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国动画教育梦开始的地方|中国动画百年追踪

专栏 / 苏州,中国动画教育梦开始的地方|中国动画百年追踪

苏州,中国动画教育梦开始的地方|中国动画百年追踪

2023年04月29日 06:59 --浏览 · --点赞 · 空藏动漫资料馆
粉丝: 5316 文章: 78

读者朋友们好,我是资料馆运营专员空小藏。

2023年第一季度已经匆匆过去,截至3月底,我们的“中国动画百年追踪-苏州站”全部活动已落下帷幕。今天就由我来带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几次苏州之行的收获吧。

图片


【展览】 “影映沧浪——苏州美专动画人作品手稿展”


苏州、苏州人以及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与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第一位动画专家杨左匋、中国动画教育事业奠基人钱家骏都是苏州同里人,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开设动画专业的艺术院校。

2022年正逢苏州美专建校百年,而2023年是中国动画百年诞辰,值此机遇,苏州美术馆与空藏动漫资料馆建立合作,推出了“影映沧浪——苏州美专动画人手稿展”,展期为1月10日至3月26日。

图片
【拓荒之旅】基于中国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角,回顾中国动画拓荒史,介绍中国动画拓荒人,重点展示中国动画先驱杨左匋、万氏兄弟、钱家骏及苏州美专动画制片室及动画科早期成员的个人生平文献及代表作艺术档案


图片
【拓荒之旅】亚洲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开拍报道(《中国影讯》第1卷第5期,1940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拓荒之旅】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亲笔签名的万籁鸣回忆录《我与孙悟空》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拓荒之旅】《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人参果》绘景师高阳(苏州美专西画系毕业)的风景写生作品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本次展览以苏州美专动画科的创建、发展、人才培养为线索梳理中国动画发展史,对曾经任教、就读于苏州美专的动画人(包括非动画科出身的动画人)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展出与之相关的300余件动画手稿、美术作品、文献档案,展览期间还面向公众举办了相应主题的纪录片展映和讲座。

图片
【美专才俊】钱家骏(1916-2011),江苏吴江人,1935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40年创作抗战题材动画片《农家乐》。曾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动画科主任、北京中央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教授兼主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总技师及导演、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主任及教授,水墨动画摄制工艺发明人之一。导演代表作有《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一幅僮锦》《牧笛》《九色鹿》等
图片
【美专才俊】陆青(1928-2017),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50年4月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身),从事动画设计工作三十余年,曾参与《一幅僮锦》《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小姐妹》《两只小孔雀》《哪吒闹海》《雪孩子》《鹿铃》《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海力布》等经典影片的主创
图片
【美专才俊】张松林(1932-2012),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50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后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导演、编剧、文学组组长、副厂长,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副主任,《孙悟空》画刊主编,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编剧作品有《半夜鸡叫》《奇异的蒙古马》等,导演作品有《小燕子》《蜜蜂与蚯蚓》《谁的本领大》《没头脑和不高兴》等
图片
【美专才俊】浦稼祥,1932年出生,江苏苏州人,1952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科,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师、导演。担任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作品的动画设计,导演作品有《小燕子》《奇怪的病号》《黑公鸡》《松鼠理发师》《没牙的老虎》《老虎装牙》等。退休后创作的《看戏》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独立动画片之一
图片
【美专才俊】严定宪(1936-2022),江苏无锡人,1951至1952年就读于苏州美专动画科,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导演、厂长。曾担任《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师,导演代表作有《小号手》《两只小孔雀》《哪吒闹海》《人参果》《金猴降妖》《舒克和贝塔》《鹿女》等,著有《美术电影动画技法》《动画导演创作》《动画角色表演》《中国动画范例》等
图片
【美专才俊】林文肖,1935年生于江苏丹阳,1951至1952年就读于苏州美专动画科,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师、导演。先后参与《过猴山》《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小姐妹》《哪吒闹海》等经典影片的动画设计,导演作品有《雪孩子》《摔香炉》《回声》《金猴降妖》《夹子救鹿》《不怕冷的大衣》《补票》《鹿女》等,著有《动画技法》《动画导演创作》《动画角色表演》《中国动画范例》等
图片
【美专才俊】徐景达(1934-1987),别名阿达,江苏苏州昆山人,1951至1952年就读于苏州美专动画科,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绘景师、动画设计师、美术设计师、导演。水墨动画摄制工艺发明人之一,国际动画协会(ASIFA)首位中国理事。曾担任《没头脑和不高兴》《黄金梦》《集体有鱼》《猴子捞月》《真假李逵》等经典影片的美术设计,导演作品有《太阳的小客人》《画廊一夜》《哪吒闹海》《三个和尚》《蝴蝶泉》《三十六个字》《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等
图片
【美专才俊】胡进庆(1936-2019),江苏常州人,1951至1952年就读于苏州美专动画科,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师、美术设计师、导演,中国剪纸动画奠基人之一,水墨拉毛剪纸动画工艺发明人之一。曾担任《猪八戒吃瓜》《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经典影片的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导演代表作有《长在屋里的竹笋》《丁丁战猴王》《淘气的金丝猴》《鹬蚌相争》《草人》《葫芦兄弟》《螳螂捕蝉》等
图片
【美专才俊】钱家骏代表作相关文献 1950-1980年代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雪孩子》动画手稿 陆青 1980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鹿铃》角色动态手稿 陆青 1982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哪吒闹海》角色造型比例图 张仃、阎善春、黄炜 1978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人参果》画面分镜台本 严定宪 1980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金猴降妖》角色造型设定图、对白台本 1983-1984年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蝴蝶泉》画面分镜台本 1982年 阿达、常光希起草 胡永凯、朱岷辅誊清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美专才俊】《三毛流浪记》角色设定图 1984年 张乐平、阿达等 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
图片
【口述历史】空藏动漫资料馆推出的10集“身为动画人”口述历史系列短片于展览期间循环放映
图片
【口述历史】展映间墙壁上喷绘着老一辈动画人题写的“身为动画人”,有不少年轻动画人深受感召,也在墙上留下了字迹


【讲座】 当动画史遇上罗生门——中国动画史传言鉴定


图片

几乎每一个口述历史工作者都曾面临“罗生门”事件的困扰——总会有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亲历者或见证者(抑或是自称为亲历者、见证者的人)对该事件做出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回忆。有人据此质疑口述历史的的可信度,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回应道:“没有任何一种资料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任何资料都需要用其他资料加以比对。”

没错,文献资料也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性,甚至有大量的疏漏、错讹,而大量文献资料的源头同样是口述史料。中国动画史不过百年,但中国动画史的记述存在着大量的疏漏、错讹和谜团,很多广为流传的所谓常识、掌故都是错漏百出、疑窦丛生。

图片

2月25日,空藏动漫资料馆联合创始人傅广超老师受邀在苏州美术馆开讲 “当动画史遇上罗生门——中国动画史传言鉴定”,他结合十年中国动画史研究、动画人口述历史访谈经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口述史料的考证方法、口述历史的事实真实与心理真实、口述历史访谈的操作规范与伦理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很多现场观众都是苏州当地的动画人或者动画爱好者,讲座结束后,他们与主讲人进行了有趣的互动交流。

图片


【新书分享】《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一)》主题茶话会


图片

2月26日下午,苏州简素书房为傅广超老师编著的《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一)》举办新书分享会,亚洲微电影节长三角创作中心主任纪季老师受邀担任学术主持。中国动漫史料研究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保传老师,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硕士生导师、动画导演、水墨漫画艺术家蒋元瀚,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数字系动画专业讲师毛雅丹老师以及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美术史论系王拓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交流、讨论。

图片


【讲座】 《身为动画人》采编琐谈


图片

2月26日下午结束了新书分享活动后,我们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傅老师向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老师、同学作了“《身为动画人》采编琐谈”主题分享。令人惊喜的是,现场提问的同学里还有关注我们多年的忠实读者,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拿着获赠礼品——《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一)》来请傅老师签字,老师、同学们的热情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讲座】 经典动画表演高光时刻——简说中外角色动画风格史


3月下旬,“影映沧浪——苏州美专动画人手稿展”撤展在即,我们再次造访苏州。25日下午,我们应约来到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与动画专业的老师、同学做“经典动画表演高光时刻——简说中外角色动画风格史”主题分享。这次讲座是对谈式的,傅老师特别邀请了老朋友——动画学术趴前任主编、动画史学者马小褂老师一起开讲。

图片

本次讲座以中国角色动画发展脉络为线索,观照、对比美国、苏联、日本的角色动画体系形成过程,对新时代中国角色动画风格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马老师、傅老师还专门为这次讲座剪辑了四国的经典动画片段MAD,傅老师剪辑的中国动画MAD链接就在下方,马老师负责的美、苏、日三国MAD已经在他的微博和B站账号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


享有盛誉的动画导演羊廷牧老师也带着他的幻想师团队来捧场,作为特邀嘉宾,羊老师与傅老师、马老师一起对讲座主题进行了交流、总结,还分享了自己的从业心得,为即将步入业界的同学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图片


图片

讲座信息量有点超载(傅老师和马老师已经在反思了),讲座前后历时4个半小时,能留到最后的都是勇士。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术支持】《动画100》纪录片拍摄


为纪念中国动画百年诞辰,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5集纪录片《动画100》。《动画100》旨在通过一代代动画人和动画观众的故事,面向青少年讲述中国动画百年来的积淀、传承、创新和发展。

图片
位于沧浪亭旁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现颜文樑纪念馆)

该项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动画学会、北京市广电局指导,中国动画学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空藏动漫资料馆等机构、团体的专家也受邀对项目的选题立意、创作方向进行了把关。傅广超老师从筹备期开始就参与了学术顾问工作,并且会以出镜嘉宾的身份出现在纪录片中。


3月25日下午,《动画100》拍摄组跟拍了“经典动画表演高光时刻——简说中外角色动画风格史”讲座全程。3月26日,拍摄组来到苏州美术馆,记录了“影映沧浪——苏州美专动画人手稿展”展期最后一天的现场实况,捕捉下了傅老师为观众作导览、讲解的过程,并且在展厅中对傅老师进行了访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月27日,我们又同《动画100》摄制组来到了苏州美专旧址(现颜文樑纪念馆),傅老师配合了纪录片内外景的拍摄,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圣地巡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月28日,拍摄日程中的最后一天,我们前往杨左匋、钱家骏二位动画艺术先驱的故乡苏州同里寻访与他们相关的历史印记。对了对了,马小褂老师也作为出镜嘉宾参加了《动画100》的拍摄,马老师的粉丝们可以严重期待一下马老师的荧屏首秀。

图片
图片

【告别】

3月29日下午,傅老师与助手蔡老板前往苏州美术馆撤展,撤展全程历时6小时,走出美术馆时已经入夜,淅沥的小雨仿佛在为我们践行。密集的奔波暂告一段落,苏州,我们后会有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蔡杰 赫毛

责编 | 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