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党建工作
  • 国际交流
  • 人才招聘
  • 就业信息
  • 院友工作
  • 园林植物研究所 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研究所。目前,研究所共有教师9人,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自成立以来,承担了部、省、市科研课题50余项,现已完成30余项,研究成果分别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广泛参加国内外园林绿化、花卉生产营销、景观生态、城市生态等学术研讨会,不断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社会。该所不但在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从事风景名胜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乡各类公园、森林公园、高速公路护坡、园林植物学、野生花卉资源的引种与利用、室外环境、艺术研究、室外环境雕塑、设计中的行为与心理的设计和研究。从最大限度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通过优化设计和研究,为人们创造一个生态健全、环境优美和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该所成功将理论与城市绿化建设相结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城市和园林建设作出了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涵盖园林植物抗性、植物资源收集、育种、切花保鲜、园林植物应用等五个方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项目50多项,共获得科研经费300多万元,获得的科研成果在国内遥遥领先。
    1.在园林植物分类方面,主要致力于蜡梅品种的系统分类。目前,已经对南京、河南鄢陵及武汉、杭州、苏州等地的蜡梅品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从分类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蜡梅的品种分类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2.在园林植物抗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对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的抗寒性进行测定,初步得出了其抗性指标,为指导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3.在切花保鲜方面,主要是对桂花品种切花瓶插衰老生理研究和百合、唐菖蒲等鲜切花的采后保鲜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4.在园林植物繁殖栽培方面,该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园林植物繁殖栽培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对很多重要园林植物的快速繁殖、栽培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5.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方面,着重开展中国重要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国外优良林木与花卉种质资源引进和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全国鸢尾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收集,初步建立了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库。
    6.在高速公路景观恢复方面,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工作,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高速公路建设经验和深厚的理论水平。主要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主要有宁杭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宁常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等;
    高速公路植被恢复研究:通过对高速公路的调研,筛选并确定了适合于高速公路的自然(野生)植物,以此指导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研究:对高速公路不同边坡类型提出生态防护形式和措施,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模式,解决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生态防护问题,制定江苏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要求,指导全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本着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运用经济管理的综合知识,建立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和管理模式,用以指导国内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发表的论文和著作逐年增加,共编著花卉学等教材5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外文论文6篇,被SCI收录2篇,获校级以上奖励论文4篇;完成教学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1项教改项目分别获国家级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校一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4人次、部级林科类教材优秀奖2人次、省级优秀课程群奖、精品课程奖2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