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饭前要洗手,预防细菌、病毒;
2、请主人先开动取食,不抢在主人面前吃饭;
3、加菜时每次少加一些,离自己比较远的菜少吃一点;
4、吃饭时声响小一些,喝汤时也尽量不发出“咕隆”的声音,可以用汤勺小口小口地喝。汤太热的话,放凉了再喝,最好不要边吹边喝;
5、吃米饭时,一手托着碗,另一只手扶着碗;
6、不用筷子敲碗,不挑拣菜肴;
7、别人给自己加饭添菜,要及时说“谢谢”,若是不需要,要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8、咀嚼生脆食物时,发出清晰的声音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
9、用餐速度尽量保持和主人一致,不宜过快或者过慢;
10、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特别是嘴巴里塞满了食物开口。既吐字不清,也很容易呛到,还会影响周围的人的胃口;
11、已经咀嚼过的食物最好不要吐出来,实在要吐出来,请用纸巾包好食物悄悄吐出,或者起身去洗手间。最好不要让同桌的人看到吐出来的食物;
12、骨头鱼刺等要吐出来,应用筷子夹住放在骨碟上,不要直接吐到桌面上;
13、吃多少夹多少,不可以浪费食物;
14、进餐时若要打喷嚏,一定要侧过身子,防止溅到别人的身上;
15、不要在吃饭时剔牙,或者把食物从嘴里吐出来;
16、即使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尝一尝,不能当场抱怨难吃;吃饭时动作小一点,防止碰到别人或者打翻东西;
17、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18、若是在家就餐,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家长教育小策略
1.以身作则
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家长需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餐桌上做到上述要求,既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模仿榜样,又能使家长的教育更有说服力。
2.经常操练
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让孩子在公共场合熟悉餐桌礼仪。
3.冷静对待
刚开始面对诸多的礼仪要求,孩子可能会不理解、不耐烦,甚至和家长对着干。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先发脾气,把孩子骂一顿,最后在孩子的委屈和眼泪中不了了之,而孩子仍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把孩子单独叫到一边,让他先独自冷静,待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
4.解释缘由
在任何时候,要尽量向孩子解释遵守礼仪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5.形象生动
依托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摆出美味的食物后,让孩子扮演动画片中有礼貌的人物,教会举止要与所扮演的身份相符合。
餐桌礼仪的细节积累,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更有教养的人,在人前也会更加自信。让孩子们学起来吧,争当一名有教养的小红花。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素材 版权均归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