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显示,这套书的译者只有俩人。但是,收到书后才看到,封面上明明标着七个姓名,后面还有“等”。这套书明明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个七卷本,多人翻译,每人负责一部分。但从亚马逊的网页上,根本看不出来。抗议!抗议!!抗议!!![...]
10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2.0 颗星,最多 5 颗星 他的文笔清新优美,他的叙述饱含深情;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是在写作,而是在回忆;他的作品规模宏大,他是法国文学中永不消逝的一道光芒。
他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与他的名作《追忆似水年华》一道,抒发他对故人、往事的无尽怀念和惆怅。
《追忆似水年华》,直译又叫做《寻求失去的时间》,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称得上是一部巨著,却在结构上较《人间喜剧》更为精巧,内容上较之更为“个人”化,因为这是普鲁斯特的回忆:他的所见、所感、所闻以及他所居住的地方贡布雷。
在中译本的开头,有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兼评论家安德烈·莫罗亚为之作的序,初读时几不知其所以然,如坠云雾之中,但在慢慢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你读完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的第一卷《贡布雷》之后,再读安德烈先生的序,你会发觉自己开始逐渐体会到他所想要表达、要描述的东西,并为其吸引、为其动容。我并不想用“了解本书的涵义”这个说法,因为,即便你并不太能领会其意蕴,书中的描写与叙述一样会让你着迷:那美妙、恬淡的自然风光,那如涓涓流水般的日常琐事,都有着一种使你产生共鸣的力量。
不得不承认,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对我来说还是很新奇的一种事物,毕竟很少接触采用这种写作方式的作品,或者说,不敢接触它们。所谓意识流,简单地说,就是由主人公的意识来牵动小说的发展,没有传统小说中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也即是你无法说明它的主线情节。究其原因,缘于我大一时曾读过《哈佛蓝星双语笔记》这套丛书中的一两本儿,其中一本便是对乔伊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的解读与赏析,结果我彻底地晕了,彻底地对这类书产生恐惧,自此之后,不敢染指。所以,尽管后来原图书馆有了《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应该还是在正门入口书架的那个固定位置),却再也没能有勇气一读,当然,时间关系也是一小部分原因。
这一次能够有幸拜读,得归因于自身对“回忆”这一主题的好奇,还有“卓越亚马逊”的“慷慨”。
下面简单说几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然则我作为一个初览其文的过客,是不可能完全领会其中奥妙的,还有待多加品味。
第一卷以“我”似醒非醒的思绪起始(同时也是全书的起始),以清醒地回到现实作结。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描写人物:父亲母亲、独特风趣的外祖母、莱奥妮姨妈、外叔祖父、斯万先生、他家的女仆弗朗索瓦斯……,有描写风景:贡布雷、斯万先生的庄园当松维尔、教堂、黄昏时的两座钟楼、邻近的盖尔芒特……,有叙述事件:为了让母亲和“我”道晚安引发的事件、斯万先生的来访、外祖父与一位女演员(是以后的重要人物)的关系、“我”对作家贝戈特的喜爱、“我”遇见斯万先生的女儿希尔贝特……,所有这一切的穿插与过渡十分自然流畅,或因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我”的某种行为使“我”回忆起另一事件。总之,我们不会觉得内容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而是一个紧密有序的整体。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写母亲的那一段:贡布雷的黄昏总是令“我”愁肠百结,今天尤甚,因为斯万先生来了,妈妈没有亲吻“我”(道晚安)就让我去睡觉。“我”因此而想办法,希望让妈妈上屋和“我”道晚安,结果失败了,最后是跑到父母卧室门前等待母亲,被随后回屋的父亲看见了,原本以为会大难临头,不料一贯严厉的父亲却让妈妈陪着“我”,也因此,母亲给“我”朗读《弃儿弗朗沙》(乔治·桑作品),陪着“我”睡觉,在这难得的一晚上“我”感受到母亲难得流露的温情。
作者对此次经历十分深刻:“就这样,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每当我半夜梦中回忆及贡布雷的时候,就只看到这么一块光明,孤零零地显现在茫茫黑暗之中,像腾空而起的焰火,像照亮建筑物一角的电光,其余部分都沉没在黑夜里。”(P34)
“永远消亡了?可能吧。”
然后“我”又因一年冬天那泡在茶里的一小块“玛德莱娜”(一种小点心)使贡布雷的一切全都显出形迹,逼真而实在,“我”再次回忆起“我”的童年。
小时候去见“我”那体力甚微、病病恹恹、不肯离床的莱奥妮姨妈,那时候她偶尔会将一小块“玛德莱娜”泡在椴子茶里,待点心泡软之后,就送“我”尝一口。
就因这杯茶的味道,使“我”想到在贡布雷度过的时光,想到当年凄凉的不眠之夜,想到昔日的种种情景。这是全书中的关键,谁都会有些尘封的记忆,因某个极偶然的楔子而解除封印,作者的楔子便是这杯茶和那一小块“玛德莱娜”,只是,恐怕谁也没能有如作者那般深的记忆刻痕。
由莱奥妮姨妈便引出了她家中的女仆弗朗索瓦丝(姨妈去世之后便成为“我”家的女仆),其中一段虽可说是对弗朗索瓦丝行为的评论,却又和人性暗暗相合:“我逐渐认识到弗朗索瓦丝温柔、虔诚和讲究德操的外表下掩盖着多少出类似厨房外那间干粗活的小屋中发生的悲剧(指杀鸡),正如历史发现那些在教堂的彩画玻璃上被描绘成合十跪拜的历代男女君王,生前无不以血腥镇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一样。”“她除了自己的亲属外,对于别人的不幸,唯其遭难者离她越远才越能引起她的怜悯。”(P91)
此外还有“我”在当松维尔庄园遍布的山楂花中首次遇见希尔贝特的情景和“我”由此萌发的心理活动;凡德伊小姐对亡父凡德伊先生的大逆不道以及如施虐狂般的对亡者的不敬,可怜生前凡德伊先生为这个女儿受尽苦楚等等情节。
人的心理真的就无解么?我之不智便在于我没有抑或只能以一个问句结束,而智者却终有所悟。
首卷让我这个读者开始熟悉贡布雷这个地方了。

“斯万之恋”和“地名:那个姓氏”是《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的第二、三卷。
记得第一卷中“我”在外叔祖父家中见过一面的穿粉红裙子的那位女子么?第二卷讲的就是她与斯万的恋情纠葛以及斯万在维尔迪兰小圈子的经历。
奥黛特·德·克雷西开始接近斯万,并邀请他参加维尔迪兰沙龙,老实说,这是个令人恶心的沙龙,作者对其是带着点讽刺的,例如描述沙龙主人维尔迪兰夫人的句子:“她像一只吃了在热酒中泡过的食料的鸟,栖息在她那张高椅子上,为这充满着友情的气氛而抽噎”。
奥黛特在一开始千方百计地吸引斯万,要使其迷恋上自己,后来斯万果然爱上了奥黛特,可两人的位置和行为却开始反过来了。
她和毛姆《人生的枷锁》中的米尔德丽德简直是一模一样,同米尔德丽德欺骗菲利普一样,她也欺骗了斯万,她原本便是许多人的情妇,尤其是在碰上福什维尔后,更是如米尔德丽德遇到格里菲思之后的发展一样,斯万成为了奥黛特的钱袋子。
同时,斯万的行为也和菲利普一样,妒忌、愤怒、怀疑、痛苦,想尽办法要将奥黛特拉回来,最后终觉是一场空,不是说他失败了,而是他认为之前的所有行为都是错的。
一开始读《人生的枷锁》的时候就有这种感受,让作为读者的我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暗自道:“要不要这么纠结!”自打那时便对此种情节十分怀疑,私以为毛姆在猎奇,只是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但在这本自传性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同样也是自传性质,但很明显它比《追忆》更偏向于小说)中又见到了几乎相同的叙述与心理描写,让我不由得开始相信当真是存在这种疯狂与混乱的了!
不过我有必要纠正一下,从时间上来看,这本书出现在先,因为毛姆在其《读书随笔》中还提到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表示是其最喜爱的一本书,因此,毛姆受其影响而写出类似的情节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后又发觉,除了感情上的纠葛之外,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类似的心理感受,这个毛病叫做“强迫症”。和斯万一样,焦躁不安,心神不宁,一直对自己说暂时别管这事,干点别的,从内心里却又无法真正放心得下,一时进退维谷,万分煎熬,非要将之解决才行。
我对第二卷卷末斯万那长达两页多的思维活动委实没能理解多少,不过最后一句是看明白了:他咆哮,他浪费了时间!
可到了第三卷“地名:那个姓氏”里,奥黛特却神奇地成为斯万夫人了,很是不解,斯万既然已经很清楚两人不同路,他也并不喜欢奥黛特之后,为何还要与她结婚呢?
另外,作者(也即文中的“我”)又为什么要用整整一卷(200多页)的篇幅来写斯万的爱情及其参加那个小团体的事情?又为什么能对斯万的事情如此了如指掌?对此,我只能认为,虽说是自传性质,但毕竟是小说,部分应该是作者的推断与想象,可哪些是真实,哪些又是虚幻,分不清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早已弄不清楚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所在。写斯万的故事还在于这部书并不是止于以某某人为主人公这种套路,而是一种社会式、全景式的写作手法,因而,在这一卷里,斯万和奥黛特成为了主角。
图片
第三卷很短,只有三十来页的篇幅,讲述的是小时候的“我”和希尔贝特的故事。作品中的希尔贝特是个红头发的小姑娘,不过,因为受日本动漫的影响太深,每次一看到这个名字,我便会想起动画《信蜂》中那位银发的萝莉,先自便有了几分好感,凑巧的是,也正好与作者的叙述情绪相符。
希尔贝特正是斯万与奥黛特的女儿。“我”爱上了希尔贝特,天天都盼着和她见面,将与她相关的一切都看作是神圣、尊贵的,满心希望希尔贝特和“我”有着相同的心情,然而,希尔贝特随后便离开了这个地方,也从未对“我”有过任何的表示,一切都是“我”单方面的想象罢了。儿时的这种情感想必大家都曾有所体会吧。
第一部Fin.
28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