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亦辉,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
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介万奇教授。
2015
年至
2019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导师为
Mercouri Kanatzidis
教授。其中,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2
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任研究助理教授。
2021
年
3
月加入苏州大学。
何亦辉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新一代室温核辐射探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依托柴之芳院士领衔的放射医学与放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以第一
/
共同一作在
Nature
,
Nature Photonics
(
2
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
JACS
等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获
IEEE
核与等离子体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2021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青年研究者奖
1
项(
2018
),高层次人才
1
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1
项。
代表性学术成果见个人主页:
http://sklrmp.suda.edu.cn/da/39/c13075a449081/page.htm
一、
招聘岗位
博士后研究人员
2-3
名。
二、
岗位职责
1.
材料合成和表征方向: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合成和光电性质表征;
2.
半导体物理方向:
X
和γ射线探测器件用单晶生长及辐射探测器件制备;
3.
核技术应用方向:新型辐射探测及成像系统搭建方面。
三、
招聘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
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3
年;
3.
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
4.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5.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且在国际主流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
如需要,后期可推荐至国外相关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项目。
四、
聘期及待遇
1.
博士后聘期为三年;
2.
博士后研究人员聘期待遇:
(
1
)基本年薪:
20
万元人民币(去除学校承担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之后的税前收入),在站期间按月发放;
(
2
)奖补金: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聘期内绩效评估优秀者奖补金
40
万元,聘期内绩效评估良好者奖补金
20
万元;
(
3
)租房补贴:统招博士后提供租房补贴
1000
元
/
月;
(
4
)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项目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补贴叠加发放。
五、
应聘方式
1.
申请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一份个人简历,着重论述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并提交简短的个人发展规划,并注明可到岗时间。
2.
对于背景符合的申请者,一周内会收到邮件回复或电话面试。具体的联系方式:
yhhe@sud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