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低级别职业联赛,比如乙级联赛,目前能不能为从业者提供稳定的收入?

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以此为职业?
关注者
49
被浏览
108,496

26 个回答

结论是不能。

中乙联赛作为中国最低级别的职业足球联赛,处境其实是非常尴尬的,中甲就已经很尴尬了,但是最尴尬的还是中乙。

之所以说这些低级别联赛尴尬,是因为中国足球市场根本撑不起这么多级别的职业联赛。相当一部分球迷连中超都不怎么看,中甲看得更少,至于中乙则连稳定的平台转播都没有,更别提曝光量。在有限的市场里,中甲、中乙联赛居然要中超竞争关注度,这不是搞笑吗?低级别联赛靠门票赚钱基本不用想,年景不好的时候赞助商都亏跑了,俱乐部没钱运营宣布解散的情况也不少见。

这种情况下,很多低级别联赛俱乐部的球员收入相当不稳定,每年都能在网上看到拖欠球员工资的新闻。中乙联赛的一些俱乐部对于球员来说就是一个效益不好、工资低还随时有可能倒闭的公司,但是人总得吃饭。中甲、中超的收入对于很多球员也是一种激励,很多人都梦想进入中甲或者中超的赛场,选择在中乙坚持下去。

靠踢球出人头地的概率非常小,那些年入千万的国脚虽然菜的一批,但是他们在中国足球领域已经算是人生赢家,绝大部分中国球员都达不到他们的高度,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真实水平。如果不是特别有天分或者家境殷实,最好不要把希望放在足球上。

谢邀。

看一看目前大部分中乙联赛球队的生存环境,便可以得到答案——多支中乙球队都陷入了生存难题,解散消失成为唯一选择。

每一年的冬季,中国足坛都会有球队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退出或转让,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这两年,这个情况却似乎更加常见,诸如重庆斯威、四川FC、广东华南虎等多家中超和中甲的俱乐部都被曝出因为资金紧张,从而有不同程度拖欠球员薪酬的问题。然而,这还并不是中国足球职业生存环境的全部,作为联赛金字塔底部的中乙联赛,面临的情况甚至更加严峻。

1月15日,就是中国足协所制定的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提交不欠薪确认表的时间,这是俱乐部通过参赛审核的一个基本条件。或许这个表格对于大多数中超和中甲的俱乐部而言,都算不上是一件难事,只要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他们基本都能够继续获得联赛的注册资格,但是对于中乙的俱乐部,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中国足协最新的赛季日历显示,2020赛季的中乙联赛,将于3月11日开幕,不过根据各支球队集训的安排和球员的欠薪情况,目前已经有不止一家中乙的俱乐部面临退出解散的窘况,还有不少球队正在生死的边缘苦苦挣扎。

2019赛季的中乙联赛,由于扩军的缘故,一共有32支队伍参赛。但是对比2018赛季,已经有云南飞虎、深圳人人、上海申梵、海南博盈、沈阳东进、合肥桂冠等球队消失,而从中甲联赛中降级的大连超越,也宣布解散。短短一个赛季,就有超过7家俱乐部退出,可见中乙联赛的生存环境之恶劣。

与此同时,中国足协只能从业余级别的中冠联赛当中,接纳多达12家俱乐部来填补上述队伍退出所留下的空档,连中冠仅仅排名第16名的西安大兴崇德都获得了参赛席位。去年的情况,还有可能继续上演。

1月3日,成立于2013年的江苏盐城鼎立俱乐部发布官方公告,希望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以保住职业联赛的参赛资格。由于关系密切的天津权健因为众所周知的经营问题陷入了资金紧张,过去曾作为他们合作俱乐部、来自老板束昱辉老家的盐城大丰也无以为继,只能对外寻求支持。如果无法顺利找到新的投资者,他们的未来实在难以预料。

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乙俱乐部都正在走到解散的悬崖上。正式开始冬训准备的球队,据说只有10家左右。

上赛季递补参赛的南京沙叶河海、杭州吴越钱唐以及广西宝韵,已经很大可能无法坚持参赛。前者一直有欠薪的情况,去年9月球员就曾在比赛前于会议室拉起横幅要说法,管理层也有不少人已经出走,退出几成定局。而只踢了一个赛季职业联赛的杭州吴越钱塘,大概率将重心重新转移到五人制和省内联赛,球员将各自寻找新东家。广西宝韵则面临主场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解散的传闻。

此外,福建天信也是接近退出的俱乐部之一。他们虽然在上赛季把主场从福州迁到了晋江,还进驻了全新的球场,但是在整个赛季的征程中,球员们只收到了3月份和5月份合共两个月的工资,赛季最后一轮的前后,球员们就曾前往有关部门的大楼前,拉起横幅控诉欠薪问题,企图寻求帮助,随后球员孙潇霖还在网上贴出了全队球员签名的请愿书,以寻求各方力量的帮助。就连住宿酒店的工作人员都跑到俱乐部的官方微博下留言,追讨剩余的未结款项。

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宁夏火凤凰和大连千兆,生存状态也非常差。自从山屿海集团撤资后,宁夏就陷入了无序状态。上赛季以来一直处于欠薪状态,球员试过上访维权,也曾在赛场拉过横幅,但都未能解决问题,双方最近还启动了劳资诉讼程序。而被传出本来曾有意收购宁夏的大连千兆,集团资产已被冻结,俱乐部甚至直接缺席了赛季总结大会。这支欠薪严重的队伍,如没有企业收购,退出几成定局。

延边北国、深圳鹏城、湖南湘涛、内蒙古草上飞和保定容大这几家已经在中乙征战超过一个赛季的“老面孔”,都面临一定的退出可能。延边北国球队虽然开始集中,但投资人去向不明,延边州体育局一直在积极找寻下家,可惜尚未见效。其余4支球队都没有进行集中,湖南湘涛的欠薪一直没有解决,内蒙古草上飞和保定容大一直都面对资金困难,而深圳鹏城暂时情况不明。

本赛季除了冲甲成功的沈阳城建、成都兴城和泰州远大,最接近中甲席位的就是苏州东吴了,但是现在,这支距离冲甲只差一步之遥的球队,也都陷入了欠薪的传闻。连续投入4个赛季的协鑫集团,已经有点意兴阑珊,虽然苏州入选了2023年亚洲杯的举办城市之一,但有关方面对于球队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支持力度,根据队内球员的消息,俱乐部已经有3个月的时间没有发放过工资和奖金。

距离2020赛季中乙联赛开幕的时间,虽然还有满打满算的2个月,可是留给各家俱乐部解决生存问题的时间,却已迫在眉睫。在这个中国足球的寒冬季节,或许又将有几家球队将被深埋进职业联赛的洪流之中。

(微信公众号《陶说足球》——只谈足球,不谈风月,可花边可深度,每天一篇精彩足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