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 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多年来,首医各附属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打造出一批国内领先的知名专科。为让广大读者详细了解首医各附属医院的医疗特色,充分发挥医院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我们特别开辟“特色专科”栏目,对知名专科进行介绍,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在国内,提起疑难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作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亚洲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成为中国神经外科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天坛神经外科,请神经外科同仁为大家介绍科室近些年的建设发展情况,一睹神外人的风采。
开拓进取 天坛神外人不懈追求
记者:请简要介绍下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目前整体情况?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历史悠久,在以王忠诚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神经外科前辈的不懈努力下,科室由最初的
3
个临床专业组,逐步扩展到
21
个病区,涵盖脑血管病、儿童神经外科、颅脑创伤、脊髓脊柱、幕上肿瘤、幕下肿瘤、颅底脑干、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镜、颅内外沟通肿瘤、周围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综合治疗等神经外科所有专业。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新址鸟瞰图
2018
年
10
月,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式迁入新址,给神经外科的发展带来
了新契
机。在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的带领下,神经外科人开拓进取、不懈追求。科学的专业分工模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优良的专业技术设备,将更好地为广大神经外科患者服务。目前,神经外科开放床位
560
余张,拥有复合手术间及磁共振手术间等整合当前最先进设备和仪器的手术室,年手术量近
14,000
例,择期手术死亡率为
0.14%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亚专科最为齐全的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重点专科,教育部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继续教育基地。
神经外科拥有强大的教学团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博士生导师
22
名,硕士生导师
41
名。神经外科核心组成员为: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教授,神经外科主任王硕教授,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贾旺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江涛教授和张建国教授。
同时,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作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借助“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强大科研支持,在神经外科各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每年承担多项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项,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科研来源于临床,也将服务于临床,丰富的科研产出将更好地提升临床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
温润内敛,仁义兼备,智勇双全”是天坛神外人一直秉承的科室文化。在这里,手术台上是技艺精湛的大师,台下是温和的兄长;在这里,除了紧张的临床工作,还有欢快的羽毛球赛、足球赛、排球赛;在这里,除了忙碌的科研工作,还有诗歌大赛、辩论会、联欢会。宽厚、仁慈、友爱、团结是天坛神经外科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天坛神外人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人尽其才 神外队伍活力充沛
记者:要实现科室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医护人员。近些年,神经外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坚持医疗为主线,科研、教学为支撑的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活力充沛的人才队伍。
病例分析
培育土壤,创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
神经外科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相关人才政策,形成尊重、关心、培育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科室深厚底蕴的影响下,天坛神外人一直秉承的“温润内敛,仁义兼备,智勇双全”理念已成为科室文化,促使各类、各层次人才更好融入和发展。
发挥优秀人才优势,确保引领地位。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
人,北京学者
1
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
4
人、
215
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
17
人、“十百千”工程人才
11
人。各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全国神经外科领域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力量是保持神经外科全国领跑地位的重要保证。同时,解除学术带头人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打造学术平台并协助其提出远景规划,使他们“有劲头”、“有奔头”,全身心为科室服务。
加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推进学科成长。
科室积极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外出挂职锻炼,取得了良好成效。经过锻炼,他们的能力明显提高,走向中层领导岗位,成为医院骨干。同时,科室积极推行医院青年科学家制度,为有潜力的年轻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如提供课题经费、出国学习和名师指导,使其尽早脱颖而出。科室管理层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设立“青年副主任”职位,规定
45
岁以下才可参加竞聘,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会。这些举措为年轻人创造了健康的成长氛围,进取向上成为主流。
胸怀国家,服务国家,为国家和世界培养人才。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作为神经外科的“国家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强调要胸怀国家,不单纯为科室、医院服务,还要为国家卫生政策服务。神经外科已建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显微神经外科培训中心,每年举行多期显微培训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学员,展开培训;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全国会议,仅
2018
年一年举办大型项目及会议
48
次;开展国际交流培训,最近刚刚完成对“一带一路”国家
16
名学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展示出中国神经外科的高水平,得到国际学员的高度评价与赞许。
近年来,神经外科吸纳和培养起来的人才,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科室快速发展。目前,神经外科人才梯队合理,各层次人才人尽其用,关系和谐融洽,为科室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神外“国家队”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记者:天坛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也是临床医学院,更是研究型医院。无论是围绕医疗本身开展工作,还是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都需要科研来支撑,那么神经外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不断加强科研创新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遇到难题及时转变思路,科研问题来源于临床工作,结果服务于临床诊疗。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依托单位,由于临床工作的巨大优势,借助这些科研平台,把临床工作系统化和指标化,最终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国神经外科整体的救治水平。如江涛教授等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精准治疗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CELL
》杂志上发表,该研究成果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精准诊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张力伟教授团队等揭示脑脊液可检测脑干胶质瘤突变信息,论文发表于神经病理学国际权威期刊《
Acta Neuropathologica
》上,该研究成果填补了脑干胶质瘤液体活检领域的空白,是脑干胶质瘤诊疗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鼓励指导科研项目申报,争取科研与人才基金。
神经外科以科研项目申报为抓手,对全科室医生在科研项目申报上予以引导,鼓励申报,并作为科室绩效考评的指标,对一些有潜力的人员予以鞭策,并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在答辩前给予指导和咨询。经过多年努力,课题申报逐渐形成规模和体系,研究人员能够针对感兴趣的临床科学问题进行持续研究。
2018
年新立项
51
项,在研课题
119
项,在研课题经费超过
1.4
亿元。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学术知名度。
科室积极邀请国外专家来华,参与学术会议及手术演示。如邀请日本神经外科学会理事名古屋大学
Wakabayashi Toshihiko
教授,信州大学理事、信州大学医学部
Hongo Kazuhiro
教授,山梨大学
Hiroyuki Kinouchi
教授,斯坦福大学放射科主任、核医学及分子显像中心主任
Sanjiv Sam Gambhir
教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
Kalert
教授,斯坦福大学分子显像中心化学室主任
Zhen Cheng
等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
2018
年美国
AANS
年会、第十五届亚洲神经肿瘤学术大会、美国核医学及分子显像年会、欧洲肿瘤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天坛神经外科医生做学术发言,充分展示了科室学术水平,促进了国际交流。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神经外科厚积薄发,科学研究取得累累硕果,发表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多。
2018
年度神经外科共发表
SCI
文章
148
篇(含
Epub14
篇),总影响因子
450.9
,核心期刊
90
篇。
2001
年以来,神经外科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
39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项。
提升服务质量 满足更多患者需求
记者:随着神经外科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科室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如何下功夫呢?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挖掘潜力,更好为患者服务。
由于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威望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经常出现排队等候住院的情况。神经外科想尽办法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包括开放周末门诊、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病床周转,尽最大努力挖掘潜力,诊治更多患者。
赵继宗院士(左)与神经外科主任王硕教授(右)查房
借助科技力量,改善就医体验。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搬迁到新院区后,神经外科配合医院更新设备,升级软硬件。在门诊和病房增加了许多方便患者的设施,不断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把国家政策落实到具体病例上,让百姓得实惠。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医疗改革持续进行,如取消药品加成等,神经外科积极配合,把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
扩展服务范围,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作为业内“领头羊”,积极践行自己的使命。带领全国
8
家协作医院,服务更多百姓。同时依照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定位,完成好医、教、研、防的各项工作。
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诊治的患者逐年增多,手术量逐年增加,且大手术、特大手术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2018
年特大手术比例增至
57%
,而二次手术率及手术死亡率却有所下降。
面向未来 打造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
记者:“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 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围绕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建设目标、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建设“绿色医院”“智慧医院”“人文医院”“创新医院”的发展理念,神经外科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是什么?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科室将继续巩固和保持中国神经外科临床诊疗的旗舰地位,努力成为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学创新研究中心;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通过临床转化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以及临床指南的制定,带动中国神经外科整体诊治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神经外科人才,打造成为中国神经外科人才的输出基地。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合影
未来,神经外科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平台建设,使每个人在科室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干事创业、和谐舒畅的文化氛围;在学科发展上,既要细分,突出专业优势,又要整合,集中优势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基础和临床各方力量结合起来,实现神经外科真正的强大。
地址: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箱:shmzhf@ccmu.edu.cn 电话:010-83916554 邮编:1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