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飛機是Boeing波音公司生産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于1964年5月開始研製,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37飛機基本型為B737-100型。傳統型B737分100/200/300/400/500型五種,1998年12月5日,第3000架傳統型B737齣廠。目前,傳統型B737均已停止生産。

1993年11月,新一代波音737項目正式啟動,新一代波音737分600/700/800/900型四種,它以出色的技術贏得了市場青睞,被稱為賣的最快的民航客機。截止2001年底,已交付超過1000架。

2000年1月,波音737成為歷史上第一種累計飛行超過1億小時的飛機。

B737-200型:

為100型的加長型;在-100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至1988年8月停産共生産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

B737-200基本型: 最初生産型;

B737-200先進型: 200型生産線上第280架後,進一步改進機翼、制動系統和起落架後,形成先進型,可在機腹貨艙加裝油箱,1987年12月18日,最後一架出廠的B737-200(先進型)註冊編號B2524正在我國廈門航空公司運營中。

B737-200C/QC客貨兩用型:機身和地板進行了加強。客艙加開了一個艙門。客型和貨型可以快速轉換,共生産104架。

B737-200遠端型: 總燃油量增加到22598升,下貨艙後部還有一容積為3066升的備用油箱,其航程比標準型737-200增加1200公里。

改裝CFM56-3發動機,它們的平均客座數從120-170。與200型相比,還裝有彩色氣象雷達、數字飛行管理系統和自動油門,其中:

B737-300型: 為標準型,機身比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該機型于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使用。

B737-400型: 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

B737-500型: 300型的縮短型,波音公司為了更充分地佔有100座-150座中短程客機各個檔次,于1987年5月20日宣佈發展737-500。將737-300的機身縮短6.7米,載客量108人,最大起飛重量52163千克。首架737-500于1989年6月30日首飛,1990年2月12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合格證。1990年2月28日首次交付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目前波音737-300/400/500型已停止生産

新一代B737

簡要介紹: 在300/400/500型受用戶青睞的可靠、簡單以及運營成本低的基礎上,對機翼進行改進,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發動機,使航程加大,與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20同樣具備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能力,採用了波音777飛機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技術,其中700型為標準型,對應300型,800型為700型的加長,600型為700型的縮短。

設計: 經過嚴格的氣動力分析計等,波音公司重新設計了新一代737的機翼,機翼的弦長增加了50釐米,翼展增加了5米,使得機翼總面積增加了25%,燃油容量提高了30%。先進的翼型設計使新一代737的最大航程達到6000公里,可以進行模跨美國大陸的飛行。新一代737的巡航速度提高到0.785馬赫(848公里/小時),最大速度可達0.82馬赫(885公里/小時)最大巡航高度12400米,超越了同級競爭機型。

發動機: 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新一代737選擇了CFM56-7發動機作為動力。這種新型的發動機採用了代表最先進技術的寬弦風扇和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與傳統型737上配置的CFM56-3發動機相比,其推力增加了11%,其噪聲遠遠低於三級噪聲標準,而且它還具有油耗低和維護費用低的特點。

通用性: 新一代波音737系列飛機與傳統型737具有相同的零部件與地面支援設備,完全相同的地面維護。另外,新一代波音737的四種機型間具有98%的機械零部件通用性和100%的發動機通用性,從而為航空公司用戶帶來了滿意的運營成本。

靈活性: 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客艙內飾也應客戶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善:設計採用了波音777飛機客艙頂板的設計技術,飛機的靈活性大大改進了,航空公司可以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裏;將新一代737的客艙佈局從公務艙的每排5應改成經濟艙的每排6座;也可以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裏,將新一代737的客機改裝成貨機。

新技術: 2000年2月,波音開始提供一种先進的翼梢小翼技術,作為737-800機型的選裝項目。這種約2.4米高的融合型翼梢小翼將使新一代737飛機的航程更遠、有效載荷增加約2.7噸、油耗降低,並且更加環保。2001年5月,首架帶有翼梢小翼的737-800飛機在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投入運營。

大訂單: 2000年7月,以單一機型737運營著稱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訂購290架新一代737飛機,這是迄今為止新一代737收到的最大一筆訂單。

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尾翼是在中國內地製造的:上海飛機製造廠負責生産水準尾翼,西安飛機製造廠生産垂直尾翼,瀋陽飛機製造廠生産機身尾部48段,這三種産品組合在一起,就是新一代737飛機的尾翼。

2000年9月11日,波音737-700成功地飛抵拉薩機場和邦達機場,完成了各項高原地區的試飛技術動作。如今,在中國的國內幹線、支線以及周邊地區航線上,新一代波音737正與傳統型波音737擔當重任,續寫737家族的輝煌。

B737-700型: 標準型,可以載客126-149名,1993年11月17日開始研製,1997年2月9日首飛,1997年底交付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800型: 加長型,可以載客162-189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啟動用戶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使用。

B737-600型: 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啟動用戶北歐航空公司使用。

1996年7月,為滿足市場需求,製造較大、更完善、航程超過6000海裏的公務機。波音公司與GE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波音公務噴氣飛機公司,開始波音公務機的研製開發工作,1997年10月正式啟動BBJ計劃。

以新一代波音737為原型機,設計上採用了融合型翼梢小翼、有9個輔助油箱,動力裝置仍選用GE公司製造的CFM56-7系列發動機。BBJ系列的內部空間為一般遠端公務機的3倍,但價格卻只與其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