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英文: Gini index 、Gini Coefficient),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居民收入 差距的常用指标之一。其包括收入基尼系数(Income Gini)和财富基尼系数(Wealth Gini)。两者的算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 家庭收入 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 总资产 统计。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 收入分配 越是趋向平等。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但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 居民收入 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最早由 意大利 统计与 社会学家 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用于描绘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开始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并且直到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2年呈下降趋势,并在2013年至今稳定于0.47,仅在2015年降至0.46。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赫希曼根据 洛伦兹曲线 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 实际收入 分配曲线 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并以 A 除以(A+B)的 商表示 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兹系数。如果 A 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 B 为零则系数为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洛伦茨曲线 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 帕累托指数 (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基尼系数有一个直观的数学含义。假设从总人口中随机抽签出两个人,设他们的收入为
。于是二人中较为富有的一人收入为
,较为贫穷的一人收入为
。用 概率论 的语言,M 和 m 是随机抽签的这两个人收入的 次序统计量 。从上述洛伦兹曲线的定义可以推导基尼系数满足
这里 <...> 表示取 数学期望 ,而 1≥ 2≥μ 为总体的人均收入。用上式便于理解基尼系数的含义,它与 变异系数 σ / μ 类似,用来描述恒正分布的 离散程度 ,具有规模 不变性 。例如,把所有人的收入都乘以 2,基尼系数是不变的。而 洛伦兹曲线 的方法则更便于由收入五等分、十等分的实际调查统计数据计算出基尼系数的数值。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 计算公式 山西农业大学 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 n 组。设从第 1 组到第 i 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 w i ,则洛伦兹曲线经过点 (i/n, w i )。规定 w 0 = 0,w n = 1,则一共得到洛伦兹曲线上的 i = 0, 1, 2, ..., n 共 n + 1 个点。于是可以使用 梯形法则 对洛伦兹曲线积分,求出面积 B. 而 A + B = 1/2 为直角 三角形面积 。最后基尼系数 = A / (A + B) = 1 – 2B。增加分组 n 的数量,或采用 辛普森积分法 能使计算结果更精确。
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是根据 中位数
平均数
的占比来估计基尼系数。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假设收入
服从 对数正态分布
,然后根据
求出基尼系数
其中 erf 为 误差函数 。附中位数占比
和基尼系数的 换算表 如下:
中位数占比—基尼系数换算表
0%
20%
40%
50%
60%
70%
80%
90%
95%
100%
Gini
1.000
0.795
0.662
0.595
0.525
0.450
0.363
0.255
0.179
0.000

基尼系数 收入基尼系数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 居民收入 中,用于进行不 平均分配 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基尼系数 财富基尼系数

除了收入基尼系数(Income Gini)之外,还有一种财富基尼系数(Wealth Gini)。其大概算法与收入基尼系数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 家庭收入 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 总资产 统计。而表现在基尼系数上则是财富基尼系数往往要显著比收入基尼系数大,其原理也好理解,财富是收入的累计,所以往往更加极端。
注意,财富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也只能介于0-1之间,但并不意味着任意部分人的财产之和都小于100%,因为存在部分家庭的总资产为负,这一点很明显:欧洲多数国家前80%的就已经占据100%的财富,在美国,后14%的收入为负 ,后36%的收入总和为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等组织规定:
  • 若低于0.2表示指数等级极低(高度平均);
  • 0.2-0.29表示指数等级低(比较平均);
  • 0.3-0.39表示指数等级中(相对合理);
  • 0.4-0.59表示指数等级高(差距较大);
  • 0.6以上表示指数等级极高(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 收入分配差距 的“警戒线”,根据 黄金分割律 ,其 准确值 应为0.382。一般 发达国家 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 世界银行 公布的 美国 基尼系数2019年为0.415。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2014年为0.469,2015年为0.462,2016年为0.465。
基尼系数的 影响因素 包括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 文化传统 、政治 经济制度 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 收入分配制度 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在现实中, 日本 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据 共同社 2013年10月11日报道,日本 厚生劳动省 周五公布的2011年 调查报告 显示,日本国内基尼系数为0.2708,创历史新高。据报道,自1984年以来,日本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此次调查为0.2708,较2008年的数据增加0.0218,创历史新高。厚劳省认为,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及单身者家庭的增加导致差距扩大。据悉,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 综合考察 一国或地区居民内部 收入分配 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接近1就表示 收入分配差距 越大。在 日本 ,基尼系数的调查每三年左右实施一次,此次是第16次。日本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25左右,德国为0.3左右,而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 警戒线 发展中国家 基尼系数一般较高,大致在0.4上下 。日本基尼系数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实行高额 累进税制 “劫富济贫”, 高收入 群体的最高 所得税 税率达到75%,一般 低收入群体 只有15%。美国普通 中产阶级 的税率大致为15%或25%,比较富有的中产阶级可能要支付35%。但由于超级富豪的 投资收入 适用的税率不超过15%,比 工资收入 应缴的税率低不少,因此很多富翁的收入适用的税率远低于一般中产阶级。
薪酬制度 设计上注重薪酬保障作用的日本,薪酬 收入差距 较小;而注重激励作用的美国,薪酬收入差距往往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其结果是 美国经济 与社会具有较强的活力和 创新力 ,但社会的割裂和碎片化明显;而日本社会则较为稳定,即使发生如1998年那样的大危机也未产生重大的 社会问题 ,但社会活力和创新力又显得不足。
中国近年基尼系数
年份
国家统计局(人均可支配收入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净财产)
2000


2001


2002

0.55
2003
0.479

2004
0.473

2005
0.485

2006
0.487

2007
0.484

2008
0.491

2009
0.490

2010
0.481

2011
0.477

2012
0.474
0.73
2013
0.473

2014
0.469

2015
0.462

2016
0.465

表格内 数据来源 :(1)《200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召开<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

基尼系数 系数情况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发布《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 》。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中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今日在京发布的 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的这份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分地区看, 中国东部 地区基尼系数为0.59, 中部地区 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为0.55。调查组认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 市场经济 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但是这份报告引起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教授 岳希明 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教授 李实 在《 华尔街日报 》撰文 称统计 样本过小 、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以及样本结构 不平衡 等问题,所以统计结果偏大。甘犁随后在《 华尔街日报 》上撰文 回应相关问题,指出可用权重调整样本的不平衡等。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 ,认为 甘犁 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指出 西财 的调查结果在部分结构上出现缺失,不能通过权重纠正等问题。同时,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发现不能复制西财的结果,且西财在头尾数据的处理上存在随意性,据此进行进行再质疑。
北京大学 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 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
世界银行 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2016年为0.385,但仍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 退休金 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约有45%的家庭成员退休后没有任何社会 养老保险 和离退休工资。
2013年基尼系数
新华网 成都2月24日电 近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在“2014中国 财富管理 高峰论坛 ”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根据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5。可以看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西方 发达国家 在没有进行二次分配的时候基尼系数也很高,比如当时意大利是0.53,美国是0.49,德国是0.5,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次分配之后基尼系数是0.3左右。但我们国家的问题是基本上没有二次分配。”甘犁说。
中国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但这个数据存在争论,被很多业内学者质疑。学者岳希明和李实在《 华尔街日报 》撰文称甘犁主持的报告称其统计样本过小和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 ,所以 统计值 过大。甘犁随后在2013年1月24日在《 华尔街日报 》撰文回应相应问题 。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 ,认为 甘犁 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进行再质疑。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 所长 杨宜勇 认为,西财的基尼系数更像是银行 金融资产 的基尼系数,而不是收入的基尼系数 。又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发布《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 》。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中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的基尼系数为0.462,连续第7年下降,且为有官方 统计数据 以来的最低值。随着 五大发展理念 指引的中国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顺利实施,判断收入 分配公平 程度的基尼系数有望在未来五年降至国际警戒线以下。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2007年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当时基尼系数已经是超过了0.5。由于部分群体 隐性福利 的存在,中国 实际收入 的差距还要更高。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基尼系数 分析结果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大,专门用来统计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差距的 统计指标 基尼系数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水平的统计指标。它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
二、中国基尼系数
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除1999年),并总体趋势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三、中国 利益格局 情况
从比较大的视野来讨论中国利益格局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利益格局的四种形态与三个变量;第二,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 现状分析 ;第三,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1.利益格局的政治学含义
首先想对利益格局本身做一个界定。所谓利益格局是指在一定社会和 制度环境 下形成的以 经济效益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社会利益 形态,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以及 社会成员 的心理影响极为深刻。为什么说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及社会成员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是友善的社会利益形态,是社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的 稳定器 ;如果是恶劣的社会利益形态,也是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的重要根源,所以它对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影响非常深刻。
利益格局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 经济问题 ,而是一种以经济问题表现出的 政治问题 。至少有三个理由:一是经济问题常常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很难找到利益格局全部属于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利益格局被扭曲或者是良性的,都和政治因素有关;二是即使政治方面的争斗,最终也都与经济效益相关;三是政治因素在解决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更具有主导意义和决定意义。从这样三个视角我认为研究利益格局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2.影响利益格局的三个变量。
决定利益格局的基本形态,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收入分配制度的 合理性 ;二是 公共政策 的公平 正义性 ;三是对 公权力 约束的 有效性 。这三个因素是决定一个社会是一个良性的利益格局还是恶性的利益格局形态,这三个变量中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产生深刻的影响。
3.是这三个变量与四种不同的利益格局的内在关系。
这三个变量每一种变量发生变化以后会对整个结构产生影响,三个变量的相互消长可能会造成四种不同的利益格局形态。第一种: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收入 分配制度 本身比较合理,政府的公共政策能体现 公平正义 ,公权力的行使能够被有效的控制和约束。这三个变量都在合理因素范围之内,整体上就会呈现出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我大体想找一个和基尼系数对应的关系,当然这个对应不一定准确,完全是我个人的思考,我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的时候就属于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第二种:轻度社会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合理因素,可能引起社会轻度利益格局的扭曲,但是政府政策的公平 公正性 不出大问题,公权力的运行能够在一定控制和约束之内,后两个变量是健康的,第一个变量有变化可能会引起轻度的利益格局扭曲,对应基尼系数我认为大体在0.3—0.4左右。这时候主要认为是改革和调整不合理的制度本身。第三种:中度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但公权力的形势大体能够被 有效控制 和约束,这个时候对应的基尼系数大体在0.4—0.5之间,这时候重点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保障公共政策的 公平性 和公正。第四种:社会利益格局严重被扭曲,三个变量都发生问题,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公权力的形势不能被有效控制和约束,对应的基尼系数在0.5以上,如果到这个阶段,利益格局严重被扭曲的时候就要进行三种要素的全方位的改革。
四、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现状分析
1.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的 趋势分析 。先富目标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落空了,四大差距在改革发展中都被放大,贫富、城乡、行业、地区差距都在被放大。90年代初期,在 初次分配 中, 劳动报酬 GDP 的53.4%,到2008年下降到39.4%,在初次分配中把劳动报酬挤压到非常小的空间。二次分配中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 总支出 的比例依然较低,发达国家在四大支出中是56%—70%,而中国这些年不断增加对民生的投入,2009年占比只有28.8%。
基尼系数反应的贫富差距
2.政府公共政策公平正义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企业不处在同一竞争的起跑线上,企业和企业没有一个公平的 竞争环境 ;二是社会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现象,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都处在不均等的地位上;三是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非常严重。当一个农村的小孩即使考到 清华 、北大毕业以后都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这个社会就非常有危机。
3.公权力的约束制衡的力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们对公权力很多的约束都没有形成制度框架,实际上中国已经形成三大 既得利益集团 灰色权力 、灰色资本、灰色 暴利 泛滥,一夜之间可以获得巨额的灰色暴利变成富翁。这三个变量都出了问题了,基尼系数大概在0.6以上,中国的基尼系数有时候超过0.65,中国的 贫富差距 扩大严重是共识。
五、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面对这样的被严重扭曲的利益格局,校正利益格局要三管齐下,一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 方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 居民消费 占国民消费的比例;在二次分配中,要进一步加大民生的投入,提高 民生支出 财政支出 的比重。二是要调整政府公共政策,确保政策的公平公正,改革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下大决心解决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制度上的不公平因素,使之逐步走向公平公正,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遏制“三灰”现象的蔓延,通过反腐败构建一个对公权力有效的制约框架。对党政官员涉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取消所有国有企业实际上的 行政级别 ,重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现行领导制度和 管理方式 ,所有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实行市场化,废除官商通吃的制度。实行 全民免费医疗 ,保障全民健康。
六、 十二五规划 期间缓解或解决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 数据报告 ,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 俄罗斯 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地方是 非洲 纳米比亚 ,亚洲地区的中国大陆和中国 香港 的基尼系数都超过0.4。2001年以后,中国香港甚至达到0.525,2006年更高达0.533,成为发达国家及地区中,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地区;即使把 发展中国家 包括在内,中国香港也在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程度中名列前茅,仅次于 萨尔瓦多 哥伦比亚 洪都拉斯 智利 危地马拉 巴拿马 巴西 津巴布韦 南非 巴拉圭 玻利维亚 海地 中非 共和国、 塞拉利昂 博茨瓦纳 莱索托 、纳米比亚而排名倒数18位。

基尼系数 超过警戒线

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 国家和地区 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按照 联合国 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15,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
援引新华社和 中国经济网 2010年5月10日的文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中国劳动学会 薪酬 专业委员会会长 苏海南 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中国 城乡居民收入比 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 工资差距 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 一线职工 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 社会平均工资 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李实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 居民收入 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新华网成都2月24日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基尼系数 专家观点

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 税收调节 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 投资收益 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针对中国税收调节存在单一、缺失、弱化的状况,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要完善 税收政策 ,逐步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 居民收入 运行全过程,以 个人所得税 为主体,以 财产税 社会保障税 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 税收调控 体系,运用综合 调控手段 ,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
一是加快 个人所得税改革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 税制模式
二是深化消费 税制改革 。充分发挥消费税商品课税再分配功能,对 必需品 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三是可考虑对储蓄存款利息课征的个人所得税采用 累进税率 ,以及开征 物业税 遗产税 等税种。
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 新阶段 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重大 经济政策 ,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
一是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 税收政策 措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 弱质产业 特性,要求政府在取消 农业税 之后,进一步在提高 农业生产专业化 和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 产业集群 、健全现代 农产品市场体系 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具体讲要对 农业生产资料 采取更加优惠的 增值税税率 ,降低 生产资料价格 ,减轻 农民负担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 民营经济 得到长足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在解决 社会就业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加大对城镇 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四是建议开征 社会保障税
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高收入阶层主要为企业家、影视歌星球星、 垄断行业 从业者、政府官员“寻租”灰色收入者、非法 地下经济 暴发户等。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做好个人所得税 税源监控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
二是要积极推行存款 实名制 ,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 金融资产 实名制,限制 非法收入
三是对 黑色收入 和腐败收入、 灰色收入 、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
当然,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税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和政府其他 宏观经济政策 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 收入分配差距 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 中国经济 社会健康 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