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月 ,“供应链管理师”正式 作为 新职业 发布, 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新冠肺炎疫情 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部分行业企业遭遇 停产、停供 “断链”危机 供应链 的运转也 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行业企业将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供应链管理作为经营发展重中之重,“供应链管理师”职业 发布可谓恰逢其时

供应链管理是基于市场及客户需求,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端用户协调整合,不断优化形成供应链管理和运营网络,从而达到系统成本最优 的管理方式 能够 降低管理风险,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供应链管理人才供不

未来 市场 竞争 更多体现在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运营和管理水平是行业企业供应链服务水平的一面放大镜, 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显示器”。 2017年国务院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具有全球供应链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2018年 工业和信息化 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八部门 (单位) 联合发文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确定55个试点城市和26 6 家试点企业 试点过程中企业纷 纷反映 供应链 人才短缺 情况 各个 企业都 供应链人才培养提到 重要战略 位置上

供应链管理人才是能够熟练运用供应链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从事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协同,以控制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成本并提高准确性、安全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人员。当前 我国供应链人才需求巨大 ,粗略估计 供应链管理相关人才缺口高达几百万,但是,供应链人才培养却捉襟见肘。目前只有8家本科院校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预计今年新增17所,总计达25所),少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企业内部也急需针 对供应链人才的发展规划和能力水平,提供专业的供应链 职业 培训。顺应供应链产业发展进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是教育培训界亟需应对的挑战。

供应链“疫”勇军 调兵遣将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通报:新冠肺炎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为防止疫情扩散,我国采取封城、隔离、停产、延迟复工等应急措施。 疫情 暴发 一方面带来了 医疗物资、医疗基础设施、生活物资等 需求 的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又对 制造供应链、商业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各个关键环节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挑战。供应链企业面临着一场管理运营水平的大考。疫情当前,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多次组织供应链领域专家召开线上论坛,对 应急供应链运作逻辑、关键节点和瓶颈约束进行深入分析、建言献策。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整个社会都见证了供应链的硬核力量 火神山医院创造了十天建设奇迹, 基建狂 的坚强后盾是生产物资供应、应急物流、医疗设备设施集成等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响应和多方协同 九州通医药集团 关键时刻 接手武汉红十字会物资捐赠和物流管理, 极短时间内 有效解决仓库管理、捐赠对应、物资调度、高效配送等问题,体现了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力度、专业水平和 效率突围。

供应链的本质是供需链。 以防护物资供应为例, 抗击 疫情 过程 中,全球采购、跨界生产、物流黑科技等供应链管理 环节 多管齐下,智能柔性。从采购环节来看, 菜鸟全球供应链一天三次航班将海外采购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运回中国;京东、小米等自营供应链平台闪送自家防护物资 ,解决群众 燃眉之急; 拼多多一周之内从全球采集运回累计近百吨医疗 物资 腾讯从欧洲、非洲、美洲、澳洲 等地 集聚上亿件救援物资 分批抵达 抗疫 一线。从生产环节来看,小小一个口罩,牵动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产业链,面对一“罩”难求困境,中国石化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 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等企业加班加点 ,“ 跨界”生产 口罩 ;水星家纺、红豆股份、波司登集团、海思堡集团连夜改造防护服生产线, 一夜之间,工厂重启、产品重组, 体现 了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