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思维特点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一、设计思维的含义
设计是 科学与艺术统一的产物 ,在思维层面上,设计思维必然包含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这两种思维特点,或者说是这样两种思维方式整合的结果。所谓 科学思维 ,就是逻辑思维,它是一种连锁式、环环相扣、递进式的思维方式;而所谓 艺术思维 ,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一种灵感思维也就是直觉在内。
“李砚祖” 提出的设计思维 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对设计艺术的分析较为全面精辟,说明了设计艺术思维的本质特征。而作为 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设计 ,其思维更是表现出了一种综合思维的性质,设计师往往根据设计对象和任务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即 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不排斥任何思维方式。
“余隋怀” 老师曾说过,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论 ,可以分为 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 两个阶段。 —— 设计思维是一种从“人”出发,把“人”的需求作为中心,再通过理解、观察、综合、创意、原型、测试、迭代等工作流程,把“需求”变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 好的设计思维一定是建立在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 ,又在 人的需求、商业的可持续性、技术的可能性之间 寻找机遇。
二、设计思维的特点
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艺术思维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具有 非连续性、跳跃性的特点 。
三、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工业设计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角度来讲, 设计的内涵是创造,设计思维的内涵是创造性思维。 无论是设计一个标志或增添一个新电器,如果是 与过去不同的新东西 ,就意味着创造。 创造性设计不同于所谓的再生设计 ,因为再生设计是从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引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在已有的设计基础上的改动,故不能称之为原创性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基本特征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 包括即有量变,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多阶段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其创造性也体现在这种综合之中;同时还具有“陌生化”的特点。
五、 创造性思维的条件表现
创造性思维的条件表现在 社会意识和责任 ,即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协同意识。 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为了 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大众,其本质内涵决定了设计师所具备的社会意识和责任。
从威廉莫里斯开始 ,就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自此,设计一直以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服务也成为设计师最基本的社会意识。
更多艺术设计/设计类理论知识,请关注【桃星知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