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民族
苏联是在
沙俄
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以民族为特征联邦制国家。因而,苏联民族问题由来已久。从1547年
莫斯科公国
大公
伊凡四世
称
沙皇
建立
沙皇俄国
开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长达370多年中,沙俄先后扩张占领
外高加索
、
中亚
、
西伯利亚
和
远东
(含侵占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等地,使其版图扩张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
苏联的民族政策建立在十月革命时列宁所提出的两项重要原则之上:是
民族自决
,大民族要补偿小民族曾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一政策在十月革命后具体体现在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域,实行以主体民族冠名加盟共和国和行政区域,实行民族—国家联邦制上。
在国内战争时期,在
布尔什维克党
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共和国通过与俄罗斯联邦签订双边条约的形式结成同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下成立联合的
人民委员部
(包括军事、财政、劳动、交通、邮电等),这些委员部在各共和国驻有全权代表。在这一背景下,列宁主张承认
少数民族
的权利,建立
联邦制国家
。苏联成立后,各
加盟共和国
境内又按民族划分民族自治地区,但为了所谓的
国家利益
,苏联政府常常忽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二战
前,斯大林对少数民族不信任,以维护
国家安全
为由,把居住在苏联西部的3万多
波兰人
、居住在远东的10多万
朝鲜人
、居住在
伏尔加河
流域的 100 多万
德意志人
等从他们的居住地强行迁至
中亚
和
西伯利亚
。
各国独立
在苏联解体之前,
立陶宛
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
1990年3月11日
|
|
1991年8月30日
|
|
1991年4月9日
|
|
1991年8月31日
|
|
|
1991年8月20日
|
|
1991年9月9日
|
|
1991年8月22日
|
|
1991年9月23日
|
|
1991年8月24日
|
|
1991年10月27日
|
|
1991年8月25日
|
|
1990年6月12日
|
|
1991年8月27日
|
|
1991年12月16日
|
|
|
全民公投
俄罗斯总统选举
1991年6月12日,俄罗斯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民性和有竞争的总统选举,有数名竞选者参加大选。在经过几十天的激烈选战和宣传活动之后最终
叶利钦
高票当选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八一九事件
(见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以苏联副主席
亚纳耶夫
、国防部长
亚佐夫
元帅等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
克格勃
主席、总理、内务部长)为阻止
戈尔巴乔夫
与
叶利钦
等人签署一个旨在维护
苏联
形式上存在,同意给予各加盟共和国与自治共和国更大自主权的
新联盟条约
,发动了一场失败的政变,组建了国家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了《
告苏联人民书
》,软禁了当时正在
黑海
畔
克里米亚
别墅中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与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
新思维运动
”。
政变开始后,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立刻向叶利钦表态请求支持,叶利钦非常明确拒绝这一邀请。他站在一辆
坦克车
上发表讲话说:“因为电视和广播都不能用了,所以我在此宣布声明文,各位
俄罗斯
的
国民
,从18日晚到19日期间,我们合法选出的总统被逼下权力的座椅。我们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是违法的。”
1991年8月23日,叶利钦在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上,要求发动政变的
苏联共产党
在俄罗斯停止一切活动。虽然
戈尔巴乔夫
严厉地回绝了这一举动,之后叶利钦竟走近讲台,要求戈尔巴乔夫和他共同签署
俄罗斯联邦
总统令,停止共产党活动,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宣布自己同意签字。戈尔巴乔夫最终与其共同下令查封苏共各级机关,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将苏共的一切财产收归国有,包括苏共的办公大楼、政府机关、国企、由苏共所控制的资产与财产以及全国各地的干部疗养院等。苏联军警与克格勃特工奉命包围了苏共在各地的办公楼、
克格勃
总部、
国防部
等地,同时驱逐还在里面办公的工作人员。苏共的各级
党委
和机构停止办公和运作,陷入了瘫痪。
但是由于军队
倒戈
,克格勃部队倒戈,以及叶利钦总统及时的反应,最重要的是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内部混乱,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试图维护苏联继续存在的做法最终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苏联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力量。叶利钦总统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八一九事件后,苏联政局急转直下,俄罗斯当局逮捕了参与政变的领导人,以叛国罪予以起诉,并对国防部、内务部等要害部门进行清洗。苏联共产党完全失去执政党的地位。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
鞑靼斯坦
、
车臣
、
西伯利亚
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1月16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宣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包括贵重金属生产部门在内的一系列属于中央财政金融部门的权力,剥夺了联盟的重要财源,并停止向中央约80个部提供资金。稍后,叶利钦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和对外经济银行,掌握了联盟的货币大权。
12月,西方国家开始把原来对共和国与中央一视同仁的“双轨政策”逐步过渡到支持各共和国独立的“
一边倒
”政策。
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
》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
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而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在1993年12月12日,经过
全民投票
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
宪法
,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
乌克兰公投独立
1991年12月1日,
乌克兰共和国
就脱离苏联和选举总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美国在投票前放风说,如果乌克兰投票的结果表明要独立于苏联,则美国会尽快地予以承认。美国这一立场变化对乌克兰的投票起了很大作用。结果99.85%的选民赞成独立。原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
克拉夫丘克
当选为首任
乌克兰总统
。克拉夫丘克在就职讲话中明确表示,乌克兰将不参加戈尔巴乔夫倡议的
主权国家联盟
。
乌克兰国旗
在
东欧剧变
的浪潮下,乌克兰国内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独立运动,乌克兰民众要求独立的情绪高涨。在苏联解体前夕,乌克兰举行独立公投以绝对性的结果宣布从苏联独立。乌克兰的独立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象征着苏联彻底瓦解。无可否认,二战时期苏联政府曾饿死了上千万乌克兰人及苏联政府对乌克兰人民的压迫和歧视等的因素推动了乌克兰人民最后选择独立仍然有着强烈的抗俄情绪。
独联体诞生
1991年8月23日,人民代议员大会之后,苏联政府陆续同意了
亚美尼亚
,
格鲁吉亚
、
乌克兰
甚至
白俄罗斯
的独立,
戈尔巴乔夫
希望建立
经济联合体
,经过和叶利钦联系沟通,制定了经济联合体的新协议,可叶利钦已经暗地独自制定好白拉维拉协议,即后来的独联体协议了。
同年12月8日,叶利钦在自己位于
白俄罗斯
明斯克
森林的别墅中秘密会见了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总统,签订独联体协议,成立
独立国家联合体
,通过建立一个类似
英联邦
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彻底击溃了苏联政府的新协议,最终导致旧有制度从根本上无法运作。其中宣称,“苏联作为
国际法
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除
波罗的海三国
和
格鲁吉亚
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戈尔巴乔夫辞职
1991年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
克里姆林宫
,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戈尔巴乔夫还把一批珍贵的档案材料交给了叶利钦。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24日,戈尔巴乔夫同他的工作人员,包括
雅科夫列夫
、
谢瓦尔德纳泽
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大家依依惜别。
25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的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晚上19时,
戈尔巴乔夫
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
苏联总统
职务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但是,事态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的,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戈尔巴乔夫表情严肃,但他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演说:“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被降下
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以履行苏联终止存在的法律手续。不足百人的会场十分冷清,主席台上只有共和国院主席阿利姆扎诺夫一人就座。惯用的电子表决器也不用开动,连到会人数的登记亦未进行。大会代表以表决方式通过一项宣言。
宣言说:“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确认,随着
独立国家联合体
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但是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代表都赞同此宣言,有的认为它毫无意义,因为苏联解体已成既定事实;有的认为由共和国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不合法律,这类决定只能由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来决定。宣言通过之后,阿利姆扎诺夫对代表们说:“共和国院坚持到了最后。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公民和代表职责,没有辜负主权共和国的信任。”“既然苏联总统已经向全体人民宣布辞职,既然苏联国旗已经降下,我们今天有完全的权利以宪法途径平静地完成我们的工作——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在此之前,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已于1991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联盟院不再举行任何会议。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标志着
苏联正式解体
。于是,阿利姆扎诺夫宣布苏联最高苏维埃从此解散,代表们互相告别,各奔东西。
俄罗斯总统普京
作为白兔降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恶狼与雄狮的,不论那只兔子有何等的智慧或思考能力…… 恶狼与雄狮或许没有多少智慧,但是他们能瞬间咬噬住对手……我这么说,应该能清楚描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关系了吧。
—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博尔金
(前苏联总统办公厅主任,
八一九事件
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