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想把手中的斐讯N1盒子变成一台强大的轻NAS,随时随地远程访问存储文件?今天就来教你如何轻松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过刷入Armbian系统底包、安装CasaOS轻NAS系统,并结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让你的N1盒子焕然一新。

1. 准备工作

制作刷机U盘需要准备以下软件:

U盘分区工具(使用前需要解压)

U盘写盘工具(使用前需要安装)

github上的Armbian固件底包(使用前需要解压)

这些软件我都放在了网盘,链接在文章底部。

1.1 使用U盘分区工具

本例中使用的N1盒子为已经刷op系统的机器,可以不必设置N1盒子的U盘启动,如果你的N1盒子是原系统,没刷过机,那可以看一下我 上一篇刷op系统教程 中有如何配置N1盒子的降级与U盘启动。

在刷入Armbian固件底包前需要先制作一个刷机U盘,然后将U盘接到N1盒子上进行刷机。

首先准备一个U盘,然后将U盘插入电脑。

点击U盘分区工具(DiskGenius),选择要刷入固件的U盘,右键选择删除所有分区:

然后点击保存更改,选择是:

然后关闭这个软件,打开U盘写盘软件(balenaEtcher):

该软件下载后为安装程序,双击打开后点击我同意即可一键安装:

1.2 使用U盘写盘工具

安装后,双击图标进入U盘写盘软件:

首先点击从文件烧录,在弹出的文件选择框中找到制作U盘前下载并解压好的Armbian固件镜像:

然后点击选择目标磁盘:(就是要制作的U盘,别选错了)打钩,点击选定:

最后一步点击现在烧录即可:

等待一会儿即可烧录成功,如下图所示:

现在我们已经制作好了给N1盒子刷入Armbian固件底包的U盘,放在一边备用。

2. 刷入Armbian固件底包

**把刚才烧录好的U盘插到N1盒子上靠近HDMI接口的USB接口,**插入电源,插入连接主路由器的网线。

稍后盒子会自动使用刷机U盘进行刷机工作,等待1分钟左右既可。

刷入Armbian后,在浏览器登录主路由器能看到名为Armbian的N1盒子的ip:192.168.50.137

然后我这里使用PuTTY与N1盒子进行ssh连接,输入:192.168.50.137 点击Open

然后输入root账号与默认密码1234进行连接:

即可进入Armbian系统界面:

在此界面,首先需要重新设置ROOT账号的密码并进行二次确认:

然后输入 2 选择zsh

然后会让大家创建一个普通账户,大家可以自己进行设置账号密码:

然后进行时区设置,如果默认识别的时区不对,你可以执行下方命令进行修改: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然后输入下方命令,将Armbian系统写入N1盒子:

armbian-install

在写入ID处输入:101 回车确认:

然后硬盘格式选择输入:1 回车确认,等待安装

安装结束后会显示成功,如下图所示:

此时,输入poweroff命令,关机并拔下电源和U盘,然后再重新插入电源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在N1盒子中刷入了Armbian底包。

3. 安装CasaOS

系统重启后,我们就可以安装CasaOS了。

首先,再次使用PuTTY进行ssh远程,连接,然后执行下面的代码进行更新:

apt update

然后输入下面的命令,安装CasaOS:

wget -qO- https://get.casaos.io | sudo bash
 

PS:如果上边的命令安装不了,大家也可以试一下:curl -fsSL https://get.casaos.io | sudo bash 这个是国内的源的一键安装代码。

然后在安装界面会显示下方提示,选择 1 回车继续:

然后即自动进行CasaOS安装,等待完成即可:

安装完成后,可以看到下图显示的信息:

显示CasaOS正在运行,并且可以在浏览器输入上边显示的ip地址访问CasaOS.

4. 本地访问CasaOS web管理界面

现在我们可以在浏览器输入:https://192.168.50.137 进入CasaOS的web管理界面:

点击开始,注册一个CasaOS的账号:大家随意注册即可,然后点击创建

然后就能看到CasaOS的管理界面了,非常简洁美观:

点击APP Store可以选择喜欢的应用进行安装,点击File可以进入文件储存路径:

如果想要给N1盒子外接U盘或是引动硬盘来扩展存储空间,直接插入N1盒子后边的USB接口即可,然后就能直接在File文件界面的位置中看到新增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啦,里边保存的视频也是可以直接点击播放的,非常方便。

5. cpolar内网穿透工具安装

不过现在我们只能在局域网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浏览器中输入ip地址来访问N1盒子的CasaOS的web管理界面,如果想要出门在外也能使用手机流量或是WiFi远程访问本地的N1盒子,那就需要使用cpolar内网穿透工具来实现啦!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在CasaOS的N1盒子中安装cpolar:

首先我们在本地的CasaOS web管理界面中点击左上角的终端按钮:

然后输入刚才刷入Armbian底包时使用的root账号及重新设置的密码进行登录:

连接成功后,可以看到Armbian系统的终端界面:

首先执行下面这条命令,安装cpolar内网穿透工具: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瞬间即可安装成功:

然后,执行下方命令,启动cpolar服务:

systemctl start cpolar

配置cpolar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查看一下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可以看到cpolar内网穿透服务正在正常运行。

执行下面的命令查看版本号,有正常显示版本号即为安装成功:

cpolar version

6. 创建公网地址

cpolar安装成功并启动服务后,在外部浏览器上访问CasaOS N1盒子的9200端口即:【http://192.168.50.137:9200】,使用cpolar账号登录,登录后在Web UI管理界面配置即可。

如果没有账号可以在浏览器访问cpolar官网注册账号:https://www.cpolar.com

然后输入账号密码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本例使用了:N1
  • 协议:http
  • 本地地址:80
  • 域名类型: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创建

隧道创建成功后,点击左侧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查看所生成的公网访问地址,有两种访问方式,一种是http 和 https,任选其一到浏览器访问即可。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异地使用任何联网的设备,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cpolar生成的公网地址,成功远程访问本地N1盒子的CasaOS Web管理页面!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在上边的操作过程中使用cpolar生成的HTTP公网地址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如果有长期远程访问本地CasaOS N1盒子的需求,但又不想每天重新配置公网地址,还想地址好看又好记,那我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固定的公网地址来远程访问。

7. 创建固定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VIP,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点击保留,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名称,这里我填写的是myn1,大家也可以自定义喜欢的名称。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的名称:myn1,返回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N1,点击右侧的编辑: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myn1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更新(注意,点击一次更新即可,不需要重复提交)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由随机地址名称变成了两个固定的二级子域名:

最后,我们使用任意一个固定公网地址在浏览器访问,可以看到访问成功,这样一个固定且永久不变的公网地址就设置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远程访问本地安装了CasaOS的N1盒子了!

刷机所需工具:https://pan.baidu.com/s/1tK4Pn3u9vpOiIByRxNWHpA?pwd=6666

通过以上步骤,你的斐讯N1盒子已经成功变身成为一台全能的轻NAS!你可以随时远程访问和管理存储文件,还能安装各种应用,如AList、jellyfin、qBittorrent等。是不是觉得非常酷?赶快动手试试吧!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遇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祝你刷机愉快!

N1完美刷入Armbian系统 本教程是个人在折腾N1时的一些总结,包括当时网上搜的各种教程,群里咨询大佬,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记录一下,方便以后看,也希望分享出来可以帮助需要的朋友。 点击此处下载工具包 提取码:f780 点击此处下载固件包 提取码:opo4 1.准备工作 相信玩到N1刷Armbian系统的朋友,对一些准备都已经了解,我不再赘述。 N1降级一辈子只需要操作一次,后续就不用再降了。 2.刷入Armbian系统 用下载包里的工具"balenaEtcher"将系统写入U盘
armbian笔记—N1盒子刷入armbian系统并优化 近期又和小伙伴一块上车N1盒子,开始了我们对N1的折腾;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如何将armbian——Ubuntu系统刷入并优化N1; 欢迎感兴趣的发烧友翻看; 本人水平有限,文章水平不高,如有错误还请希望谅解!
小白入坑N1经验分享 n1的玩法很多,价格也很实惠,所以前几天也入手了一个。但是对这个小盒子是一无所知,完全摸不着方向,整天在恩山逛。恩山大佬很多,干货也很多,因此我折腾了几天,反复看了几个精品帖,算是有了点体会。但是,大佬们分享的帖子虽然质量很高,但有的时候还是太简洁,小白很难一下子整明白,其实就是有点分散,每个版本一些坑点没有提到。 我作为过来人,踩过了一些坑点,但肯定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点,前来...
斐讯N1 – 完美刷机Armbian教程原文 :鱼儿的博客为什么买斐讯N1?购买斐讯N1降级关键分区制作Armbian U盘进入U盘armbian刷armbian到emmc坑爹问题-1坑爹问题-2坑爹问题-3配置时区换apt源连接wifi修改vim粘贴模式 原文 :鱼儿的博客 https://yuerblog.cc/2019/10/23/%E6%96%90%E8%AE%AFn1-%E5%AE%8C...
1、可安装高帧率炫酷动画,动画文件放在群文件里了;默认是安卓原生开机动画(白色花纹的adnroid)体积超小; 2、修改默认桌面为只有13K大小的桌面APP,也可自行安装当贝桌面等其它第三方桌面; 3、极度精简,去掉更多垃圾应用(包括斐讯账号等); 4、修改遥控文件,DIY改装红外,万能红外遥控菜单键正常; 5、集成索尼成像引擎; 6、集成索尼XLOUD音效; 7、删除了电视管家和乐播投屏; 8、开机默认开启adb调试模式;
这个错误是由于无法连接到本地主机的10248端口导致的。这个端口通常是kubelet进程监听的端口,用于健康检查。出现这个错误可能是由于kubelet进程没有正确启动或者配置错误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kubelet进程的状态和配置。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检查kubelet进程是否正在运行。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kubelet进程的状态: ```shell systemctl status kubelet 如果kubelet进程没有运行,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它: ```shell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2. 检查kubelet的配置文件。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kubelet的配置文件路径: ```shell kubelet --kubeconfig /etc/kubernetes/kubelet.conf --config /var/lib/kubelet/config.yaml --bootstrap-kubeconfig /etc/kubernetes/bootstrap-kubelet.conf config view 确保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和地址正确,并且与你的环境相匹配。 3. 检查网络连接。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是否可以连接到localhost的10248端口: ```shell curl -sSL http://localhost:10248/healthz 如果无法连接,请确保端口没有被防火墙或其他网络配置阻止。 4. 检查docker的配置。有时候,kubelet进程依赖于docker进程。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检查docker的配置: - 创建/etc/docker目录: ```shell sudo mkdir /etc/docker - 编辑/etc/docker/daemon.json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json "exec-opts": ["native.cgroupdriver=systemd"], "log-driver": "json-file", "log-opts": { "max-size": "100m" "storage-driver": "overlay2", "storage-opts": [ "overlay2.override_kernel_check=true" "registry-mirrors": ["https://tdhp06eh.mirror.aliyuncs.com"] - 重启docker进程: ```shell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请注意,以上步骤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但具体解决方法可能因环境而异。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请提供更多的错误信息和环境配置,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你。 crdb_ado_res_nl.dll ContextManager.dll CATGmoOperators.dll crdb_fielddef_res_es.dll CATInt3D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