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秦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上党郡,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遂以其地献于赵国,赵派老将廉颇率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一带布防,秦兵来攻,廉颇坚壁不出,两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后秦用反间计,使赵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几至灭国,赖楚、魏诸侯来救,才解邯郸之围。

前251年,廉颇率兵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随后被封为信平君,假相国,前245年,赵悼襄王以武襄君乐乘替代廉颇,廉颇大怒,发兵攻打乐乘,乐乘战败而逃,廉颇则逃奔魏国,魏不能信用。赵王想召回廉颇,廉颇也想再效力于赵,赵王派使者去看廉颇是否还可再用,廉颇的仇人买通使者,让他诋毁廉颇。使者见到廉颇,廉颇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用。使者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饭量还可以,然而和我坐了一会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认为廉颇老了,于是不再召用。后廉颇又到了楚国。最终客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据《陵县志》及《廉氏家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记载,陵城区城关镇廉家寨原有廉颇墓,有廉颇放马场,饮马井等,现已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