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楚居》是20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战国竹简(又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简称“清华简”) 63篇书中的一篇。其是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国史官所写,详细记载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从楚祖到 楚肃王 之间,历代楚君楚王 郢都 的迁徙路线及楚国国名来源的一部楚国史书。 [1] [2]

《楚居》自20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以来,相关研究也多有歧意,如其中记载 季连 族在熊狂时还没有迁徙到丹水之阳,到 熊狂 的儿子 熊绎 才被封到夷屯等。 [3]

《楚居》一篇在“清华简”中非常长,堪为9篇中较特殊的一篇。该篇内容一旦问世,将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李学勤分析,战国时期《 世本 》一书,记载了从黄帝以来到春秋时诸侯列国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内容,惜已失传。此次“清华简”中《楚居》篇,体裁与《 世本 》“居”篇有类似之处,内容则详细记载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在李学勤教授看来,释读过程中的这一发现,可谓“惊人”——“《楚居》具备无法估量的史料价值,将为楚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且必将引起更多崭新的开拓性学术课题。” 《楚居》是研究楚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献。《楚居》主要记载了从商末到战国初期楚国先公(先王)居地的变迁情况,涉及到了楚国都城的变迁史,对于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2010年清华大学整理出版公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公布清华简《楚居》简文研究成果以来,关于清华简“楚居”研究的文章很多,很多学者也都有自己对于此文的看法。 陈民镇集释 简1:季(连)初降於(騩)山,氐(至)于(穴)竆(穷)。(前)出于乔(骄)山,(宅)凥(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盤庚之子,凥(处)于方山。女曰比(妣)隹,秉(兹—慈 )(率) 简2:相(臧 ),詈(丽 )(迪 )四方。季(连)(闻)亓(其)又(有)(聘),从及之盤(泮),爰生白(伯)、远中(仲)。(毓)(徜)羊(徉),先凥(处)于京宗。穴酓(熊)(遟—迟)(徙)於京宗,爰(得) 简3:妣,逆流哉水,氒(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吊—叔)、丽季。丽不从行,渭(溃)自(胁)出,妣宾于天,(巫)(咸)赅(改 )亓(其)(胁)(以)楚,氐(至) 简4:今曰楚人。至酓(熊)(狂)亦居京宗。至酓(熊)(绎)与屈(紃),思(使)若( )(嗌)卜(徙)於(夷)(屯),为(楩—便)室=(室,室)旣成,无以内(纳)之,乃(窃)人之(犝)以祭(以) 简5:祭。(惧)亓(其)宔(主),夜而内(纳)(尸),氐(至)今曰=(,)(必)夜。至酓(熊)只、酓(熊)、酓(熊)(樊)及酓(熊)(锡)、酓(熊)(渠),(尽)居(夷)(屯)。酓(熊)(渠)(徙)居发渐。至酓(熊)(艾)、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