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新官上任三把火,汉语成语,拼音为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比喻新上任者为树立威信,常推行几项引人注目的举措以展现才能与改革决心 [1] 。该成语以“三把火”代指初期高调行动,既包含整顿积弊的积极意图,也暗含形式主义倾向,现代文学作品如沙汀、草明等人的著作中多有引用。

成语内涵包含两层:官员上任时通过装腔作势树立权威,或通过具体政绩展现改革魄力。其核心特征在于强调初期行动的象征性,常伴随着立威、革新的双重属性,但持续性易受质疑。

典故来源主要有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任军师时以火烧博望坡、新野、赤壁三次战役立威,被民间概括为“上任三把火” [2] ;另一说源自古代县令上任流程中的例行事务革新,如拜庙、盘库等常规事项的调整,后逐渐演变为通用谚语 [3]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新县长的脾气又没有摸到,叫他怎么办呢?常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又是闹起要整顿役政的,谁知道他会发些什么猫儿毛病? 草明《乘风破浪》十八:你知道我刚来时阻力很大, 冯棣平他们搞名堂,造谣惑众,硬说我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给三百老干部 下马威 ”。 和谷岩《茶花艳》: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孙孟修上任第一把火就把自己烧了个焦头烂额。 这是从 古代 县令上任常做之事,编出的俗语。县官们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庙上香,地方的孔庙、 关帝庙 、文昌庙、城隍庙必拜,以显示自己尊儒崇道,连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仓盘库、粮库、物料库核对清楚;要巡查监狱,要视察城防;要对簿点卯,即对照簿册记载的官员侍从等花名册一一查对;要传考生童,就是将本地的学生集中,做一次自己亲自出题的考试,了解群众情况;要拜访 乡绅 ,当然依次是本县的皇亲国戚、与自己同级的卸任官员直至豪门大户了。最后,则是新县贴出告示,说明自己从何月何日开始接受诉讼。做上边这一系列事情时,新官必然会选择出某两三件事情,别出心裁地指手画脚一番,敢就是烧出“三把火”了。常见的如庙宇残破要拨款大修啦、城防不坚固要为防盗修城墙建苑垒、学生质素不高要请外地名师等等。这些谁也会烧的“三把火”后,才可见新官有否真功夫。才可知这个刚登官的人,是否真的能当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