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执业范围后,考主治年限是否得延长
这个问题,遇到的医生不在少数。
很多医生注册执业范围的时候,是按照自己学的专业注册了,但是入职以后,医院给的的岗位、干的活又不是自己执业范围里的,只能去申请变更执业范围。
那要做什么操作才能在注册执医后变更执业范围呢?变更执业范围会影响考主治吗?
今天,小职师兄好好替大家盘一盘这些问题~
| 如何变更执业范围?
根据执医法规定,向原注册医院申请变更执业范围一般有两种方式:
1. 取得注册执业范围以外、同一类别其他专业的 高一层次的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 ,经所在执业机构同意,拟从事新的相应专业的;
2. 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业务培训机构, 接受同一类别其他专业的系统培训两年或者专业进修满两年或系统培训和专业进修合计满两年 ,并持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业务考核机构 出具的考核合格证明 ,经所在执业机构同意,拟从事所受培训专业的。跨类别变更专业,必须取得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
用人话来翻译以上两条变更执业范围的政策就是:
1. 取得 高一级的学历 ,大部分地区需要本科以上学历,专升本就不可以使用这个方式变更执业范围;
2. 2 年上级医院的进修证明
这是普遍适用的两种方式,但是 2 年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都太长了。还延长了考主治的时间,那有没有什么比较简便的方法能省去这两年的时间呢?
师兄悄悄告诉你,还是 有的 。
一、变更执业地点来更改执业范围
因为每一个地区或者医院因为医疗队伍的人数和质量存在差异,还是有些地区的执业变更政策是相对宽松的。
师兄认识一个医生朋友,她去年考取一个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在当地变更不了,换到省会太原还是没给变更,后来去到大同市卫计委就给变更了!
所以,不准备提升学历,又不想浪费 2 年时间的医生朋友可以考虑 「先变更执业地点去政策比较宽松的城市,改好执业范围在变更回当地」 。
二、增加执业范围来更改执业范围
还有一种办法是增加执业范围。
在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可以申请一个多点执医,到县及县一下医疗机构去添加你希望更改的执业范围。
另外,需要申明的是 跨类别更改执业范围是需要重新考取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 。
| 变更执业范围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制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申请表;
(二)《医师资格证书》;
(三)《医师执业证书》;
(四)与拟变更的执业范围相应的高一层次毕业学历或者培训考核合格证明;
(五)聘用单位同意变更执业范围的证明;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变更执业范围后,多久能考主治?
通常,申请主治考试需符合以下条件 (2022年可能出现变化,等各地出了 22 年通知,会及时更新的):
1.中专学历:相应专业毕业,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职称满 7 年;
2.大专学历:相应专业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 6 年;
3.本科学历:相应专业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 4 年;
4.硕士学历或学位:相应专业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 2 年;
5.博士学位: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即可报考。
但是,因工作岗位变动,需报考现岗位专业类别的人员,其从事现岗位专业工作时间须
满 2 年
(需提供变更注册的医师执业证书或由医院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所以,想要变更执业范围考主治的医生朋友,记得早点去变更,以免耽误考主治的时间。
如果你已经在你想要报考的专科工作了,只需要医院提供工作时间证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