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孩子大都近视,老外却很少?

关注者
1,800
被浏览
2,659,830

510 个回答

这个“老外”一词,覆盖面有点广啊。

我国的近视率的确目前是非常高的,根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的近视发病率将增至50.86%~51.36%,患病人口接近7.04亿~7.11亿。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的世界视觉报告中估算,中国有超7亿人近视。不过这两个数据上面的比WHO的要早,所以WHO也许引用了之前的数据。

2020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 北京同仁医院 发布了《中国眼健康白皮书》,这是我国首部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发生率53.6%,大学生近视总体发生率超90%。

这个数据是真的吓人,所以大家都觉得,我们国内孩子基本都近视了。

但是所谓的老外数据呢?

其实近2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人民,视力都在变差,近视率也都是逐年攀升,只是每个地方略有不同。

这里可以看到,东亚地区一直是处于高位,而北美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而西欧则是和全球平均水平相近。至于中非,一直都很低,缓慢在增长,至于原因,相信大家想想也都能总结个大概。

这里的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东亚100人里有50人近视,北美有40人左右近视,而西欧呢,也有30多人近视。

另一本18年的书中所展示的数据,这里是世界范围内成年人的近视患病率,欧洲、美国这数据和中国不相伯仲了。

而在印度、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还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还有很多近视的患者都是没有带过矫正眼镜的,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近视,所以数据上还是存在差异。

所以,我国的近视率是很高,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真的是连年增长,好在2020-2021有所遏制。

但纵观全球,其实大家近视率都在增长,而且也真没少太多。

当然,我们目前的课业负担还是比较中的,升学压力很大。

而欧美国家的很多地方的教学压力,相对要小一些。

另外,我们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真的是太少了,很多孩子的身体素质真的是大不如前。

而欧美国家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要远远多于我们,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始增加体育课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其他方面,就是作为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视力监控,从孩子没近视就开始检查,逐年做好记录,不要等孩子近视了才着急。

从孩子没近视的时候开始,发现问题,可以尽早进行干预,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愈,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孩子近视了也不要相信一些商家的虚假宣传,说什么近视可以治疗,白白浪费钱,还耽误了孩子最佳防控时机。至于这一点,国家已经三令五申进行了要求,并在前两天再次下文,要求对全国相关行业进行监督检查。

所以,搞所谓近视治疗、降度的机构别就别再来和我杠了,赶紧回店里看看自己那些虚假宣传的东西还在不在。

这个问题,分两个层面来看:

1.为什么国内的孩子,大都近视?

2.为什么国外的孩子却近视率较低?

第一个问题:国内孩子大都近视,是成立的。高中生近视比例在80%以上了。

第二个问题:其他答主都回答了,近视发生率增高,现在基本是全球的问题了。所以说老外近视得少,本身是不成立的。

我想,答主主要想问的,是近视比例在不同国家,还是有区别的,是为什么?换言之,到底是生活习惯,还是遗传影响了近视的发生?

近视发生,是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其中 环境占主导因素

有实验比较了悉尼和新加坡华裔儿童近视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他们发现,悉尼的近视患病率较低为3.3%,新加坡为29.1%。由此可见,同样的华裔儿童,在悉尼与新加坡,近视发病率截然不同。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中:

可以看到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看近连续时间长,看近距离近以及户外活动时间少。

在近视发生以前,主要目标是“防”-即预防近视发生;而近视发生后,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控”-减缓近视度数增长,降低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

减缓近视度数增长的方式主要包括: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依视路的星趣控为代表的“特殊设计框架眼镜”,既不是药物,也不需要接触角膜,安全性上有极大优势。有效性上:每天配戴12h以上,近视屈光度进展延缓67%,眼轴增长延缓60%。

综上,未近视儿童多关注行为防控,预防近视发生

近视的儿童,可以多关注安全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案,降低高度近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