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莫愁湖,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据了解,莫愁湖底的淤泥已经相当严重,经过专家多轮“会诊”,莫愁湖水质提升方案基本确定。春节后,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莫愁湖将彻底抽干清淤,重构健康“生物圈”。

周边小区污水排放管网已彻底封堵

去年,南京建邺区发布了《莫愁湖湖心断面水体达标整治方案》后,加快以莫愁湖、南苑区域为主的老城区改造,以4A级景区标准改造莫愁湖公园。近日,南京晨报记者走进莫愁湖公园,公园提档升级工程仍在进行之中。

莫愁湖历史上曾和秦淮河“相通”,但由于周边住宅小区的建设,“通道”早被破坏或者填埋。没有“活水”,莫愁湖只能依靠自我净化来稳定水质,水生态环境较为稳定,全年部分时段能达到了Ⅳ类水标准。

整治方案中称,莫愁湖是南京市建邺区的主要湖泊之一,具有改善区域微环境以及观赏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块的开发利用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莫愁湖污染较重,沿岸居民受到较大影响,莫愁湖应有的改善区域环境的功能日益弱化。其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周边小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体总氮、总磷指标在夏秋季节过高,容易形成蓝藻。

据了解,去年,根据防汛需要,水务部门完成了莫愁湖泵站进水渠河道的整治工作以及其流域的雨污分流工作。环湖路全长2.5公里,在确保没有一个排污口后,按照计划将布设一圈雨水管道收集雨水,这样,这些雨水就能成为莫愁湖的补充水源。截至目前,莫愁湖周边水西门大街、名湖雅居等6个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彻底封堵,另外两个大型小区将进行阳台管道的雨污分流。目前,莫愁湖环湖路南段的雨水管道已经布设完毕,北边雨水管道即将施工,还有东边的区域即将全面整治。

莫愁湖底的淤泥已经相当严重

南京晨报记者在整治方案中看到,稳定达标整治阶段为2017-2019年。莫愁湖湖体水质确保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

但是经过多年的沉积,莫愁湖底的淤泥已经相当严重。分析可知,莫愁湖底泥全氮平均值远超严重污染的限值,可见,全氮已严重影响底栖生物群落。此外,莫愁湖底泥总磷平均值远远超过了低影响的限值,且非常接近严重污染的限值,可见底泥已受污染,可能出现蓝藻水华等水质恶化情况,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根据建邺区莫愁湖公园整体环境提升项目——环保疏浚清淤项目:钻孔柱状图,可得知莫愁湖底泥平均厚度约为1.1m,湖面总面积约为0.3km2,底泥量约为33万m3。因为底泥表层污染活性强,污染物容易散发到莫愁湖水体,导致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所以建议清淤厚度为0.2m。

据介绍,莫愁湖最后一次部分清淤,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让莫愁湖来个砌底整治,经过专家多轮“会诊”,莫愁湖水质提升方案基本确定。春节后,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莫愁湖将彻底抽干清淤,重构健康“生物圈”。

建邺区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向媒体介绍时说,莫愁湖将彻底抽干清淤,这与玄武湖采用“湿法清淤”不同,只能计划实施全湖抽干的“干法”清淤,这样能够将水体里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彻底除去,而且在清淤之前还要给湖堤打生态桩稳定,防止坍塌。

此外,此次截污、清淤之后,莫愁湖还将施行生态疗法以“休养生息”:部分区域的湖底回填黄土,种植经过筛选的水生植物,投放经过评选的土著水生生物,构建一个健康的“生物链”,形成让水质稳定的“生物圈”。

公园提档升级扰人的杨树进行更换

针对莫愁湖公园全面提档升级的情况,按照4A景区要求,在景观提升方面,除了对缺项的游客服务中心、公厕、门禁等建筑进行规划布局,改造建筑面积共计约350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共计约715平方米外。

南京晨报记者在莫愁湖公园看到,公园方面正在按南京市政府的要求,对每年春天飘毛絮扰人的杨树进行更换。

在公园一角,十几名工人正在砍伐一棵杨树,它的胸径约有40厘米。湖边的杨树基本上被砍伐一清,地上到处倒伏着树干和树枝。在公园管理方张贴的公告上看到,这次砍伐的杨树共有337株,并经过了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的审批。

莫愁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砍伐公园内的杨树,是根据上级部门更新树种的要求。而且有大量游客反映,春天杨树大量飘絮,影响了他们游玩的兴致。因此在绿化部门批准下,才对这些杨树进行砍伐,砍伐后将更新树种。

来源:2018年2月2日南京晨报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