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歐語系 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泛的語系。印歐語大家族中,既有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衆人皆知的現代語言,又有古希臘語、拉丁語等對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影響至深的古典語言,還有 吐火羅語 這樣雖不廣爲人知,卻對揭示古代社會、歷史有重大意義的語言。

系統的歷史語言學、比較語言學方法,最早在對印歐語的研究中形成。印歐語也是如今研究最爲透徹的重要語系。本教科書旨在:

  • 教授印歐語系的歷史語言學知識
  • 通過印歐語系教授一般歷史語言學

本教科書遵循維基教科書指針,教授符合當代學界共識的知識。若您想瞭解印歐語言學學術研究新動態、探索印欧语言学对汉藏语言学的启发、研究如何将印欧语言学知识整合至维基百科等其他维基项目,請至 維基學院項目

第一編 歷史語言學總論

[ 编辑 ]

第一章 比較法

[ 编辑 ]

第二章 構擬法

[ 编辑 ]

第二編 印歐語總論

[ 编辑 ]

第一章 原始印歐語構擬

[ 编辑 ]
2.1.1 發音
[ 编辑 ]

下面給出公認的晚期原始印歐語音素:

元音
[ 编辑 ]

表層元音庫有五組,分長短:

*i *e *a *o *u

*ī *ē *ā *ō *ū

此外,零音素 *∅ 有時做音節化的分析,標記作 *ǝ。

雙元音則有:

*ei̯ *ai̯ *oi̯

*eu̯ *au̯ *ou̯

注意,雙元音都是前核複元音 [ 1 ] ,如漢語普通話的 ei、ai 一樣。

輔音
[ 编辑 ]

表層輔音庫有: 晚期原始印歐語表層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