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81年,于《中国青年报》发表首部小说《今夜月儿圆》。之后,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并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多部电视剧。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2年,创办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8年,开始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2016年,获得 “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2019年,参演的首部电影《老师·好》上映;同年6月,参加的首个综艺节目《圆桌派》第四季在优酷播出。

  • 书籍封面

    国宝100(1-4卷)

    马未都

    589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6%

    《国宝100:第一卷》收录了商代后母戊鼎、东汉铜奔马、清代各种釉彩大瓶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国宝100:第二卷》收录了“中华*玉雕龙”、西周大盂鼎、战国青铜杜虎符、元代广胜寺《药师经变》壁画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国宝100:第三卷》收录了战国曾侯乙编钟、战国商鞅方升、西汉长信宫灯、北宋李公麟《五马图》、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西晋陆机《平复帖》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1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国宝100:第四卷》收录了《清明上河图》、圆明园兽首铜像、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清乾隆田黄三联玺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5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 书籍封面

    国宝100.第一卷

    马未都

    16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0%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 《国宝100:第1卷》收录了商代后母戊鼎、东汉铜奔马、清代各种釉彩大瓶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 书籍封面

    国宝100.第二卷

    马未都

    11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4%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 《国宝100:第二卷》收录了“中华*玉雕龙”、西周大盂鼎、战国青铜杜虎符、元代广胜寺《药师经变》壁画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 书籍封面

    国宝100.第三卷

    马未都

    8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6%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 《国宝100:第三卷》收录了战国曾侯乙编钟、战国商鞅方升、西汉长信宫灯、北宋李公麟《五马图》、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西晋陆机《平复帖》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1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 书籍封面

    小文65

    马未都

    5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9%

    精心收录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和跋,内容广泛涉及收藏、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号称“上下五千年,诗书礼乐经”,“一册在手,胜读百科”。每篇序跋小文虽然多控制在千字以内,但寥寥数语,却往往可点明全书精髓,见解独到,足见一位博采众长的文化大家的学识和功力。读序可以事半功倍,品味书中奥秘,当从序始。本书可谓用小短文解读大部头,以一本书通览65本书。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特别加入了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马未都亲口讲述写作这些小文背后的故事。

  • 书籍封面

    国宝100.第四卷

    马未都

    2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0%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 《国宝100:第四卷》收录了《清明上河图》、圆明园兽首铜像、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清乾隆田黄三联玺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5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 书籍封面

    背影 马未都说人缘

    马未都

    本书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二十五个人,二十五篇文章,马未都回忆与友人“遇见”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性灵。从文学编辑到收藏大家的过程中,他与各种人物结缘,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也成为他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本书映照了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为时代画像,透过他从事收藏四十余年的经历,折射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文化热、收藏热,在历史的河流中,见证时代与人风云际会的珍贵片段。 。

  • 书籍封面

    马未都说收藏(精装典藏本 套装全3册)

    马未都

    《马未都说收藏(精装典藏本)》一套三本(家具篇、陶瓷篇、珍玩篇),系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陶瓷、珍玩等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述,既有文物收藏史、文物辨伪、文物沿革等层面所做的宏观把握,亦包括对具体文物的微观阐释,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能使读者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的精装典藏本,“新瓶旧酒,越发醇厚”。内容上新增加了家具用材的产地、制作年代、做工、辨识,家具的纹饰等方面的细致讲解,新增加了几百幅精美图片,重新排版设计,图片更为唯美,装帧更为考究,随书附送一套(十张)木纹卡,每本书上还有一张特别定制的藏书票(一套共三张),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 书籍封面

    马未都讲透唐诗(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唐朝诗人命运,小学生也能轻松读懂唐诗智慧精髓!作家榜出品)

    马未都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唐朝诗人命运 小学生也能轻松读懂唐诗智慧精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自诞生以来千年不衰,至今丰富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各种解读唐诗的作品层出不穷,既严谨扎实又轻松有趣的经典读物却十分罕见。 传奇文化学者、作家马未都,自幼痴迷文学,尤喜唐诗宋词,如今他著作等身,但在他的案头床头,始终常备唐诗宋词。 一直以来,他觉得有必要写一部重新详解唐诗宋词的作品,帮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告别死记硬背,真正爱上唐诗宋词。 2020年正月初五,65岁的马未都在他一手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开始闭关写作,他用讲故事的独特方式,融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真实透彻的人生感悟,直播式呈现大唐时代特色和诗人命运。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李商隐等68位诗人跃然纸上,一个个变得真实鲜活、有血有肉、亲切可感,让读者一读就上瘾,不知不觉吃透唐诗原意。 翻开本书,带你轻松读懂唐诗精髓,汲取古人大智慧!

  • 书籍封面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7(套装共7册)

    马未都

    “醉文明”系列是马未都先生历时七年连续推出的收藏文化普及读本。 《醉文明1》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醉文明2》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醉文明3》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醉文明4》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醉文明5》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醉文明6》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讲述了这些历史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马先生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紫檀、黄花梨、红木、楠木等古典家具材质如何挑选?竹木牙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玩杂项到底有何魅力,让收藏者爱不释手?《醉文明7》不但可以以时间线来看木器、瓷器、铜器等各类器物的发展和演变,还可以从物件的器形、神态、工艺来体会各个历史社会的生态和智慧,感受其上所承载的华夏文明。收藏,藏的不仅是“物”,更是藏史、藏文化。面对让人沉醉的中华文化,如对美人,尽得风流。

  • 书籍封面

    马未都讲宋词

    马未都 等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词人命运 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宋词精髓 宋词自诞生以来,历经千年不衰,至今丰富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各种解读宋词的作品层出不穷,既严谨扎实又轻松有趣的经典读物却十分罕见。 传奇文化学者、作家马未都,自幼痴迷文学,尤其唐诗宋词。如今他著作等身,但在他的案头床头,始终常备唐诗宋词。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有必要写一部重新详解唐诗宋词的作品,帮助更多年轻人真正爱上唐诗宋词。 2020年正月初五,65岁的马未都在他一手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开始闭关写作。他用讲故事的独特方式,融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洗涤心灵的人生感悟,直播式展现大宋时代特色和词人命运。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柳永等44位词人跃然纸上,一个个变得真实鲜活,有血有肉,亲切可感,让读者一读就上瘾;180首经典诗词巧妙融合在词人们的人生故事中,读来妙趣横生。 翻开本书,你将轻松读懂宋词精髓,汲取古人智慧!

  • 书籍封面

    背影2

    马未都

    “背影”系列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背影”系列,百人百年,马未都回忆与友人“遇见”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性灵。从文学编辑到收藏大家的过程中,他与各种人物结缘,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也成为他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在历史的河流中,见证时代与人风云际会的珍贵片段。所有的遇见,皆汇聚成人生的星河。文章千古事,这是一本好好学会告别的书,因为记录,更显珍重。传奇的际遇,照亮彼此的人生。 此书为“背影”系列全新第2辑,第1辑出版之后,一年内加印12次,持续热销中,众多读者感动推荐。有读者说:“朱自清的《背影》是父辈的艰辛,马未都的《背影》是逝者留给后辈的财富。”《背2》特别增加外一篇,倾心记录可亲可爱的观复猫“马大贵”,猫生即人生!“在和大贵生活的日子里,它教会我们许多,守则而自律,独立而自尊,友善而忍耐,懂爱而温柔。”

  • 书籍封面

    茶当酒集

    马未都

    《茶当酒集》是收藏名家马未都先生二十年经典随笔,超有诚意的马氏文字!从商周时期的古玉鼎器,到唐宋时期的瓷枕画卷,再到明清时代的瓷器家具,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娓娓道来,既有生动有趣的收藏故事,也有对藏品的欣赏品鉴,同时还介绍了收藏的技巧和方法。在作者笔下,原本深奥晦涩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收藏之乐,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历史一刻不停地向前,留下的是物质,带有文化特性的物质就是文物。它是一个证物,证明中华民族曾有过怎样的辉煌,证明人类进步每一步是怎样的不易,这些信息构成了文明的魅力。这个魅力,对于收藏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真正动力。——马未都

  • 书籍封面

    马未都说收藏(全5册)

    马未都

    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5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增色不少。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支》栏目坚持“《百家讲坛》,论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才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增色不少。

  • 书籍封面

    《都嘟》合集(套装全2册)

    马未都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近百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 书籍封面

    演讲与讲演

    马未都

    ★ 《演讲与讲演》是一本演讲与讲演精华集,根据马未都近20年的公开演讲及文化节目整理而成,由马未都亲自审定,并为每一篇章附上珍藏照片。 ★ 马未都将人生知见倾囊而出,叩问人生的意义,直面生命的衰老与死亡;缅怀故去的亲友,坦然接受人生的缺憾;漫谈历朝的盛世,致敬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练就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 马未都真诚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总结了演讲与讲演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鼓励读者抓住机会,成就自己的高光时刻,可谓演讲艺术的教科书。 ★ 本书特别加入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可一览马未都演讲的艺术。 ★ 四色印刷,排版疏朗,阅读体验感拉满;锁线装订,可完全摊开,方便阅读。 本书是文化学者马未都亲自精选修订的全新作品,囊括马未都近15年来的一系列公开演讲及文化类节目。 “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他有多大成就。”当今社会,演讲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而好的演讲也可以使自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增加个人的自信和勇气。本书中,马未都真诚分享了自己的演讲经历,以及一些演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鼓励读者抓住演讲的机会,成就自己的高光时刻。可谓演讲艺术的教科书。 在本书中,你会如身临其境般感受文化大家马未都的人格魅力。他真诚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如何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走出自己的斜杠人生。他叩问生命存在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人生“八字方针”,鼓励年轻人唱好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其中既有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生死问题的切身体察,更不乏轻松幽默的撸猫故事,说收藏、聊文化、品人情、话生死,戏谑而不失庄重,通达而不藏功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更真实有趣的马未都。

  • 书籍封面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马未都

    史上有文化的猫长什么样?  他们睡的是明晚期黄花梨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风小宝座,  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  平时没事儿就读读《醉文明》,上上杂志封面,  或者在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  这就是观复猫,博物馆六只独特的猫馆长——  他们都有着诗意的名字:花肥肥、黑包包、黄枪枪、蓝条条、麻条条、云朵朵;  他们先后被马未都先生收留,并一步步成长为文化喵;  他们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温婉,有的刚烈,有的高贵,有的傲娇;  他们上过电视、拍过封面,并且以“观复猫”的形象,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之大任  这些观复猫们在博物馆中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奇闻趣事?给观复博物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又从中教会我们什么?《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们》,听马未都细数猫的前世今生、猫的历史、猫的情感,讲述各具特色的猫馆长们带给我们的暖心、欢乐和感动。  观复猫们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偶然的原因,它们来到了观复博物馆做馆长,馆长们之间有亲疏远近,有喜怒哀乐;它们与我们之间是员工之间的默契;它们与客人之间是宾客之间的客套;它们与这个世界之间是生灵的存在与自由;我们过去从未想过,它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与它们有什么相同?  ——马未都

  • 书籍封面

    观复猫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马未都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作为猫界文化担当,观复猫这次来讲讲中国的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重中之重,《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挑选了二十四件节气文物,图文并茂,带给你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图者,既有镜头下的观复猫美照,又有画笔下的观复猫古风;文者,既有观复猫生活小片段的记录,又有专业的文物介绍。所有这些,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在《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观复博物馆花了一年时间精心绘制了24幅结合观复猫与节气内容的图片,全书围绕24幅观复猫与节气主题插画,讲述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和风俗,形式活泼有趣。借观复猫的可爱形象,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同时,巧妙融入与节气相关的文物知识,同时马未都先生还写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的日常故事,读来有趣又温暖,是一本轻松但有质感的社科读物。

  • 书籍封面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

    马未都

    《观复嘟嘟》是一档以马未都为主讲人的现象级文化类脱口秀节目。本书是该节目的精选结集。马未都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大家、杂家身份,搭配“马氏”幽默笔法,将文化、历史、人生感悟、旅行见闻、社会话题等充分融合,做了独特的解读。

  • 书籍封面

    中国古代门窗

    马未都

    《中国古代门窗》中介绍的门窗实例,均散佚民间多年。作者十数年里奔走于穷乡僻闾,将其一一收集起来,并加以修复、拍照、测量尺寸,方成此书,功莫大焉。捧卷拜读,由衷感佩作者对历史遗存的呵护之心。横三竖四堆码的杂货,也不是孤零零地遥立历史的陈迹上的朽木。作者纵横交织地将古代建筑的发展版,对建筑、文物研究者,大有裨益。  中国古代门窗,一向附丽于建筑及园林营造之中。历代写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辟“小木作”诸章,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然而一千年过去了,未有一部关于门窗的专著问世。

  • 书籍封面

    坐具的文明

    马未都

    《坐具的文明》内容简介:我们今天坐在椅子上不过是个偶然。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养育了中华民族,我们的先民在早期文明活动中席地而坐,随遇而安。坐的姿态在中华文明中一直要求甚严,成语中有“正襟危坐”,俗语中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都对坐姿提出了超越舒适的要求,上升为社会礼仪。 人类的起居方式以坐姿为准,两千多年前,人类文明昌盛的两大板块——亚欧大陆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起居方式,即亚洲的席地坐与欧洲的垂足坐。究其成因,应与气候相关。亚洲大陆的气候相对干燥多风,欧洲大陆相对潮湿阴冷,独特的自然环境可能是制约人类坐姿的首要条件。坐卧立行这四个人类的基本形态,前两者为休息,后两者为劳动:在坐卧休息中,坐为有意识,卧为无意识,这就是起居方式为什么以坐姿为标准的原因。 起居习俗是一种基础文化,许多文化由此派生。在亚洲席地坐的国家(民族)中,两千多年来,只有我们中华民族彻底告别了席地而坐的习俗,变成垂足坐,而且这一学习来的习俗已完全彻底地延续千年以上。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泊尔、泰国、孟加拉、缅甸、蒙古、伊朗、伊拉克等都还习惯于回家坐在地上,享受着古老的起居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