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历来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很多考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阔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同时又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够很好的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地方。现就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希望能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笔试进入面试。
(一)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二)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013年山东】图甲是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不同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各时期核DNA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2)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是2:1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乙中f处DNA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细胞E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乙图的________(填字母)时期。若图E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
(1)图甲中B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判断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依次判断可知A为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C为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
(2)要求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实际上就是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即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图甲中A、D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所以他们的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1:1;B、C、E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它们的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
(3)图乙中f处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细胞核中DNA数量减半。
(4)细胞E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用图乙中的g表示,所以B和b的分离发生在乙图的g时期。在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B和b不可能进入同一个配子中,若图E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D。
(2)B、C、E。
(3)f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g;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以上就是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整理归纳及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阅读详细原文,进入查看更多公告及辅导资料。
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整理归纳:http://hb.zgjsks.com/html/2017/zx_0227/12780.html
关注河北中公教师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信息,获取更多资料(hbj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