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版电影《小森林》?
31 个回答
韩版《小森林》?你说的就是那部 满屏素食 的电影?就是那部又名《 包菜的100种吃法 》的电影?就是那部 没有一片肉 的美食片?
故事也是女主悄悄回到家乡,不想打扰别人。家里没存粮的慧媛第一顿饭就是 从雪地里扒出来一颗白菜,做了锅白菜汤 。
第二天又用家里的剩面粉做了 白菜面片汤 和 煎白菜叶 。
我从来没想过煎白菜叶子会成为一道菜!
这样简陋到不行的两顿,女主吃的竟然还非常满足,饱妹只能安慰自己她一定是太饿了才会这样味蕾失灵。
好歹等到女主开始种地,我天真的以为马上就可以放肆拥抱美食了。然而接下来,我看到的是什么!
没有奶油的五彩糕、鲜花意面、卷心菜大阪烧、卷心菜三明治、菜叶饭团、鲜花天妇罗、黄瓜酸奶面条,烤洋葱土豆。
连生吃卷心菜都能津津有味,惠媛你难道是吃素吃花的仙女吗? 我真是第一次看美食片心如止水,甚至想减肥。
终于有次和闺蜜打赌,惠媛拍着胸脯说要给闺蜜做顶级料理,然后下一秒画面出现的是什么?竟然还是 卷!心!菜!
是的, 顶级料理就是卷心菜胡萝卜作配菜的辣炒年糕 ,还是惠媛指导闺蜜自己做的。
看到这,我真的怀疑这部电影为什么不叫 《包菜的一百种吃法》 或者 《吃花的那个女孩》 。
要知道,日版《小森林》是有肉的!
亲自疱丁解鸭的市子,把 鸭胸煎成狐狸色 ,用炭火烤一只 油滋滋的鸭腿 ,制作一份 辣炒鸭内脏 的小菜,就连鸭脾都切成薄片做成了 刺身 ,为自己做了一顿“满汉全鸭”。
吃饭表情也终于从高冷森女变成了开心脸真好吃 ,看到这饱妹也露出看见同类的微笑。是的, 这就是肉的力量 !
日本《小森林》VS韩国《小森林》
作为日版《小森林》的翻拍版,两部小森林很难不被拿来比较。
在很多人眼里,日本的《小森林》就像是一首关于食物的散文诗。
在日版的叙述里,所有感情的处理都很含蓄。
母亲离开只有淡淡的一句话:五年前妈妈不辞而别。不甘心留在乡下,就是固执的不给怕雨的西红柿建温室,因为建了就要留在乡下了。
同样是怀着避世的心情回到家乡,女主 市子的乡下生活单纯。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市子 一个人干农活,一个人做饭,用食物感知四季的变化。
在日本《小森林》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平常各自生活,只有食物才能将人物连接起来。
所有 情节的呈现都依托食物,而不是人物对话 ,不露声色的通过食物打动人心,更符合一部美食片的故事线。
相比日版,韩国《小森林》更像部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剧情片。
它交代了母亲为什么离家出走,母亲对慧媛的期许。通过乡间的踏实生活,慧媛也一点点触摸到母亲离开的本意。
除了母女情的主线,在韩版里,慧媛很少独自出现,有亲人有朋友,去姑母家吃饭,跟载夏抓田螺,跟闺蜜吃西瓜。
甚至,连主角之外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载夏是如何成为农夫界金句王;闺蜜如何从胆小的银行职员到勇敢抗争猥琐上司;就连邮递员都有一个要把所有信件都送到的收件人手里的坚持。
韩国《小森林》用大把人物对白堆砌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人是主角,食物反而成为了配角。
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样抱着对好吃又好看的日版《小森林》的期待,去看的韩版结果发现“被骗“?
———————好吃到变胖———————
还想看更多美食片?
那来公众号找我们啊~
回复“肉食”可得私藏美食片资源
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
终于!在最近的一堆新电影资源里,夏BB等到了好奇已久的韩版 《小森林》 。
它翻拍自桥本爱主演的日本同名电影,而日版又改编自漫画 《小森食光》 。
日版《小森林》按照季节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两部,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上映。
双双豆瓣8.9▼
夏BB认识的影迷朋友里,几乎没有没看过或者看了不喜欢它的。尤其是爱吃的那种,甚至还会定期拿出来回顾(自己cue自己)。
也带你们简单粗暴地回忆一下▼
这部电影的剧情几乎为零,简单概括就是不适应都市生活的女主市子回到家乡小森,一年四季用不同的食材变着花样做饭吃。
完全是一部靠“美食+美景+美人”撑起来的作品,却拥有强大的治愈能力。
这位 @榜上有名猫 的总结堪称全面:抗抑郁特效治愈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典型的日式小清新经过韩国翻拍会怎样呢?抱着期待与担心并存的心态看完后,我冷静了下来。
有点遗憾的是,韩版《小森林》没能还原日版的精髓。
但同时,它又不失为一部 让人舒服的电影 ,而且 在剧情方面有它自己打动人的地方 。
豆瓣7.2这个分数,还是蛮合理的▼
先说它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 食物不够吸引人 。
感受一下,看看馋不馋▼
馋倒未必,饿是一定,毕竟大晚上了哈哈哈哈哈(我真不是故意的)。
这些基本上是韩版里所有的食物了,但可能还抵不上日版一个季度。
而关于这一点,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因为在“饮食文化”这方面,韩国本来就是短板,要不然怎么韩剧主角们都可着拉面泡菜炒年糕吃呢?
人家翻拍的时候也很自觉,直接把影片两部变一部,时长上足足减了一半还多。
所以,在这里远远体会不到日版那种“用最普通的食材,做最惊艳的料理”的满足感。它也没有采用女主独白配合镜头的方式,将料理步骤一一还原。
当初吃货观众们对着日版疯狂扒菜谱的盛况,也是不会重现的。
好在我有先见之明,很早就降低了对韩版中食物的期待值。
而我的期待也确实在另一个地方,那就是 演员 。
看过日版的观众都知道,电影中桥本爱吃东西的特写镜头有多让人难忘,所以我一直觉得要找到同样 素颜能打、吃相好看 的女演员不容易。
直到看到女主由 金泰梨 出演,我算是有点放心了。
这位小姐姐作为28岁的高龄新人,长了一张童颜。笑起来阳光可人,眼睛里满是灵气。
之前演过《小姐》的女仆和《1987:查无此片》的女大学生,演技清新自然。经过《小森林》之后,吃戏也算盖章认证了。
而男主是大家很熟悉的演员,即狗焕 柳俊烈 。
他在片中饰演女主的发小载夏,俨然一个农夫家的傻儿子。
另一个发小的饰演者,是前不久通过《迷雾》中新人主播一角给观众留下印象的 秦基周 。
不在职场倒很邻家▼
还有女主妈妈的扮演者 文素丽 ,是演技浑然天成、角色多变的实力派女演员。
看过电影之后确实能够体会得到,演员的魅力弥补了不少食物的不足。
值得表扬的是,海报里笑容璀璨的三个人,没有上演一场乡村三角恋。
而是怀揣着各自的烦恼,陪伴女主回到家乡后的务农生活。
时常喝酒聊天▼
偶尔下水摸鱼▼
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展现母女亲情的叙事部分。在保持原版的大框架下的合情合理的改编,亲切自然有共鸣。
电影刚开始女主回到家乡时,是有点灰溜溜和无奈的。
因为她原本在首尔和男友一起准备考试,但是对方考上自己却落榜了。
心里有了落差后祝福的话说不出口,求安慰又很扫兴,所以顺理成章地“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了......
还有一个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又很重要的原因:吃不好。
离开家的人对这点应该深有体会,平时叫的外卖百分之多少是真正好吃的?有几所学校的食堂是令人满意的?
但是啊,大部分人回家的时候都有现成的热汤热饭等着,女主却没有。
小时候,她跟随爸妈回到爸爸的家乡陪他养病,爸爸去世之后,她和妈妈继续留了下来。
在距离她高考没几天的关键时刻,妈妈突然留下一封信离开了。
当时的女主自然是不能理解的,因为她们本就是一对关系很好的母女啊。
在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妈妈一直为她做各种各样的美食。
乡村生活的平淡无趣、失去亲人的伤痛,都借此得到治愈。
但是从那以后,她们谁也没有联系谁,一个铁了心的撒手不管,一个卯足了劲要活得好。
从首尔“落荒而逃”的女主,用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手艺,每一顿饭都把自己喂得饱饱的。
在这个过程中,默默地在心里与妈妈达成和解。
做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起妈妈和她做的菜的味道,一边想逃避一边做比较。
想起妈妈做过的米酒,彼时,妈妈喝米酒,她喝甜米露。
如今,从这个曾经让她咂嘴皱眉头的米酒里,她也喝出了妈妈所说的“大人的味道”。
想起法式焦糖布丁,彼时她被妈妈惹生气,妈妈做了这道甜点哄她开心。
如今,她如法炮制,拿去哄被自己惹毛的闺蜜。
又是炎热的夏天,想起和妈妈一起乘凉啃西红柿的日子。
彼时,她不懂为何妈妈不放下一些自尊心与外婆联系。和她一样,妈妈的答案也是只想让外婆看自己过得有多好。
如今,她却从当时的对话中品出了想念的味道。
电影就这样在食物与回忆间交织进行,它以不急不缓的节奏讲了一个相对日版更为完整的故事。
有亲情和友情,还关于选择、离开和接受......
如果说日版是通过食物和带有疏离感的原始生活治愈了观众,那韩版则是将女主带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自我治愈展示给了观众。
而夏BB认为,不管是哪一种都值得一看,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看,这里有位傻儿子在等你们来看他呢。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版详见: 这片里的烟火气,让我想摘了口罩使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