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5。可以看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西方
发达国家
在没有进行二次分配的时候基尼系数也很高,比如当时意大利是0.53,美国是0.49,德国是0.5,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次分配之后基尼系数是0.3左右。但我们国家的问题是基本上没有二次分配。”甘犁说。
基尼系数
分析结果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大,专门用来统计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差距的
统计指标
基尼系数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水平的统计指标。它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
二、中国基尼系数
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除1999年),并总体趋势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从比较大的视野来讨论中国利益格局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利益格局的四种形态与三个变量;第二,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
现状分析
;第三,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1.利益格局的政治学含义
首先想对利益格局本身做一个界定。所谓利益格局是指在一定社会和
制度环境
下形成的以
经济效益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社会利益
形态,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以及
社会成员
的心理影响极为深刻。为什么说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及社会成员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是友善的社会利益形态,是社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的
稳定器
;如果是恶劣的社会利益形态,也是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的重要根源,所以它对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影响非常深刻。
利益格局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
经济问题
,而是一种以经济问题表现出的
政治问题
。至少有三个理由:一是经济问题常常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很难找到利益格局全部属于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利益格局被扭曲或者是良性的,都和政治因素有关;二是即使政治方面的争斗,最终也都与经济效益相关;三是政治因素在解决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更具有主导意义和决定意义。从这样三个视角我认为研究利益格局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2.影响利益格局的三个变量。
决定利益格局的基本形态,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收入分配制度的
合理性
;二是
公共政策
的公平
正义性
;三是对
公权力
约束的
有效性
。这三个因素是决定一个社会是一个良性的利益格局还是恶性的利益格局形态,这三个变量中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产生深刻的影响。
3.是这三个变量与四种不同的利益格局的内在关系。
这三个变量每一种变量发生变化以后会对整个结构产生影响,三个变量的相互消长可能会造成四种不同的利益格局形态。第一种: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收入
分配制度
本身比较合理,政府的公共政策能体现
公平正义
,公权力的行使能够被有效的控制和约束。这三个变量都在合理因素范围之内,整体上就会呈现出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我大体想找一个和基尼系数对应的关系,当然这个对应不一定准确,完全是我个人的思考,我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的时候就属于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第二种:轻度社会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合理因素,可能引起社会轻度利益格局的扭曲,但是政府政策的公平
公正性
不出大问题,公权力的运行能够在一定控制和约束之内,后两个变量是健康的,第一个变量有变化可能会引起轻度的利益格局扭曲,对应基尼系数我认为大体在0.3—0.4左右。这时候主要认为是改革和调整不合理的制度本身。第三种:中度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但公权力的形势大体能够被
有效控制
和约束,这个时候对应的基尼系数大体在0.4—0.5之间,这时候重点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保障公共政策的
公平性
和公正。第四种:社会利益格局严重被扭曲,三个变量都发生问题,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公权力的形势不能被有效控制和约束,对应的基尼系数在0.5以上,如果到这个阶段,利益格局严重被扭曲的时候就要进行三种要素的全方位的改革。
四、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现状分析
1.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的
趋势分析
。先富目标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落空了,四大差距在改革发展中都被放大,贫富、城乡、行业、地区差距都在被放大。90年代初期,在
初次分配
中,
劳动报酬
占
GDP
的53.4%,到2008年下降到39.4%,在初次分配中把劳动报酬挤压到非常小的空间。二次分配中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
总支出
的比例依然较低,发达国家在四大支出中是56%—70%,而中国这些年不断增加对民生的投入,2009年占比只有28.8%。
基尼系数反应的贫富差距
2.政府公共政策公平正义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企业不处在同一竞争的起跑线上,企业和企业没有一个公平的
竞争环境
;二是社会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现象,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都处在不均等的地位上;三是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非常严重。当一个农村的小孩即使考到
清华
、北大毕业以后都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这个社会就非常有危机。
3.公权力的约束制衡的力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们对公权力很多的约束都没有形成制度框架,实际上中国已经形成三大
既得利益集团
,
灰色权力
、灰色资本、灰色
暴利
泛滥,一夜之间可以获得巨额的灰色暴利变成富翁。这三个变量都出了问题了,基尼系数大概在0.6以上,中国的基尼系数有时候超过0.65,中国的
贫富差距
扩大严重是共识。
五、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面对这样的被严重扭曲的利益格局,校正利益格局要三管齐下,一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
方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
居民消费
占国民消费的比例;在二次分配中,要进一步加大民生的投入,提高
民生支出
占
财政支出
的比重。二是要调整政府公共政策,确保政策的公平公正,改革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下大决心解决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制度上的不公平因素,使之逐步走向公平公正,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遏制“三灰”现象的蔓延,通过反腐败构建一个对公权力有效的制约框架。对党政官员涉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取消所有国有企业实际上的
行政级别
,重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现行领导制度和
管理方式
,所有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实行市场化,废除官商通吃的制度。实行
全民免费医疗
,保障全民健康。
六、
十二五规划
期间缓解或解决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
数据报告
,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
俄罗斯
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基尼系数
超过警戒线
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
国家和地区
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按照
联合国
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15,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
援引新华社和
中国经济网
2010年5月10日的文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中国劳动学会
薪酬
专业委员会会长
苏海南
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中国
城乡居民收入比
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
工资差距
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
一线职工
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
社会平均工资
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李实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
居民收入
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新华网成都2月24日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基尼系数
专家观点
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
税收调节
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
投资收益
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针对中国税收调节存在单一、缺失、弱化的状况,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要完善
税收政策
,逐步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
居民收入
运行全过程,以
个人所得税
为主体,以
财产税
和
社会保障税
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
税收调控
体系,运用综合
调控手段
,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
二是深化消费
税制改革
。充分发挥消费税商品课税再分配功能,对
必需品
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
新阶段
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重大
经济政策
,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
民营经济
得到长足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在解决
社会就业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加大对城镇
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高收入阶层主要为企业家、影视歌星球星、
垄断行业
从业者、政府官员“寻租”灰色收入者、非法
地下经济
暴发户等。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做好个人所得税
税源监控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
三是对
黑色收入
和腐败收入、
灰色收入
、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
当然,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税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和政府其他
宏观经济政策
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
收入分配差距
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
中国经济
社会健康
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