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边评:中国新歌声汪峰战队之“谁与争峰”

边看边评:中国新歌声汪峰战队之“谁与争峰”

汪峰战队五强争夺:谁与争“峰”

本次争夺战汪峰老师请到了蔡健雅,以蔡健雅在《中国好歌曲》的风格,她的助阵更多会聚焦在如何对歌手的个人特色进行提炼和局部展开,某种程度上她在针对歌手帮辅的侧重点是与汪峰互补的。

第一组:阿瑞VS郑迦文

阿瑞的Live台风很稳,选择《beat it+一起摇摆》似乎有一种憋大招的意图,现场的Band和和声小分队都十分给力,这两首歌不缺气氛也不缺共鸣,但是阿瑞的声音过“瘪”,Live讲究的是声音互动,但他没有以足够的power回馈现场,总给我一种上台唱歌不开“黑皇杖”或没有变身超级赛亚人的感觉。

郑迦文的献唱颇有一番亚裔James Blunt的风味,不论是音色还是唱法都在贴着JB的原版稳步进行着,虽说在翻版改编上没有什么新意,但如果说稳定性以及声音表现力而言,显然郑迦文这次表现更优。

第二组:刘雪婧VS徐歌阳

对《SeeYou Again》做改动是很需要勇气的,首先这首歌分饰两角的段落需要做角色切换,其次在转换的同时要确保音准,因为你在切换的同时要改变唱法和换气,这过程中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你喘息。也正因为难度摆在这儿,刘雪婧毫不意外的出现了音准和节奏的状况,这便是选择高难度付出的代价。

相反俆歌阳继续走了自己「独立摇滚+飙高音」的老路,她聪明就聪明在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优势,如何极力躲开自己的短板。她无需对歌曲和演唱方式做过多重负荷的改动,只需要专注把一首歌练好即可参赛。但俆歌阳在这次演唱中仍然有走音的状况发生,尤为体现在高音区域不够稳定的问题。论难度自然是刘雪婧更难,论表现两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如果说汪峰决定留俆歌阳,那么可以看出汪峰更在意摇滚气质和夺冠人气。

第三组:项亚蕻VS蒋敦豪

项亚蕻选了一首汪峰的歌曲,只是没想到他连演唱都效仿了自己的老师,整体表现缺少足够的个人标签和个人印象。

蒋敦豪以自弹自唱的形式演绎了《乌兰巴托的夜》,这首歌极其适合在恬静的夏夜演唱,很容易勾起人们的情绪共鸣,而且他通过对声音的控制巧妙地均衡了不同段落所应表达的情感,加之他的「故土情结」,演唱这首歌自然多了一份自信。

第四组:林恺伦VS白若溪

林恺伦用自己的理解演绎了戴佩妮的经典作品《你要的爱》,以她的实力唱这首歌基本是十拿九稳,全程没有太大的问题,要唱功有唱功,要局部突破有局部突破,实力和潜力都不俗。

白若溪把《追梦人》唱出了上个年代的复古舞台味儿,越往后甚至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能把这种具有年代感的歌曲原封不动的搬到新歌声的舞台,勇气可嘉,效果也达到了。

第五组:吕俊哲VS刘文天

吕俊哲的舞台表现力可圈可点,驾驭歌曲掌控情绪都不在话下,真可惜他当时为什么没进庾澄庆的战队。刘文天选了一首难度极高的经典摇滚歌曲《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这首歌对气息和音准的控制要求非常高,看似反复的句段进行着,实际在循环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节拍和音准方面的错误,稍不注意就乱了,好在刘文天发挥出色,最后的高音任务也稳定完成,凭借这两点奠定了自己五强席位。

总结 :汪峰战队五强的平均实力都很强,战队的核心思想稳固在「摇滚」领域中,摇滚态度该如何表达,如何延续态度用更有竞争力的声音去进行后面的角逐,是这五位需要思考的课题。

且看且评,睡觉是第一位的,输赢不重要的前提是导师会“伦带逛”带你玩遍巡演,哪怕比赛输了又何妨?看个热闹,图个高兴,期待小公主会怎么在五强战里“割肉”,晚安~!

原文地址(带纯享版音频) 边看边评:中国新歌声汪峰战队之“谁与争峰”

编辑于 2016-08-19 23:1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