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他们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同时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

1906年,担任近卫军步兵第三团见习军官。

1907年,晋升为少尉。

1913年,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

1914年,晋升为中尉。同年,回到近卫步兵第三团,不久担任近卫第二后备团的副官。

1914年-1918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年,晋升为上尉。

1918年,担任德国一个致力于重新组建军队的委员会中的参谋。

1920年,担任连指挥官。

1927年,晋升为少校军衔。

1929年,在德国国防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工作。

1932年,晋升为中校。

1933年,晋升为上校。

1935年,转到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工作。

1936年,晋升为少将,出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第一军需部长,不久又升任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

1938年,担任李格尼兹的第十八步兵师的主管。

1939年,晋升为中将。同年,担任伦斯特将军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参加波兰战役。

1940年,出任德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制定德军入侵法国的计划。

1941年6月,担任德军第五十六装甲军军长入侵苏联。

1942年7月,攻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晋升为战场元帅。

1942年8月,指挥进攻列宁格勒。

1942年11月,担任德军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指挥营救被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

1943年2-3月,指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动哈尔科夫反击;7月,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

1944年3月,被希特勒解职。

1945年5月,被英军逮捕。

1973年6月11日,死于西德巴伐利亚州。

1887-1940

曼施坦因1887年出生于柏林的莱温斯基家族,原名埃里希·冯·列温斯基,生父爱德华·冯·莱温斯基是西普鲁士的一名贵族、炮兵上将,曾任军长。埃里希·冯·列温斯基是他第十个孩子。不久,埃里希·冯·列温斯基被过继给姨父曼施坦因中将,改称为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兴登堡元帅是其伯父。

曼施坦因先在斯特拉斯堡接受普通教育,后在数所军校受训。于1906年赴第三普鲁士近卫步兵团服役,担任见习军官,开始其军事生涯。次年获少尉军衔。1913年-1914年,曼施坦因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14年,晋升为中尉。同年,曼施坦因又回到近卫步兵第三团,不久又担任近卫第二后备团的中尉副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曼施坦因在西线和俄国前线参战。在前线的时候他负了伤,不久被送至集团军参谋部担任参谋,随后参加了德军对波兰北部的进攻。之后又回到西线担任过骑兵作战科长和步兵师作战科长,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1915年的时候,曼施坦因被晋升为上尉。

1918年战争结束后,曼施坦因担任德国一个致力于重新组建军队的委员会中的参谋,1920年担任过连指挥官。1927年,曼施坦因升为少校军衔。1929年,他改为在德国国防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工作。20世纪20年代初,曼施坦因和林茨的一位军人世家的女儿结婚,他的长子于1922年出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曼施坦因访问了一些欧洲国家的装甲部队,从中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信息。1932年,曼施坦因升为中校,1933年升为上校,同时,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逐渐掌握了德国的政局,并开始扩军备战。受普鲁士军事传统影响的曼施坦因曾经对纳粹党干预军队事务表示不满。1935年,曼施坦因被转到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工作。1936年10月,他又被晋升为少将,出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第一军需部长,不久又升任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开始直接接触德国军界的高层决策机构。1938年2月初受弗立契奇事件牵连而被免去副总参谋长职务。1938年4月,曼施坦因担任莱比锡第十八步兵师的师长。1938年9月,在德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过程中出任勒布指挥的第十二集团军的参谋长。

1939年4月1日,曼施坦因晋升为中将。1939年,曼施坦因开始担任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准备入侵波兰。1939年9月,德国实施“白色计划”,发动了对波兰的突然袭击。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德军包围了波兰首都华沙,曼施坦因又建议德军使用炮兵和空军轰炸以及断水断粮进攻华沙以逼迫波兰投降,9月28日,波军全线投降。而曼施坦因所在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死伤仅有3万余人。10月,曼施坦因调任西线新编组的A集团军群(司令为龙德施泰特)司令部参谋长。波兰战争结束之后,希特勒就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1939年10月19日和29日,陆军总司令部根据10月9日的希特勒指令而制订颁发的“黄色计划”。

曼施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此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的要旨。曼施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的赞同。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

也许是陆军总司令部对曼施坦因一再要求改变作战计划感到厌烦,1940年1月27日,曼施坦因奉命离开集团军群司令部,出任新组建的第三十八军军长。然而曼施坦因感到幸运的是,在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的帮助下,于2月17日得以当面向希特勒陈述意见,并得到希特勒的完全同意。2月20日,陆军总司令部颁发包含曼施坦因建议的作战计划。结果,德军在战争发起后的6个星期内横扫西欧诸国,大败盟军。英军部队匆匆从敦克尔克撤回英国,很快法国便沦陷了。1940年6月5日起.曼施坦因率部发起进攻,快速渡过索姆河和塞纳河,直抵卢瓦尔河。如此快速的进攻,连德军装甲部队亦感到惊奇。6月,曼施坦因晋升为二级步兵上将。7月,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047123 京ICP证060535号 京网文【2014】0383-083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新出网证(京)字098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