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能否详细介绍前苏联时期的各级行政区划?

关注者
8
被浏览
8,03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先放一张1980年的苏联行政区划图,根据当年出版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行政区划》绘制。此时的苏联行政区划相对最为典型,本答案仅讨论这个时间点上的苏联行政区划。

苏联1977年宪法中规定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四级:加盟国—州—区—基层,除了加盟国一级外,读者们可以将另外三级大致理解为我国的省—县—乡三级。但是,实际上的苏联行政区划就和我国一样,还要复杂得多。从维基拿了张图,展示苏联的行政区划架构:


加盟共和国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ССР)

苏联法理上的一级行政区划是15个加盟共和国,但15个加盟共和国的区划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SFSR),下辖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但俄罗斯SFSR作为苏联的主体,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它并不像其他加盟共和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党组织,下辖各行政区也是直接受苏联中央领导,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俄罗斯SFSR就好像是对岸「冻省」后的「台湾省」,是一个虚级化的区划,虽然仍有政府机构设立(俄罗斯SFSR部长会议),但也只有名义上的权力,并不算是一级实际的行政区划。
  • 大型加盟共和国,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7个。它们的面积和人口远远超过一州之地,因此它们的下级行政区划是省一级的州,同样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它们就好像是沙俄时代的「总督区」,统辖一个地区内的若干州。
  • 小型加盟共和国,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爱沙尼亚7个。它们的体量也就是一个州(沙俄时期它们中的不少确实也就是一个省,沙俄的省就相当于苏联的州),因此它们的下级行政区划大都直接就是县一级的区。

州级行政区划:州 Область、边疆区 Край、自治共和国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АССР)

俄罗斯SFSR,以及其他7个大型加盟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州、边疆区和自治共和国,我们可以将这些区划视为苏联的省一级行政区划。

州是苏联从沙俄时期继承下来的行政区划,与沙俄的省相当,是多数加盟共和国的下级行政区划,1980年全苏共有121个。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民族语言可能会将州叫做不同的名字(例如塔吉克的州叫做Хатлон),但在俄语中都是统一的 Область。

边疆区则是俄罗斯SFSR特有的一类行政区划,1980年共有6个。边疆区同样是继承自沙俄时期的行政区划,但沙俄时期的「边疆区」一词实际上是作为统省政区的总督区的别称,而经过苏联的多轮行政区划调整后,边疆区与州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唯一的区别在于边疆区可以管辖后文所述的自治州,而州不能。多数边疆区如字面所述,在俄罗斯领土的边疆地区,但位于内地的也有。

自治共和国是一类比加盟共和国稍低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域,设立在一些与其他加盟共和国没有共同边界,或是统战价值不高(误)的民族聚居地区,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都有设立,1980年全苏共有20个。自治共和国可以升格为加盟共和国:中亚五国都是由自治共和国升格而来,摩尔达维亚也是先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成立了自治共和国(这也是德左问题的来源),1940年从罗马尼亚索取并合并了比拉萨比亚后才升格为加盟共和国。苏芬战争时苏联还循例升格了卡累利阿,只待战胜芬兰后将其并入,但被芬兰橄榄力,悲。

副州级行政区划:自治州 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自治区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在州以下,还有两类介于州区之间的行政区划:自治州和自治区。它们是比自治共和国更低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域,设立给人口和发展程度不足以独立设置共和国的民族。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和官方语言等,而自治区和自治州没有。

1980年全苏共有8个自治州。自治州听名字是州一级的区划,但是俄罗斯境内的5个自治州全部隶属与州同级的边疆区,其他3个中,纳卡和南奥塞梯也分别隶属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这两个一州体量的小型加盟共和国,都只能视为州以下的副省级区划。唯一一个与州同级的自治州是塔吉克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即帕米尔高原一带)。

自治区,或称自治管区、自治专区,1977年前被称为民族区(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округ),1980年共有10个,全部位于俄罗斯SFSR的西伯利亚地区,隶属于州或边疆区。它与自治州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区级行政区划:区 Район、州辖市 Город областного подчинения

大部分州、边疆区和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区、以及7个较小的加盟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则分为区和州辖市,它们可以看作是苏联的县级行政区划。

「Район」有的地方直接翻译成「县」,读者们这么理解也没有问题,但个人认为仅从用字上,「县」字还是用于对译沙俄时代的「Уезд」比较合理。1980年全苏共有3176个区。

市是苏联的城市政区,有州辖市和区辖市两个不同的级别。州辖市与区同级,根据上级行政区的不同也可以称为「边疆区辖市」、「共和国辖市」等,与我国改革开放前广泛存在的狭域省辖市类似。1980年全苏共有947个此级别的市。

基层行政区划:区辖市 Город районого подчинения、镇 Посёлок городского типа、村 Село、市辖区 Городской район

区辖市是另一种低级别的市,由区管辖,类似于对岸的新竹县竹北市、彰化县彰化市这种「县辖市」,1980年全苏共有1127个区辖市。

镇,直译为「城市型定居点」,由区管辖,作为未达到设市标准的基层城镇区划存在。在俄罗斯SFSR,镇分为工人镇(Рабочие посёлок)、度假村镇(Курортные посёлок)和郊区镇(Дачный посёлок)三类:工人镇是依托工业存在,居民以工人为主的镇;度假村根据苏联的疗养制度建立,用于服务前来疗养的公民;郊区镇则是地处城市之外的低密度住宅区(别墅区),1983年起纳入镇的定义中。其他加盟共和国对镇的分类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是类似的。1980年全苏共有3864个镇。

村是苏联的基层农村区划,同样由区管辖。1980年全苏共有41374个村。

当州辖市或区辖市过大,需要分区管理时,就会设立市辖区,通常来说,每10万人会设置一个市辖区,较小的市是不分区的,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则可以分为十几个区。1980年全苏共有615个市辖区。

参见

编辑于 2022-12-07 11:33 ・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