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刑事、司法三种拘留,哪个会留案底?

1 年前 · 来自专栏 婚姻家庭百问

刑事拘留: 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罪该逮捕现行犯罪分子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为了防止他们逃跑、自杀、毁灭证据或者行凶报复,而又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的情况下, 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种措施不具有任何处罚的性质,但拘留期间可折抵相应的刑期。刑事拘留期限 一般为10~14日,最长为37日。

行政拘留: 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拘禁留置于法定处所, 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方法。 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行政拘留 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重的处罚。行政拘留期限 一般为10日以内,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司法拘留: 指对妨碍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秩序的行为人, 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这种措施既是诉讼强制措施,又兼有一定的处罚性质。 司法拘留期限 一般为15日以下。

那么,哪种拘留会留下案底?

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 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 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刑事拘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刑事案件的终结。 一种情况 是在刑事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进行侦察后认为犯罪证据确凿而被批捕; 另一种情况 是对于证据不足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可视情况而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或释放。也就是说被刑事拘留以后 有可能会有案底 (被刑事处罚), 也可能不留下案底 (无罪释放)。

行政拘留 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

司法拘留 与行政拘留类似,由公安机关执行,司法拘留的案底也会在公安机关长期保存, 不会留下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