽然此前一专用For Emma尝试了复杂配器编曲(这首歌有电声吉他、打击乐器、铜管乐器),但还是以原声吉他为主。而“摆脱吉他民谣”的转型在Blood Bank中就埋下伏笔。EP同名曲Blood Bank采用电吉他为主干,Bon Iver曾在现场中用更“重”的方式演绎这首歌,达到“摇滚”的效果;Babys以钢琴为主配器;Woods则用上Auto-Tune,Kanye West后来采样了这首歌,促成了Hip-Hop和民谣的跨界合作。唯一一首保留吉他民谣风格的歌曲只剩Bleach Baby了。事实证明,只要Justin Vernon愿意,他能写出动人的旋律(矮马Blood Bank旋律大好啊),但是他的重心已有微妙的改变。虽然EP把各种乐器都用了一遍,但是悠远深邃的氛围依然不变。而这一特点将在二专大踏步的发展。

终于到二专Bon Iver,Bon Iver了。曾有知友表示二专不如首专,我理解这一感受。当我第一次听首单Holocene,我期待的是一首Skinny Love那样的旋律神曲。但Holocene的歌声为什么断断续续的?第一次听完全抓不住旋律啊!再听Towers…还是抓不住旋律啊!For Emma, Forever Ago的粉丝应明白,Bon Iver的重心已经彻底转移了,如果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旋律”上,难免会失望。二专打破了“听众听歌以旋律为主”、换言之“以歌手的歌声为引导”的模式,将乐器的作用提升。这是我喜爱这张专辑的第一点。

2012 Coachella音乐节上,Bon Iver作了一次精彩的演出。此时乐队已扩展为九人的大配置,演出场地上摆满乐器。由于乐队成员多是多面手,放下吉他拿起键盘,放下小提琴拿起圆号,放下贝斯拿起萨克斯,放下军鼓拿起扬琴…所以演出场面好不热闹,我忍不住数起一个哥们儿到底会几种乐器…咳咳,重点不在这,而在于:即使二专的配器大大丰富,悠远深邃的氛围依然保留。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因为人数达到六人以上的大配器乐队常常会走上“热闹”的路线,比如Arcade Fire、Belle & Sabastian、Los Campesinos!…而Bon Iver却能反其道而行之。就拿Holocene来说,这首歌由吉他开始,逐渐引入其它乐器:打击乐、铜管乐、键盘、萨克斯…氛围层层递进;至四分半钟后,所有乐器进入,原声吉他退后,情绪达到高潮。这种“多种乐器层层递进”的手法在多首歌曲中使用,但是专辑的氛围感依然得以保留。这是我第二个喜爱之处。

第三点在于专辑的整体性。当然,Bon Iver,Bon Iver也有出色的单曲。Pitchfork评选的2011年度100佳单曲中,Bon Iver入选了两首,Perth和Holocene。但是其它歌曲你能说差吗?任何一首都是制作精良之作。Perth和Minnesota,WI的无缝接合,Towers的民谣风格,Beth/Rest继承自Woods的合成器和Auto-Tune;Wash.和Hinnom,TX继承自Babys的钢琴主干…每首歌都各有特点。很多人都认为“专辑”是“好听的歌曲合集”,但是“概念专辑”颠覆了这一认识。Bon Iver,Bon Iver并不以概念专辑自诩,但呈现出极强的整体性。如果说首专由于风格的相似性还有出挑之作,二专则完全打破了“歌曲合集”的刻板成见。如果要出一张Bon Iver的精选集,对于二专我完全下不了手。这张专辑就是得一口气听完!

如果说首专还是传统的吉他民谣风格,二专已经大步迈进indie folk的领域。而且这一步迈得相当大,为大多数民谣歌手所不及。我将二专听了一个月,越听越喜欢,并且确定这是一张神专。Justin Vernon在今年推出一张Side-Project专辑(Volcano Choir乐队的专辑Repeave),依然非常出色,我的年度十佳专辑妥妥儿的。Justin Vernon是掌握音乐真理的极少数!

顺便一说,Bon Iver的二专帮助我扭转了The National的专辑High Violet的印象。我原先觉得High Violet旋律太平淡,但当意识到High Violet也是重氛围的专辑时——好了,神专妥妥的。小道消息:The National在制作这张专辑时曾受Bon Iver启发。High Violet和Bon Iver,Bon Iver精神上的确一脉相承。

最后,让我们期待一下Bon Iver的三专,不知道Justin Vernon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