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 作 者
- 杜一平
- 类 别
- 科学与自然类图书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8年10月01日
- 页 数
- 448 页
- 定 价
- 49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62824404
内容简介
目录
3.2.1 气相色谱仪及
气相色谱检测器
3.2.2 气相色谱固定相
3.2.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3.2.4 气相色谱常用辅助技术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3.1 液相色谱基础
3.3.2 液相色谱流动相
3.3.3
高效液相色谱柱
3.3.4 液相色谱仪器系统
3.3.5 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3.4 色谱分析最新进展
3.4.1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
3.4.3 超高压液相色谱系统
3.4.4 二维液相色谱仪器及切换技术
3.4.5
毛细管电色谱
习题
第4章 分子光谱分析
4.1 分子光谱概述
4.1.1 光的基本性质
4.1.2 分子光谱的产生与分类
4.2 紫外-可见光谱
4.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4.2.2 紫外-可见光谱仪
4.2.3 紫外一可见光谱的应用技术
4.3 红外光谱
4.3.2
红外光谱仪
4.3.3 红外光谱应用技术
4.4 拉曼光谱
4.4.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4.4.2
拉曼光谱仪
4.4.3 拉曼光谱的应用技术
4.5 分子荧光光谱
4.5.1 分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
4.5.3 分子
荧光光谱仪
4.5.4 分子荧光光谱的应用
4.5.5 分子磷光光谱
4.5.6 化学发光分析
4.6 分子光谱的研究前沿
4.6.1 二维相关谱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4.6.2 分子光谱新技术在催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6.3 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
习题
5.1 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5.1.1 核的自旋和核磁矩
5.1.2 核磁共振的产生
5.1.3 弛豫过程
5.1.4 宏观磁化矢量
5.1.5 化学位移
5.1.6 自旋-自旋耦合
5.2.1 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组成部分
5.2.2 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
5.2.3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5.3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
5.3.1 H
核磁共振谱
5.3.2 C核磁共振谱
5.3.3 其他常用的核磁共振谱
5.3.4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简介
5.4.1 外磁场中核的各种相互作用
5.4.2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
5.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前沿
5.5.1 液相色谱一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5.5.2 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
习题
第6章 质谱分析
6.1 概述
6.2
有机质谱仪
6.2.1 进样系统
6.2.2 电离方式和离子源
6.2.3
质量分析器
6.3 有机质谱中的离子
6.3.1 分子离子
6.3.2 碎片离子
6.3.3 同位素离子
6.3.4 亚稳离子
6.3.5 多电荷离子
6.3.6 离子一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
6.3.7 负离子
6.4.2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其他技术
6.4.3 分子式的确定
6.5 有机质谱的裂解机理
6.5.1 影响离子裂解的因素
6.5.2 正离子的碎裂类型
6.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
6.6.1 烃类化合物
6.6.2
羟基化合物
……
第7章 原子光谱分析
第8章 表现分析
第9章 电分析化学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各个学科对分析方法,尤其是仪器分析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方法本身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委也都加大了分析仪器研究开发的力度。足见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方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发展迅速,新的分析技术不断涌现,自动化程度、检测灵敏度等得到不断改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已经有一系列相关教材出版,但仍需要一本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这一最新进展的教科书。
本书是为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与掌握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而写的。作为教科书,努力做到深浅适宜,深度广度搭配合理。本书包括色谱、光谱、电分析化学、表面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相应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作了系统阐述。结合教科书的特点,在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的同时,吸取了最新的能够反映当代本领域学科发展的最新科研成果。在难易程度、系统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把握,可以起到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入门书的功效。
予读是书,认为学生如果可以灵活运用与掌握;不仅可以对仪器分析领域的相关技术有所了解,而且可以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作为“案头书”,故欣然为序,以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