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
阅读过程
,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理解不到位
调查发现,不到10 %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上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所以大部分家长在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时比较关注亲子阅读,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亲子阅读的热情与
参与意识
就逐渐消失或荡然无存。
环境营造不到位
现今的家庭,经常愿意花费大笔的金钱去装潢亮丽的客厅、舒适豪华的卧房,却舍不得用少许的费用布置实用的书房,致使孩子无法拥有温馨宁静的阅读环境。我专门去过班上一个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家进行家访,孩子父亲带我参观了装修一新的新房,我问:孩子的书橱在哪儿?他指着空荡荡的装饰书架,一时语塞。倘若一个家庭无法提供温馨宁静的读书环境,却要求做好完善的家庭亲子阅读活动,这是一件“缘木求鱼”的事情。
材料选择不到位
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
主观性
。70%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更多地是从
智力开发
的需要考虑,范围较窄。有近30% 的家长还说不清为孩子选择图书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
购买欲望
。
时间投入不到位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
家庭收入
的增加,父母对孩子的
教育投资
也在不断提高,陪着孩子一起学奥数,学艺术的家长很多,却很少有家长愿意投入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构筑的
声光
世界中,我们的孩子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调查发现,每天能保证有15—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10%。
方法指导不到位
许多家庭的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父母行为的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在
阅读过程
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阅读,也无法有效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2]
教育专家给学龄前阅读的建议
.童乐绘本世界
[引用日期2014-12-19]
[3]
长安街读书会《永远的长征》首演开启红色亲子阅读
.中国全民阅读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引用日期2016-10-19]
[4]
长安街读书会《永远的长征》首演开启红色亲子阅读
.中国军网
[引用日期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