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松涨知识
- 知识合集
- 历史沿革
- 哲学
- 文学批评
- 社会批评
- 艺术
- 相关文学
- 相关电影
- 家具设计
- 解构主义
- 后工业
- 影响
- 审美意识
- 抗击理性
- 风格特点
- 现代主义
- 媒介批评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 [1] 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 解构 ,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 形而上学 的在场”、“ 逻各斯中心主义 ”等的批判与解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 理查德·罗蒂 (1931-2007)、法国的 雅克·德里达 (1930--2004)和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 神学家 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