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1911年8月9日—1982年7月7日),原名赵默,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上海徐汇公学肄业。
1935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昏狂》。1937年,主演爱情电影《夜半歌声》
。1942年,在话剧《屈原》中饰演屈原
。1947年,自编自导抗战电影《松花江上》
。1948年,担任剧情电影《
小白龙
》的制作人。1950年,主演话剧《保尔·柯察金》
。1954年,参演话剧《万尼亚舅舅》
。1959年,自编自导自演革命电影《
风暴
》
。1978年,执导话剧《于无声处》
。
1982年7月7日,金山因突患脑溢血而逝世,享年71岁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金山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1918年,金山进入私塾读书,课余对文明戏、苏州戏曲发生兴趣,并模拟表演。1921年,进入上海徐汇公学。1927年,因得罪神父而被校方开除。后来,在西园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教导团当兵。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主办了日报《远东时报》
;同年,与
章泯
等组织东方剧社
。后来,加入左翼戏曲家联盟
。1935年,与
赵丹
等创建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同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昏狂》
。
1936年,与
王莹
成立四十年代剧社
;同年,与
王人美
共同主演由
史东山
执导的爱情电影《长恨歌》,在片中饰演玩弄女性的坏蛋
;此外,还主演了根据
果戈理
作品《
钦差大臣
》改编的剧情电影《
狂欢之夜
》
。1937年,与
胡萍
合作主演爱情电影《
夜半歌声
》,在片中饰演旧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者宋丹萍
;同年,与
顾兰君
合作主演古装电影《
貂蝉
》。
1942年,主演话剧《屈原》
。1947年,自编自导抗战电影《松花江上》,该片由
张瑞芳
、
浦克
共同主演
。1948年,担任剧情电影《
小白龙
》的制作人,该片由
朱文顺
执导;同年,担任战争电影《
哈尔滨之夜
》的制作人。1950年,主演话剧《保尔·柯察金》
。1954年,参演话剧《万尼亚舅舅》
。
1956年,执导根据舒慧同名戏剧改编的剧情电影《
黄花岭
》。1958年,执导改编自田汉同名话剧的科幻电影《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该片由
邓止怡
、姜祖麟、吴雪联合主演
。1959年,自编自导自演革命电影《
风暴
》,在片中饰演风云变幻时代中的工人领袖施洋
。
1978年,执导话剧《于无声处》
;同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金山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婚姻
1942年,在重庆排演话剧《屈原》时,结识了
张瑞芳
,两人在剧中分别扮演屈原和婵娟,相恋并结为夫妻。两人在一块儿演戏,能互相交流和欣赏,但作为丈夫,金山却在生活中表现得不负责任,性格独立要强的张瑞芳还是选择结束这段婚姻。
1950年,在参演话剧《保尔·柯察金》时与
孙维世
相恋;10月14日,金山与孙维世在北京青年宫举行结婚典礼
。
逝世
1982年7月7日,金山因突患脑溢血而逝世,享年71岁
金山有着独特的艺术构思。在电影《风暴》中,他以精湛的演技,真实地塑造了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把人物真挚、朴素、博识、机敏而有时不免带有激动、急躁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网易评)
。
着意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这是金山表演艺术最根本的特点。他牢牢抓住塑造典型人物的原则,不断创新,努力探求与众不同的惊人之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他创造的人物形象,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绝无雷同之感,也非金山本人,而是特定的“这一个”。这些闪光的艺术形象,风姿绰约,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在表演中非常注意挖掘和体现角色的核心。在创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金山十分重视体验和体现的有机结合,并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刻的体验、巨大的激情和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美的形式的统一。他能够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使人物的激情由积累、控制到爆发,具有极大感染力
[13-14]
(《人民戏剧》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