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辽工大”,坐落于 辽宁省 锦州市 ,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 多科性大学 。入选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首批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高等学校 一流学科 建设项目。
辽宁工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27亿元,图书馆藏书136万余册,电子图书量达到63.8万余册;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开设4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全日制在校生14700多人,其中本科生13231人,硕士研究生1478人;有教职工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575人。
2007年3月,经国家 教育部 批准,更名为 辽宁工业大学
2013年5月,学校入选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同年,学校获批国家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高校。
2016年,获批首批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
2019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57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兴辽计划”攀登学者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辽宁工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授予学位门类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
工业工程
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机器人工程
工学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工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自动化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通信工程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土木工程
工学
建筑学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环境设计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风景园林
工学
广告学
文学
传播学
文学
工程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会计学
管理学
工程造价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金融工程
经济学
英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车辆工程
工学
交通运输
工学
物流工程
工学
汽车服务工程
工学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
工学
新能源汽车工程
工学
标准化工程
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应用化学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学
(软)网络工程
工学
(软)软件工程
工学
(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
  • 重点学科
省特色学科项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
省培育学科项目: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8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示范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批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高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汽车制造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省高新区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科学、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交通运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省示范专业: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九号教学楼
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万得工业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示范专业: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汽车制造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计算中心
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4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教材建设奖11项,省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8部。
  • 合作项目
一、美国:东肯塔基大学Ea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三号教学楼
1.交换生项目(一年):托福61分以上或大学英语四级;约8万元
2.学分转移项目;托福61分以上;约16万/年
二、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学分转移项目:本科、硕士:雅思6.0以上;硕士预科:雅思5.5以上;约16万元/年。
三、日本:西日本工业大学Nishinipp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交换生项目:良好的日语基础;约5万元.
2.学分转移项目:通过对方的日语考核;约10万元.
四、韩国:蔚山大学University ofUlsan;东义大学Dong-Eui University
交换生项目:良好的韩语基础;约3万元.
图书馆内景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8个,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
省重点实验室: 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汽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汽车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振动与噪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材料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协同创新中心: 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光伏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振动与噪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工业大学 建设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近五年共完成了包括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项。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2篇论文获国际计算智能协会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

辽宁工业大学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底, 辽宁工业大学图书馆 馆藏纸质书刊文献资料133万余册,光盘等音像资料6万余件,电子图书(镜像)63.8万种,电子期刊3.5万种,电子报纸400余种,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近900种,拥有CNKI、重庆维普、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博看期刊、Nextlib外文文献资源库、SpringerLink、美星外文图书等网络数据库30多个,自建了本校硕士论文和教学参考书数据库。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版)》其前身为1982年8月创刊的《锦州工学院学报》。1993年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优秀期刊评奖中荣获优秀期刊奖;1995年,在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荣获优秀学报三等奖;1998年,荣获辽宁省机械工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评为优秀编辑部。为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刊源、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刊源、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收录期刊,被《 中国期刊网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全文收录。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9年3月。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5/C,ISSN1008-3391。2001年双月刊,开本为大16开(A4幅面),142页。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 辽宁工业大学校训
“砺”:一意为磨刀石,见《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一意为磨,见《书·费誓》“砺乃锋刃”。
“器”:器皿、工具。
“悟”:领会、理解、觉醒。
“道”:一意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见《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一意为人生观、世界观,见《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制器”与“砺器”的关系
“制器”即制造工具,狭义地讲,学校是研究和传授制造工具的知识与技能的高等学校。但是,同样是工具的制造,方法目的不同,精神状态不同,其结果就会大不相同,而“砺器”指的是高水准的工具制造。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说“砺器”:其一,“砺器”体现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不为挫折而泄气,不被困难所吓倒,有“铁杵磨成针”的信念和韧劲;其二,“砺器”体现着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不只求做完,更要求做好做精,强调制造出高质量的精品。
“事理”与“道理”的关系
“事理”是关于具体事物和专业领域的知识,是学校直接的授课内容;“道理”则是关于“道”的理论,是从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事理”中所总结概括的共性本质,既体现着对“事理”的提炼,也体现着对“事理”的深化。在学校教育中,使学生明白“道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道德境界,是基本的办学任务。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说“道理”:其一,“道理”是对具体专业知识的共性提炼,体现为反映本质规律的哲理,并具有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意义;其二,“道理”突出地表现为正确指导社会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情操为实现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目标而导航。
在办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事理”,更要透彻地掌握和贯彻“道理”;在知识的传授上,要认真地“授人以鱼”,更要强调“授人以渔”,重在使学生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实现授道解惑的育人目的。
“砺器”与“悟道”的关系
“器”与“道”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本体分析和本质探索的一对范畴。《周易·系辞传》中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砺器”与“悟道”的关系从“器”与“道”的联系中,强调了“砺器”的宗旨与“悟道”的途径。
一方面,要在“砺器”中“悟道”,学校不是培养头脑简单的工匠,而是要在“器”的磨砺中领会“道”的深远,探索规律,把握本质,作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将“悟道”的收获贯彻到“砺器”的实践中,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砺器悟道”体现了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砺器,即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悟道,即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文素质,培养出懂天道、世道、人道,明事理、道理的综合型人才。
“砺器悟道”体现了“务实”与“求真”的统一。“砺器”要求从实际出发,勤恳做事,老实做人,既要克服懒散习气,也要去除不去实际的幻想,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悟道”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不满足于肤浅的认识,善于深刻分析,理性思考,自觉遵循科学的发展观。“砺器悟道”是求真务实的方针在办学过程中的切实贯彻 辽宁工业大学校徽
标识的主体由汉字“辽”的抽象图形组成,“辽”字的下部又很巧妙地形成了一本打开的书。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文字与图形的延续,体现了学院注重教学、以学为本、探求真理、学术精湛的思想内涵。
标识主体形象又可看成是粗壮有力的汉字“工”,突出体现了学校工科院校的性质和传统优势,以工科专业为主体,汇聚理、商、人文等多学科的特色。“工”字的粗壮,传达着学校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工科专业的优势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发展领域。
标识主体背景是经过弱化的一大一小两个镂空椭圆形。两个椭圆形的轨迹相互交叉,相互贯通。背景图形贯穿整个标识图案,象征着宇宙和未来。简洁的背景图案衬托着醒目的主体形象,使整个图案具有统一感。主体与背景相结合,既有形象上的方与圆对比,又具备时空中虚与实的沟通。对比中体现深邃的理性,沟通中反映时空的永恒,这一形象昭示着学校面向未来的发展宏图。
整体标识下部书写数字“1951”,表达学校始建于1951年,明确了学校建校的时间,展示了学校悠久的历史。
主体图案的外围是色彩渐变的圆形边徽。整体颜色青春、明快、亮丽符合工科院校的特点,彰显了学校“开放、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整体标识厚重、朝气、富有现代感,是学校精神文化、价值理念的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