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手語是臺灣聾人社群所使用的語言,其歷史源自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日本聾教育教師所使用之日本手語,為臺灣手語的詞彙與語法之基本。1
949年之後,又增加部分中國手語的詞彙,近年並有許多隨著時代而產生的新詞。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由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蔡素娟教授與戴浩一講座教授負責編纂。
於2001年在國科會支持下開始進行規劃、收集詞項、錄影、剪輯、詞項英譯、中英雙語文字說明、網站設計與建置等工作。(詳見 Tsay 2019)
Tsay, Jane. 2019. Taiwan Sign Language Online Dictionary: 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LAS Annual Linguistics Forum- National Language Corpora: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85-110.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
pdf
)
本辭典2022年第四版收錄4100個詞彙,並且增加560個常用詞之例句。
使用者請引用:
蔡素娟、戴浩一、劉世凱、陳怡君。2022。【台灣手語線上辭典】(中文版第四版)。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手語語言學台灣研究中心。
https://twtsl.ccu.edu.tw/TSL/
本辭典詞彙的收集主要根據【手能生橋】(史文漢、丁立芬編,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出版)、【台北市手語翻譯培訓教材】(台北市勞工局出版),
以及我們多年來所收集的詞彙,包括台灣手語的南北方言,以及詞彙的自由變異。辭典編纂工作會長期持續進行,並不定期更新。
線上辭典電腦程式設計與維護:
第一版:國立中正大學電機系陳自強教授指導博士生呂嘉雄
第二版: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余瓊怡校友
第三版:國立中正大學資工所曾茂源、林谷保
第四版:國立中正大學資管系陳俊逸
本網站之使用請參閱「使用方法」的說明。歡迎使用者不吝指教,讓我們能不斷改進。如有任何意見,請
與網站維護者聯絡
Lngsign@ccu.edu.tw
。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台灣手語之研究:音韻、構詞、句法與影像辭典」(NSC 90-2411-H-194-025, NSC 91-2411-H-194-002, NSC92-2411-H-194-001, NSC 93-2411-H-194-001)。
本辭典目前由國立中正大學「手語語言學台灣研究中心」負責辭典維護與擴增之經費及人力。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前理事長顧玉山先生
國內外先進與學者:Susan Fischer, Scott Liddell, Wayne Smith(史文漢), Jean Ann, 鄧蕙蘭、龔群虎。
手語示範:
顧玉山先生(顧爸)、陳毓儀女士
手語翻譯:
顧蕭月霞女士(顧媽)
歷年專、兼任研究助理:
龔書萍、李信賢、蘇秀芬、曾士芬、劉慧娟、鄒雅靜、李晏安
李羿賢、吳佩蘭、陳怡君、黃名秀、陳欣徽、吳怡玲、劉世凱、洪瑜
吳昌豫、林秀青、曾雅君、鄭智仁、江冠南、石世鵬、劉婉榆、王學為
潘曉音、林玟綺、陳泱儒、蕭建軍、黃詩茜
此線上辭典可使用Google Chrome、Firefox以及Safari瀏覽器播放。
此線上辭典查詢功能主要有「中文查詢台灣手語辭彙」以及「台灣手語特徵查詢中文」。中文查詢方式包含「關鍵字查詢」與「筆劃查詢」;
手語特徵查詢方式包含「手形查詢」與「位置查詢」。
每項詞條的查詢結果包含影片、該詞彙的手形與位置以及動作說明以及部分例句。若該詞條為多義詞,或是可以用不同中文詞彙來表達同一個概念的同義詞時,
查詢結果也一併將多義詞以及同義詞列出。而例句呈現是上行為手語語序,下行為翻譯。
若查詢的詞條為多義詞,影片旁的詞條前方會有數字顯示,例如查詢「偉大_A」,則詞條會顯示「1 有名_S」及「2 偉大_A」。如果查詢的詞條為同義詞,
則詞條前方不會有數字顯示,例如查詢「跑步_A」,則詞條會顯示「跑_A」及「跑步」。
手語影片有三種撥放速度,第一種是正常撥放速度,第二種是二分之一慢速撥放速度,第三種是四分之一慢速撥放速度,供使用者學習之用。
查詢詞彙時,有時會有多個相似的結果出現,例如以中文查詢「會」時,查詢結果會顯示「會_N」與「會_S」,「_N」代表台灣手語的北部方言打法,而「_S」代表台灣手語南部方言的打法。
除列點5.所述以外,有時查詢結果會以「_A」或「_B」標示,例如「人_A」與「人_B」,這表示「人」這個詞彙在台灣手語中有兩種打法,且這些不同打法不是由於南北方言差異造成的,
而是同一個詞彙有不同的打法,通常標示為「_A」表示是較常使用的打法,標示為「_B」、「_C」或「_D」則較少使用。
查詢功能說明
關鍵字查詢:
直接在視窗右方「Search」方框中輸入要查詢的中文詞彙,然後按下「Submit」鍵找出要查詢的手語。 關鍵詞查詢包括異體字字元,如搜尋「台灣」或「臺灣」皆能搜尋到辭典詞條「台灣」。
筆劃檢索:
算出欲查詢詞彙的第一個字的筆劃數,再由畫面中右邊或是下方的筆劃選單點選正確的筆劃數後,便會在右方的視窗列出所有符合該條件的手語,您可以進一步選擇想要線上瀏覽的手語影片。
手形查詢:
手形查詢提供依照手語的手形樣貌作為搜尋篩選。 於視窗右方點選「手形查詢」,點選所要查詢的手語詞彙相符的手形,再由畫面下方中選擇手語詞彙所在的位置圖後,便會在下方的視窗列出所有符合該條件的手語。也可於下方點選查看符合該手形的所有詞彙。
位置查詢:
位置查詢提供依手語所出現的位置做搜尋篩選。
於視窗右方點選「位置查詢」,點選所要查詢的手語詞彙相符的位置,再由畫面下方中選擇手語詞彙的手形後,便會在下方的視窗列出所有符合該條件的手語詞彙,也可於下方點選查看符合該位置的所有詞彙。點此查看位置查詢規則。
手形查詢規則
為了讓使用者快速找到所要查詢之手形,因此將台灣手語手形分成五指∼一指手指,除了五指手指,是以五指手指都伸出或合起分成,四指∼一指手指皆是以伸出的手指數分成。
例如手形「

」有兩隻手指伸出,則手形查詢選擇「兩隻手指」。
部分手形會有二到三種變體,差異在於手指關節的伸直或彎折。例如手形「

」
會有「

」、「

」和「

」三種變體,
查詢變體時請點選「

」。
詞彙若由單手打出,所使用之手形為查詢之手形。例如「一」的手語為「食指伸直放於身前」,故要以手形查詢則選擇「

」。
詞彙若由雙手打出
若雙手手形相同,無論雙手皆動或是雙手靜止不動,該手形為查詢之手形。例如「玩」的手語為「雙手食指伸直,在肩上擺動」,故要以手形查詢則選擇「

」。
若雙手手形不同,無論雙手皆動或是雙手靜止不動,雙手之手形皆可作為查詢之手形。例如「鳥」的手語為「一手拇指、食指在嘴前捏起,另一手上下揮動」,
故要以手形查詢則可選擇「

」或「

」。
若一手靜止不動,另一手動,無論雙手手形是否相同,以做動作之手形作為查詢的手形。例如「蝦」的手語為「一手食指捲曲在另一手手背上,重複跳動並伸直」,
故要以手形查詢則選擇「

」。
若雙手位置不同,無論雙手皆動或是雙手靜止不動,雙手的位置皆可作為查詢之位置。例如「鳥」的手語為「一手拇指、食指在嘴前捏起,另一手上下揮動」,故要以位置查詢則可選擇「嘴」或「身前」。
若一手靜止不動,另一手動,無論雙手位置是否相同,以做動作之位置為查詢之位置。例如「蝦」的手語為「一手食指捲曲在另一手手背上,重複跳動並伸直」,故要以位置查詢則選擇「手臂」而非「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