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2辑


图片



书本信息

【编委会主任】

江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尚杰: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


【编委会委员】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

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寅卯  王  恒  王庆节  方向红  朱  菁

朱志方  江  怡  孙周兴  李大强  李国山

张学广  张能为  陆杰荣  陈志远  陈春文

陈嘉明  陈德中  欧阳谦  尚  杰  周柏乔

莫伟民  陶  林  黄裕生  韩  震  韩林合

傅永军  童世骏


【主 编】

张庆熊  孙向晨


【编辑部编辑】

王  球  王  聚  王春明  叶晓璐  刘剑涛  孙小玲


【本辑统编】

刘剑涛



目录


【现象学】


从希尔伯特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形式数学现象学的初步导论

/ 迪特里希·曼科著,于宝山译,宋文良校


现象学时间与芝诺悖论

/ 彭洋


通往他者道路的起点

——原真领域、唯我论领域以及本己身体的物体性表象

/ 毕波


方法论无神论:关于承诺的第二人称现象学

/ 史蒂文·克罗威尔著,靳希平、蔡文菁译


论列维纳斯对笛卡尔“我思”与“上帝”问题的重新阐释

/ 荀子杰


伽达默尔的道路

——从“转向说”与“走向说”之争说起

/ 张兴昌



【分析哲学】

五式、三难与一心

——在怀疑论与独断论之间的人类知识

/ 王聚


一种新的束理论研究

/ 倪明红


语言与世界的撞击

——20世纪初英国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遭遇

/ 周靖


从当代心灵哲学的视角看康德哲学中过度决定的问题

——评韩林合的“类三角模型”以及重构的尝试

/ 毛喜文


【伦理学】


道德官能是多余的假设吗?

/ 陈海



【政治哲学】


安全职能的根本地位与国家职能之辨

——威廉·冯·洪堡政治思想述评

/ 李育书


卸下保守主义的负担

——拉塞尔·柯克、欧克肖特论保守主义的根据

/ 王勤栖



【书评】


追寻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之源

——评闻骏《情感与意识:施莱尔马赫教义哲学思想研究》

/ 周小龙


关于现象学的一种历史的、方法的和问题的新洞见

——对《现象学导论》的评论

/ 王珅


流形、当下与思的秩序

——读马迎辉《时间性与思的哲学》

/ 郭世恒


还原论的迷雾与技术时代的底层逻辑

——评余明锋《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

/ 刘铮



《现代外国哲学》(半年刊)征稿启事




序言(张庆熊、孙向晨)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2辑)共收录 17 篇文章。其中, 现象学栏目6篇,分析哲学栏目4篇,伦理学栏目1篇,政治哲学栏目2篇,书评栏目4篇 。我们读下来,觉得这些文章专业性强,论述深入;虽然读起来不易,但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参考价值大,比那些泛泛而论的大话题文章更值得花工夫细读品味。


这一辑有关现象学的文章较多一些,除了现象学栏目6篇外,还包括书评栏目中的1篇评述肖恩·加拉格尔的《现象学导论》的文章。 这里说的“现象学”是个大家庭,指整个现象学运动 ;如果细分的话,涉及存在哲学、诠释学、解构主义、犹太教哲学、现象学与心灵哲学等议题。有意思的是, 本辑收录的这些文章涵盖了现象学运动的方方面面,从其开端到最新发展都有,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现象学运动的波澜壮阔和在21世纪的复兴趋势。


《从希尔伯特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形式数学现象学的初步导论》一文向我们展示了现象学是如何开端的。 胡塞尔的现象学确实是由对数学基础问题的思考而创立的。在数学基础问题上,有“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即主张数学的观念和原理好比理念世界中的客观存在物及其规律,数学家阐发和证明数学原理,如同柏拉图所说的发现理念世界中的理念及其原理一样。与胡塞尔同代的弗雷格就持这种“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很长时间以来,这一立场显示出咄咄逼人的理由,因而在数学界和逻辑学界广泛流行。让我们举例说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称“勾股定理”。这是希腊和中国的不同数学家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阶段阐发的定理。为什么它们同样有效呢?因为它们阐发了同一“客观的”定理,如同发现了同一天体运行的规律一样,只不过数学的原理是纯理念的客观原理。然而,到了希尔伯特建立公理论的数学体系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意识到,数学体系是依据数学公理建构起来的。这样,人们有理由设想,包括“毕达哥拉斯定理”在内的一切数学定理是被理性地建构起来的,而不是以那种类似于发现物理规律的方式发现的。于是,主体通过其意识活动构成数学体系的论点就容易被人们接受了。由此可见,希尔伯特的公理论数学体系为胡塞尔架设了通向现象学的桥梁。在胡塞尔看来,不仅从数学公理到数学定理是被主体构成的,而且对数学公理的直观也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参与。胡塞尔在此阐发了“意向活动”(Noesis)和“意向活动的相关项”的意向性理论,论证认知主体在直观本质的时候需要通过意向活动进行自由变更,搁置某些意识内容,延伸某些意识内容,集中注意观看某些意识内容,否则是不可能直观到数学公理的,甚至不可能直观到“三角形”和“圆”之类的几何图形的本质。当然,胡塞尔在《算术研究》等著作中所阐发的现象学的直观和构成的学说也引发了心理主义和相对主义等问题,这导致胡塞尔后来区分经验主体和先验主体,强调唯有先验主体才能保障现象学的直观和构成的普遍有效性。这是胡塞尔坚持先验唯心主义的现象学立场的主要理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是比较弱的,他并不认为“先验主体”是一个像“灵魂”那样的精神性实体,而认为它是普遍有效的认知可能性的方法论上的前设。这意味任何经验的主体(任何一个自我)在原则上都具备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和构成的能力,正如他们在原则上都能直观几何公理,并能由此出发推导出毕达哥拉斯定理之类的几何学定理一样。胡塞尔为这个方法论上的“先验自我”设定的条件是能坚持现象学的朝向事物本身的原则,即不抱偏见地看待事物,按照事物原本的现象呈现描述事物和认知事物的本质。为什么胡塞尔要建立现象学和走上这条先验唯心主义的现象学的道路呢?我们能够从迪特里希·曼科的《从希尔伯特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形式数学现象学的初步导论》一文中觅见其思想发展的线索。


靳希平和蔡文菁合译的史蒂文·克罗威尔所著《方法论无神论:关于承诺的第二人称现象学》 一文很长,翻译出来不容易。译者翻译这篇长文,想必是看重它的份量和价值。可以看得出译者在译名的推敲上也花了很多工夫,如把“Dasein”译为“达在”,想兼具音译和意译的效果。这一译法能否流行,就看中国学界的接受程度了。这篇文章不仅长,读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从内容上看,此文从胡塞尔的现象学说起,对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以列维纳斯的作为“方法论无神论”的“第二人称现象学”为靶子展开论证,最后得出了一个德里达式的解构主义的令人震撼的结论:“说上帝呼唤我也就是把我自己称为上帝。”可以说, 此文涵盖德法两国现象学运动的复杂历史,这对了解现象学运动的发展情况和所争论的问题很重要,至少作者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析视角。 这篇文章的难点和价值正是在于这种视角。克罗威尔采用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列维纳斯是一位具有犹太教背景的现象学家,他对现象学归根究底持有神论的立场。为什么在此要讲“方法论无神论”呢?这与现象学的原则有关。现象学反对一切先入为主的哲学立场,不论是形而上学的实体的存在或不存在,还是神灵之类的超越的东西的存在或不存在,都要对之执行现象学的还原,对之存而不论。列维纳斯的犹太教神学现象学归根到底是要表明上帝是存在的,但如果他要做现象学,那么在一开始就需要对这种有神论的立场存而不论,这就是所谓的“方法论的无神论”,即一开始把“上帝存在”的立场悬搁起来,然后通过现象的描述表明他所持的有神论立场具有明见性,从而打开括号,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列维纳斯的论证策略是从一种“你—我关系”出发,通过呈现“寡妇、陌生人或孤儿”的“面容”而展现作为超越者的上帝的面容。正因为作为“大写的您”的上帝无处不在,每时每刻地在监视我的所作所为,在呼唤自己的良心,所以我们每个人通过看见“寡妇、陌生人或孤儿”的“面容”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聆听良心的呼唤。列维纳斯所说的“你—我关系”和“您—我结构”正是经由现象学而呈现“良心的结构”。要知道,在犹太—基督教那里,“良心”指的无非是上帝作为你的良心的最终法官对你的行为的监视和审判。可参见《圣经》中的经文:“善人的良心有时预告实情,远远胜于七个坐在高处观望的哨兵。”(思高本《德训篇》37:18)“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和合本《罗马书》9:1)克罗威尔的这篇文章论证,列维纳斯如果坚持“方法论的无神论”,如果真的做到坚持面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的原则的话,那么他未见得能论证上帝的存在,因为从“寡妇、陌生人或孤儿”的“面容”中未见得能识别出从“高处”临近我的作为超越者的上帝的存在的结论,即便承认有所谓“良心的结构”,这个作为良心呼唤我的所谓“我之中的上帝”,也可理解为我自己呼唤我自己:“上帝呼唤我”与“我把自己称为上帝”难以区分。这就是克罗威尔采取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令人震撼的,当然也可商榷。你为什么没有从“寡妇、陌生人或孤儿”的“面容”中看到从“高处”窥视你的上帝的“面容”呢?这是因为你的“心太硬”,你的良心被你的私欲遮蔽了。这是犹太—基督教的信徒往往会采取的反驳策略。这也不免使我们想起中国哲学对良心结构的论证方式:你自己的“大我”的良心被你的“小我”的私欲遮蔽了;一旦你通过道德修养的功夫克服“小我”的私欲,彰显“大我”的本心,你就会见证你自己的良心。当然,此处的“良心”不是被理解为来自上帝的监视和终末审判,而是被理解为来自“天地之心”的本体,“大我”与“天地之心”或“宇宙大道”融为一体。对于克罗威尔或德里达来说,这样的反驳是无效的,因为这与尼采的“自己把自己视为上帝”的权力意志的自我决断在论证的理由上是等价的。当然,德里达并不是通过论证“自己把自己视为上帝”的正当性来否定作为“大写的您”的超越者上帝,而是把此作为一种解构的策略。如果说尼采虽然宣称“上帝死了”,但还是为避免陷入彻底的虚无主义,通过肯定“权力意志”而寻找形而上学的依据,海德格尔虽然主张“方法论的无神论”,但还是通过肯定“聆听存在本身的呼唤”为良心寻找形而上学的依据,那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彻底掏空一切形而上学的依据,不留下任何这方面的肯定性答案。这是否将导致彻底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呢?德里达留下的一句话是:解构主义帮助人赢得彻底的解放,人类的希望将通过这种彻底的解放而呈现出来。克罗威尔的这篇文章正是采取了这种解构的策略,在这一连串复杂的论辩之后我们看不到任何肯定的答案。它究竟是给我们带来彻底解放之后的“希望”,还是无所适从的“迷茫”和“失望”呢?这是花时间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在极大的震撼之余不免要思考的问题。


王珅撰写的书评《关于现象学的一种历史的、方法的和问题的新洞见——对〈现象学导论〉的评论》展现出现象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 加拉格尔的现象学进路与克罗威尔的截然不同。如果说克罗威尔向我们展示了法国现象学的样态,那么加拉格尔则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现象学的样态。克罗威尔评述了列维纳斯的神学和伦理学取向的现象学,而王珅评述的则是一种与当代认知科学和心灵哲学紧密结合的现象学,它为人类探索脑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和深度学习的奥秘提供了有效的现象学研究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它像是回到了在《从希尔伯特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形式数学现象学的初步导论》一文中的那种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上去,而不是延续那种经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现象学的进路。现象学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逻辑、意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到人的生存方式、存在意义、伦理价值和他者面容及上帝,都可以成为现象学的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与希腊和希伯来的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且还可以与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和认知理论相结合。这些丰富多彩的样态和进路不仅使经典现象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而且也为现象学研究的后继者不断开启全新的研究领域。肖恩·加拉格尔的《现象学导论》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导论性著作,他的特点是举重若轻,能把复杂的问题用读者可以看得懂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在此还要赞赏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张浩军教授的精准而通畅的翻译,他的中译本给肖恩·加拉格尔的《现象学导论》锦上添花,为中国读者看懂现象学架桥铺路。


本辑收录的现象学方面的文章比较多,所以编者找出3篇能够反映现象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的文章发表一些读后感。当然,本辑收录的分析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文章同样值得推荐。本刊为了推动中国学者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特别欢迎书评和相关文章。我们读了本辑收录的4篇书评后看到,这些文章在评述书的内容时还指出值得商榷的问题和提出希望。我们觉得作者也可作出回应,本刊愿意成为一个激发思想碰撞的学术讨论园地。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