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哈特福德市
,演员。
赫本的演艺生涯开始于纽约的百老汇,1934年,凭借出演的第三部影片《
清晨的荣誉
》获第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第四部影片《小妇人》又让她获得了同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36年凭借《
寂寞芳心
》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从1942年《当代女性》到1967年《
猜猜谁来吃晚餐
》,26年间凯瑟琳·赫本和
斯宾塞·屈赛
一共合演了九部影片。1967年凭借《
猜猜谁来吃晚餐
》获第4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68年凭借《
冬狮
》获第4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82年凭借《
金色池塘
》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她60年的演艺生涯中,赫本共获得了12项奥斯卡奖提名,四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77岁的她出版了第一本书《非洲皇后号的摄制过程》。1991年,她又出版了第二本书《
我一生的故事
》
。
2003年6月29日,凯瑟琳·赫本在
康涅狄格州
的家中去世。
[2-3]
1999年被
美国电影学会
评为“
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
”第1名。
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一个富有开明的家庭。她父亲是名外科和泌尿科医生,母亲是个意识超前的女权运动者。在父母自由发展思想的影响和鼓励下,赫本从幼年时起就大胆无束,像个顽皮的男孩子。但是她的性格独立,自幼就很有主见。
大学期间,她在宾夕法尼亚州BrynMawr学院主修历史和哲学。在获得双学士学位后,她决心成为演员,在家人支持下,考入巴尔的摩剧团,开始她的演艺生涯
赫本的演艺生涯始于纽约的百老汇。最初,她只是在剧场里演些小角色。她在舞台剧《战士妻子》中出演的角色受到雷电华公司的赏识,于是邀请她以1500美元的周薪到好莱坞拍电影
,签订了五年合同
。
1938年,老板霍华德·休斯要她演一部B级片,她盛怒之下花20万美元把合同买回,改投其他公司。当时米高梅准备拍《飘》,一直想演郝思嘉的赫本争取到试演的机会,但费雯丽的突然到来使她退出
。离开雷电华公司的赫本回到故乡对自己的事业进行自省。在老家的日子里,赫本收到编剧Philip Barry发来的剧本《费城故事》,赫本很喜欢这个故事。她购买下《
费城故事
》舞台剧和电影版的版权
。舞台剧《费城故事》在百老汇上演后,米高梅公司想从赫本手中买下《费城故事》的电影版权,赫本提出必须是自己主演,同时她有权挑选搭档和导演,以制片人兼主演的身份与米高梅合作。米高梅公司同意了赫本的要求,并支付她十五万美元。拍摄完成的电影版《费城故事》获得奥斯卡奖多项肯定,赫本也凭借此片获得第三次奥斯卡提名。在这之后,赫本买下剧本《年度女性》,在保证自己主演的条件下,将剧本的电影版权卖给米高梅公司。此后,赫本的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在米高梅公司期间,她拥有自选剧本,搭档和导演的权利。
1944年,凯瑟琳·赫本主演了电影《
龙种
》,该片根据
赛珍珠
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乡下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原有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破败的家园,年轻而勇敢的小玉和其丈夫一家人,带领村民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凯瑟琳赫本在片中饰演反抗日寇的中国农村女性。为了演好中国女性,赫本将赛珍珠的作品通读了数遍,还研究了所有可以找到的关于中国的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除此以外,在拍摄影片期间,凯瑟琳赫本还经常与剧作者玛格丽特·罗伯茨一起重新组织《龙种》的原始剧本。
1955年的《
夏日时光
》为赫本带来第六次奥斯卡提名,次年,赫本以《
雨缘
》获得第七次奥斯卡提名。三年之后,与伊丽莎白·泰勒等合作的、由
田纳西·威廉姆斯
名剧改编的《
夏日痴魂
》让赫本第八次获得奥斯卡提名。
20世纪70年代,赫本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电视电影方面,但她还继续出演了几部影片。1976年,在演出舞台剧《A Matter of Gravity》时她脚踝骨折,但却坚持坐着轮椅上台演出。1982年,在波士顿演出舞台剧时,一位观众给她拍照被赫本赶出剧院,赫本说这么做是因为这位观众干扰了她的演出同时也影响了其他观众
。
1981年,赫本与方达父女
亨利·方达
、
简·方达
合作出演由
马克·雷戴尔
导演的剧情片《
金色池塘
》中饰演一位温柔体贴的妻子
,并获得第5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这是赫本第十二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第四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
1984年,77岁的她出版了第一本书《非洲皇后号的摄制过程》。1991年,她又出版了第二本书《我一生的故事》
。
1994年,赫本飞往洛杉矶在一部名为《爱情故事》的喜剧中扮演他的姨妈,随后赫本还演出了另外一部电影《一个圣诞节》
1928年,她曾跟同窗学友、费城富翁鲁德洛夫·史密斯结为夫妻,但到1934年便分手,此后她一直独身
。
斯宾塞·屈赛
跟她在电影里合作时间最长,从1942年《当代女性》到1967年《
猜猜谁来吃晚餐
》,26年间一共合演了九部影片。赫本大多饰任性逞强、易于激动的淑女,而屈赛总是饰神情严肃、性格固执的憨汉,两人事事都要一争高低,而获胜的总是赫本。屈赛因严重酗酒而在1938年同妻子分居
,但屈赛信奉罗马天主教,不能跟发妻离婚,故赫本最终未能与他共结连理
凯瑟琳·赫本
晚年生活
即便是70多岁高龄时,赫本仍然充满了活力。在不拍片时,她每天凌晨就起床,晚上7点准时睡觉,这样的生活节奏让她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晚年时的赫本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另外她还患过与帕金森症类似的疾病
。2003年5月,医生在凯瑟琳的脖子上发现了一个恶性肿瘤,但她决定不进行医学干预。
2003年6月29日下午2点50分,凯瑟琳·赫本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
[2-3]
。去世时,她的家人都陪伴在她身边。根据赫本的遗嘱,她去世后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活动,葬礼也以私密形式进行。
赫本长眠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县雪松山公墓:赫本家族墓地。她深爱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也长眠于此。
由于出生于一个富有而且思想开明的家庭,赫本从小就性格直爽、思想开放而且行为不拘泥于传统。赫本意志非常顽强,性格直率。赫本面庞瘦削,并不漂亮,但演技优雅精致,炉火纯青。她的表演充满着优雅、机智和魅力。她曾12次入围奥斯卡奖,4次折桂
。凯瑟琳·赫本独特的戏剧天分纵横美国影坛60多年,她的聪明才智令人怀念,她是美国的艺术瑰宝
。
(天府早报、
乔治·沃克·布什
、
伊丽莎白·泰勒
评)
凯瑟琳·赫本在银幕上的表演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无论是戏谑机智还是古怪疯狂的喜剧,亦或是深沉内敛的爱情戏,被誉为美国银幕第一人自然是当之无愧
。
(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