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固定的教材与规范的内容,亦无经验和样本可借鉴,加之县级小学社会资源相对匮乏,一定程度上导致其育人功能难达到理想效果。
“趣浸童年,智润人生”是湖南省常德津市市第二小学的办学理念,其宗旨是用有趣的、大家乐于参与的教育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涵养气象、提升境界,引导师生追求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的人生。学校以“生活即教育,做有趣的人”为少先队活动育人目标,力争少先队集体生活和活动方式求善向美。
瞄准
“制高点”
,
国旗下集会见证成长之美
有人说,当众说话是不用兜售的广告。在津市市第二小学,每周一次的国旗下师生集会是学校当众表达价值追求、树立榜样广而告之的大舞台。集会的流程、文化氛围对中队辅导员组织中队活动产生示范效应,学生参与集会的体验深度也会对其学习兴趣、动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初,国旗下集会形式主要由教师或优秀学生担任国旗下讲话的角色,或激情演讲、或讲故事、或循循教导,因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参会的几千师生大多是不用思考的参与者。在规范鼓掌、呼号、出旗、唱国歌校歌的基础上,怎样将这个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制高点,变为同频共振的磁场呢?
津市市第二小学将国旗下讲话改版为主题活动。期初,少先队制定好每周的主题,由各中队认领主题,一周一主题,一主题一中队,由认领主题的中队聚合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综合资源,通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表演来呈现主题。或演或诵或唱或跳,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在每周一次的集会上,当学生通过这种多次思考、反复演练、群策群力的艺术形式展现自己时,就是美的存在。
找到
“共振点”
,
少先队活动课尝试参与之乐
津市市第二小学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的常规课。常规课需要完成的目标很多,每周的国旗下集会、队名、队歌、标志、作风、誓词、呼号、队礼、组织等内容是中队活动的标配。分序列的少先队活动亦是同年级一周一主题,由中队或年级部自主开展活动。活动主题期初安排,年级部根据大队部安排将活动分解到各中队或年级部。
这种同年级
“同课异构”式的活动,师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相互观摩交流多、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少先队员“玩中悟”,激发了自我管理的活力。活动的主动参与度越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越强,活力就是美的呈现。
完善
“兴奋点”
,
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之趣
在津市市第二小学少先队多样的活动中,学生感兴趣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跳蚤市场、美食节、好书分享节等与社会生活接轨的活动。学生的
“兴奋点”在哪儿,教师们研究的热情就在哪儿。
以跳蚤市场为例,本以交换旧物为原型的跳蚤市场已被设计成仿真市场,从申请买卖、办理执照、选择店铺、经营品类、店铺文化、收入申报、交税捐赠等流程中,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工商、税务、文化这些部门的志愿者也加入到学校。每个学生生动的脸,就是校园最美的风景。
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特色活动,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为学生们的人生发展打亮了人生底色。
助力
“关键点”
,
评价性活动扬人性之美
津市市第二小学组织的活动已经很丰富了,但学校担心学生因囿于开展的活动而不够灵动,于是,学校将
“三好学生”评选改版为“趣少年”评选。结合雏鹰争章行动,引导学生参与悦趣少年、雅趣少年、志趣少年评选,从评选项目的规划、奖章奖杯的设计,到颁奖的仪式,无不体现艺术、教育、智慧中的美。更重要的是,因评价的多元和志趣导向,师生、家长自发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用学校领导的话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津市市第二小学通过少先队活动,让绘画、音乐和文学作品融入学校生活,走进学生的感知,在潜移默化中以趣育人、以美化人,为培养全体学生的文化自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聂枫)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2019年12月10日第11版 版名: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
湘ICP备09005173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