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彭玉麟素有“活阎王”之称,民间更是有一种说法: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封建王朝历来有官官相护的陋习,可彭玉麟却总是能反其道而行之,这也足以使得他在晚清的历史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无人敢动的彭玉麟

咸丰年间,彭玉麟就得到了重臣曾国藩的赏识,并在加入湘军后与其一起创办湘军水师。

那会,正值 太平天国 将烈火四处燃烧,对于清朝来说,局势已经非常不明朗。



1854年4月,太平军林部攻占了湘潭,曾国藩火烧眉毛,立即召开会议讨论战守事宜,并推举彭玉麟出来主持。

彭玉麟表明自己支持左宗棠的观点,力主先将湘潭拿下,可后来曾国藩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彭玉麟事先规划的来,导致了暂时失利,好在彭玉麟等人率领水师纵火焚烧太平军的船只才解了围,促使湘军最终取得胜利。

1860年开始,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连战连捷,一直到1865年清军攻克天京宣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此时的彭玉麟被授予了轻车都尉世职,并且赏加太子少保。



一个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的大臣,又是曾国藩等人的知己,这在清朝的地位早已是高得惊人了。

可彭玉麟本人又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他一生功勋显赫,却屡屡辞官不做。

晚清的另一位重臣 张之洞 有点看不惯他,认为他这是自命清高,可每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彭玉麟又表现出坚决作战,要以身报国,这又让张之洞非常感动。



当张之洞听说了彭玉麟和两广总督张树声不和被派到琼州后,他立即给总理衙门致书为彭玉麟鸣不平,从那封书中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张之洞本人对于彭玉麟所表现出的能力更是深信不疑,充满了信心。

1884年,张之洞要去赴任两广总督了,专门给彭玉麟报告了自己的行程,表达出倚重之情。

如此做法也给彭玉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当时彭玉麟是钦差大臣,张之洞来后权势更大,可张之洞却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并主动表示一切事情都要商量着来,这也为他们俩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张之洞的眼中,彭玉麟也实在是“正人君子”,他为官这么多年,被冠以“活阎王”的称号,也确实是杀出来的。

彭玉麟的“杀”也绝非滥杀,倒在他的屠刀下,不少都是称霸一方的纨绔子弟。

过去,有一个名叫 胡开泰 的人官至安庆候补副将,可此人为官不为百姓,却是一个典型的“人渣”。

只要有空,胡开泰就会饮酒作乐,并让自己的妻子在一旁伺候,有一次妻子身体不适拒绝了他,他就将妻子活活折磨致死。

这件事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胡开泰的上司听闻了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如何去处理,碰巧,彭玉麟巡视来到了此地。



他果断选择处理这件事,并将胡开泰叫到军营,一句废话都没说,验明正身后直接斩首。

后来,湖北还有一位挂总兵衔的副将名叫 谭祖纶 ,他劫持了自己好友张清胜的妻子。

张清胜十分生气,四处找人告状,可从州到县官府内全都是谭祖纶的人,这也让张清胜十分无奈。

还好,经过张清胜的不懈努力,这状终于告到了彭玉麟这里。

原本,彭玉麟还是考虑到对方是总兵身份,就按照正规的司法程序准备弹劾谭祖纶。



可令彭玉麟没想到的是,谭祖纶听闻消息后贼胆包天,竟然直接将张清胜给杀掉了,并在威逼利诱之下让张清胜的妻子和岳母翻供,若是按照清朝的法律,这件事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而湖北总督的态度也很暧昧,他也不想让这件事被闹大,还在使劲压。

这可算惹恼了彭玉麟,他趁着总督去主持乡试的时候突然来到武昌,亲自下令逮捕彭玉麟来到军营亲自审讯。

谭祖纶豪横惯了,他也没想过对方会拿他怎么样,彭玉麟见到谭祖纶后,当即就呵斥了他的种种罪行,随后就下令将他绑到岸边就地正法,河两岸围观的群众高达数万人,全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斩恶除奸、统兵打仗这些本就让彭玉麟这个“同治中兴四大名臣”名声大噪,当然,他在江淮百姓眼中做过最大的一件事,还当属杀掉李鸿章的侄子。

合肥是李鸿章的故乡,钦差大臣彭玉麟来检阅水师,碰巧听闻了李鸿章侄子 李秋升 的种种恶行。

这个李秋升仗着自己的身份横行乡里,经常夺取别人的财物和妻女,可当地的为官者没有一个人敢多问一嘴,这就造成了李秋升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彭玉麟在合肥巡视期间,李秋升依旧不收敛,还抢走了一位村民的妻子。

地方官不敢过问,这位村民在悲愤交加之下告到了彭玉麟的门下。



彭玉麟十分震惊,问清楚缘由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明将李秋升给叫过来。

李秋升到了后还是十分不屑,在和村民对峙后还直言道“此事不假”,这当即就惹怒了彭玉麟,彭玉麟立即派人将李秋升给狠狠揍了一顿,李秋升一看彭玉麟是来真的了,也瞬间没了嚣张气焰。

地方官听说了这件事也吓得不轻,担心李公子受委屈后李鸿章会找自己麻烦,纷纷赶到彭玉麟处为李秋升求情。

这种情况自然也在彭玉麟的预料之内,他一边接待这些地方官,另一边又要求将李秋升火速斩首。



安徽巡抚赶到后,刚刚要登船求见,就看到了彭玉麟的人提着李秋升的脑袋来回报情况。

当然,同是清廷为官者,彭玉麟还是要考虑到李鸿章的看法,他也先发制人,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侄子败坏您的名声,怕您受连累,就帮你解决了。”

李鸿章本身也对侄子的事情有所耳闻,现在木已成舟,想要再追究什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好给彭玉麟写了一封致谢信。

打仗不要命的彭玉麟对于得罪谁这种事更是不会放在心上,可其他大臣知道他对清朝的贡献,也都不好拿这件事做文章,也都草草作罢,反倒是彭玉麟杀出了威名,落得个“活阎王”的称号,旁人也更加不敢得罪他了。



中法战争中的老臣

彭玉麟那些故事,张之洞是很清楚的,有了这些作为基础,他们也能一起做一些大事了。

1884年,法国在越南十分猖獗,边疆已经告急,张之洞正式奉命抵达广州。

过去,由于彭玉麟和张树声的矛盾,导致“筹兵筹饷筹防妙手空空”,彭玉麟本人也十分郁闷,这下张之洞来了,彭玉麟也热情高涨,终于能够大展拳脚了。

两人在交换了意见后,都对广州的防务非常重视。

彭玉麟来到广州后,也立刻考察了虎门等前敌要隘,认为虎门就是省城的第一重门户,应该是重点设防区,他的意见也得到了张之洞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张之洞更是看到了彭玉麟身先士卒,有名将的风范。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彭玉麟有一个思想比较超前:善于发挥民众抗敌的作用。

在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民心坚固、官兵不足,应该起用民兵力量。

随后,他决定选择一些开明绅士加强团练,严格制定出赏罚的标准,有功的全部大大奖赏,伤亡的也会得到赏恤。

张、彭在沙角一带还成立了渔团,充分发挥起民团的作用,并下令:一旦敌寇的船只抵达,那么就用守口炮台轰击对方。



在强敌压境的过程中,彭玉麟再三强调不仅要行事稳妥,更要“用间出奇”。

除了省城之外,张之洞和彭玉麟两人还将防务扩散到了广东沿海的琼州、潮州等地,建立起一个军民联防的庞大防御网络,并且采取“围魏救赵”的计谋,打算力战越南、夺回失地。

当时在越南参与抗法的清军也仅仅只有云南和广西两省的军队,兵力也严重不足,对于法军无法构成什么威胁。

在紧要关头,指挥官就得当机立断,可有些事情还是不在张之洞及彭玉麟的把控范围内。

同年7月,法国借口谅山事件出兵台湾,又派出战舰闯入了马尾军港,对方的船只就停靠在福建水师的周围,大战一触即发。



慈禧太后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她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依旧是举棋不定,彭玉麟心急如焚,恨不得现在就能立即拿到许可,还发出了“情形危急”的警告。

短短几句话的电文,也将前线遇到的情况说得十分明白了。

奈何慈禧太后并没有重视这份电文,也没有下命令,导致了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张之洞和彭玉麟商议以后决定启用冯子材,由他率领4支广东军队进入越南作战。

谅山大捷是清军对外交锋首次能被称为“战胜”的作战,一举扭转了战局,甚至间接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由此也能看出,无论是在办理海防还是策划如何抗法这些事情中,彭玉麟都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取得抗法斗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历史上也用三个字评价了彭玉麟:实干家。

也正是中法战争的这段历史,让彭玉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在很早之前,清朝刚刚遭到别国入侵时,他也是那种“天朝上国”的思想,对于西方的坚船利炮采取了轻视态度。

而到了他接触法军后,才真正产生了“师夷长技”的思想,这和洋务派那种“西学为用”的思想有着很多吻合的地方,也代表他完成了思想上的一个飞跃。



马尾海战后,他意识到一个国家掌握一支强大海军的重要性。

在认识到“求强必须求富”后,他也主张大办近代矿业,并敏锐地指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金银铜铁无所不有,清廷应该下发各省疆臣,若是察觉到有矿的地方,得设厂开采,可以官办也可以商办。

也正因如此,他对洋务派也产生了好感,认为李鸿章仿照西法创设武备学堂的建议是深谋远虑的。

尽管如此,洋务派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彭玉麟发现后也会猛烈抨击,他抨击过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政局和李鸿章等人创办的上海机器局“创立多年却没有在战场上使用”。

洋务派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守旧”,这也是彭玉麟无法绕过去的。



对于清朝来说,即使是“守旧中的进步”也是一种思想进步的结果,彭玉麟也是在“守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不断进取的有心人,他本人也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彭玉麟完成海防任务准备离开广州后,张之洞十分不舍,并且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这令彭玉麟大为震惊,也赶忙拒绝了,师生关系没有成型,可他们之间也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彭玉麟走后,张之洞还写下过6封书信,足以证明他们的友谊一直被延续了下去。

后来,彭玉麟的病情日益加重,张之洞还专门送来厚重的礼物和昂贵的药材,彭玉麟曾在3封回信中提到过这些事,并对张之洞表达了感谢之情。



在信中,彭玉麟同样对张之洞在广东取得的政绩表示了祝贺,有一种说法是“张之洞与彭玉麟交恶”,显然也是不存在的。

一个能让张之洞都心甘情愿拜师的人,若是杀了几个纨绔子弟就能被人害死,那更不可能了。

1890年,彭玉麟病逝在衡州,清廷很快追赠了他太子太保衔,将彭玉麟的生平事迹放在国使馆立传,这也更加能够说明,彭玉麟是非常能够受到清廷重视的重臣。



参考

彭玉麟执法如山 习之; 湖南政报

中法战争期间的广东防务 唐上意;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