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德堡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此处指德国的海德堡大学
关注者
1,691
被浏览
622,204

51 个回答

这个问题很早以前我就占了坑,但是很难回答。我想先分享一篇我的随笔,它又臭又长,不喜欢可以跳过到下面。


======随笔======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我第一次前往,是乘坐了特快火车从慕尼黑一路往西,走到德国西南部小城。出了火车站,拉了箱子站在一座石桥上,看见桥下流水不休,桥上映衬着城堡和绿地。这个地方,让我每每想起它来,都觉得恨不能像弼马温借了筋斗云一个翻滚前去。这个地方不大,在这么大的世界上算不得显赫知名,却有着一些难忘的味道,时时让人怀念。


什么时候才能再去海德堡呢?我不知道。我记得在我刚到海德堡半年多的时候,一位来自墨西哥的朋友和我在公交车上相遇,看他泪眼朦胧,坐着车左看右看,怀着心事,就和他聊起来。他说,这是他在海德堡的最后几个小时了,明天他就要回墨西哥了。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墨西哥大汉竟然有泪花在眼眶里打起转转来。我当时觉得,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吧,有这么严重么?


可是几年后,当我就要离开海德堡的时候,当我如今坐在北京想念海德堡的时候,当我看到海德堡的任何消息和图片的时候,当我在脑海中浮现冬夜的圣诞市场或是回忆起深秋的新酒香的时候,我都觉得心里翻滚,好久难以平静。这种感觉就像是把什么珍贵的物件永远丢在了海德堡,又像是肉身飘荡,灵魂被困在海德堡,又感觉像是把海德堡折叠起来带在身边,我所到的地方,我的身前,都化作了海德堡。


这世上形容海德堡的美丽的文字和图片已经太多太多了,不缺我一篇一幅。我只想念,想念春季里宿舍楼下草堆上褐色短毛野兔的蹦跳,想念夕阳中内卡河上桨声灯影横舟竞渡,想念大雪盖住了红屋顶,想念金光闪闪的橱窗,想念碎石路,想念那里开怀的人儿,和那些气息。

我把心丢在了海德堡了。


====正式回答====

有时候,我总是疑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去了海德堡。海德堡留给我的,究竟是什么呢?


大学


海德堡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海德堡没有大学,海德堡就是大学。

海德堡这座城市(其实就是小镇)和大学融为一体,不光是说没有围墙和校门,更重要的是,大学性格就是小镇性格,两者相得益彰。作为海大的学生,并不会因为它是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而骄傲,相反,我更愿意看到它的新变化。在这座中世纪的幽深学府的广场上,突然出现的涂鸦即兴之作,或是想当先锋的雕塑,更让我喜出望外。大学的性格,不该是老气横行,不该除了书卷气就什么都不是。海大就是不同的大学,要拼书卷气,海大的名望拿到世界上去有的拼,可要是抛开书卷气,剩下的东西海大依然拿得出手。


博士论文答辩,被告知禁止使用投影ppt,只能用最原始的黑板+粉笔+板擦的方式进行。秘书进来宣布开始,发给我一盒粉笔(半盒白色半盒彩色)、一个板擦,然后转身走掉了。答辩委员会由我的导师在内的4位教授组成,其中2位必须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去甚远。委员会主席开始计时,我一边口称感谢,一边转身写起板书。待到最后一句话讲完,最后一个字写完,看着大家,时间15分钟为止。然后教授们开始提问。



大师


我的导师是个女人。我的导师是个很杰出的女人。她已经年迈,却毫不老态。她美丽优雅,却一直单身。我感觉,她什么也不说也不做,我光是坐在她身边,就已经被震得体无完肤,这就是大师。她的每一个举手投足的瞬间都是大师味道。像我的导师这样的大师,海德堡太多太多。我的导师穿着凉鞋颈上带一个双筒望远镜,骑着自行车出入研究所,大教授气度毫不受损。还有一些别的大师,他们西服革履,皮鞋锃亮,夹着文件包,却和弟子一起挤公交车和快轨。我见过一位老先生,在城里游走全靠步行,步伐之快我竟然跟不上队。他们的学术底蕴和品味自不必说,他们的特有的魅力就是海德堡。


小镇


这座欧洲最美的城市,一点也不大,一点也不奢侈,没有名牌云集,没有骄傲的古迹,没有葱碎的自然……有什么呢?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已经毁掉的城堡,只剩下残垣断壁在半山坡上一片通红。有一条不宽不窄的内卡河流过,几座老桥,几处草地,几缕波光,几声鸭叫。有一座大学,拆散了分布在城里,老区,新区,新新区,走着走着抬头看到某社会研究所,走着走着一个拐角是某天文研究所。有中世纪的老城,一条主街,几个广场,蜿蜿蜒蜒,从西到东,从1000年到2000年。有不大不小几座教堂,里面每逢中午呈现免费的天文学、宇宙学的科普讲座,或是婚礼,或是读书会,书声、演讲声。有一群学生,不穿衣服在宿舍里,或是只穿最少的衣服在草地里,或是穿多一点衣服在河上的小船里,或是穿很多衣服在咖啡馆里,或是穿的严严实实在教室和实验室里。


体验


要说在海德堡大学读书有什么体验,嗯,我想一万个字也说不完我的体验。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我想说:


在海德堡读书,让我再也无法从心底里接受其它任何一所学校了。

无数的私信已使我懵逼

summer school的信息明明随手谷歌一下就有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找呢

第一反应是难道是度娘又坑人?

然而我百度了也是第一条就是

要去国外上学首先research的能力要加强啊。。。

干脆我贴链接在这里大家直接点吧:

Home -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German Language and Culture

【更新常见问题的回答】:

1.我当年是自己申请去的,全部手续自己办,全部信息学校网站找或者邮件联系学校咨询。现在已经开始有很多中介或者留学机构组团带人去了,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提名字了,大家自己去网上搜一下。北京的很多大学德语系还会有和中介机构的官方合作。

2.关于申请海德堡的问题,各种信息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学校网站找,因为毕竟是要留学的人,这点信息搜集的能力还是要有的对吧~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放心大胆地直接给学校写邮件,很快就会回,而且拿到的答案是官方的,一百个放心,你们说对不。

3.关于海德堡的学习生活的小细节,我很乐意解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继续提问讨论。

下面是正式回答:

海德堡绝对是我人生最最美好的记忆,没有之一!我去的summer school,题主也没有问到具体的专业,我就来说说海德堡的学习生活吧~

每天放了学就在Hauptstrasse上从学校走到Bismarckplatz,路上各种买买买,逛一遍买一些,剁手党请不要在海德堡上学!

逛完街就坐车去河对岸新城的宿舍了,路上风景超好,河对岸特别安静,绿化也超好,适合居住,一路上都是骑着自行车或者慢跑的人,过了桥以后不久还有海德堡的动物园。宿舍平时特别安静,简直适合学习。到了周末就是barbecue时间,大家在阳台或者楼下喝酒烧烤。唉。


宿舍挺不错的,我住的那栋最高的楼,厨房公用,很温馨。洗手间也公用,很干净。我对浴室没有自然光这一点不太满意,不过也不是大问题。别的楼也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简直是高级公寓。他们环境比较好,还有落地窗和草坪,住一楼的开门就有个私家花园,稍微贵一点。(不过比起纽约的房租德国连慕尼黑都是天堂,我还是先去哭一会儿吧。。。)




吃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早饭可以去cafe来个蛋糕和咖啡,也可以Kaufland蛋糕加牛奶解决。午餐可以去食堂来块大牛排配个啤酒,因为称重,所以带肉贵一点可能也就4、5欧吧。偶尔到主街街口去吃一顿中餐炒饭,饭后去买个珍珠奶茶,主街上的冰淇淋全部一欧一球随便吃随便买,各家的doner味道形式都不同但都好吃,满分!

对了,因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服务业发展棒棒的,路边的店主都看了无数游人了,超热情,跟你开个玩笑逗你笑什么的,搞得人天天都心情很好,尤其是夏天!太舒服了!



海德堡良心物价满分,一个Kaufland蛋糕3.99欧吃五天简直开心。还有各种小零食。



哦好像跑偏了,说说学习,海德堡的staff都比较热情,学生也都很国际化,眼界很开,很多都去过国外交流,修双学位的不在少数。

举例说明staff的professional和热情程度:申请美国都时候发邮件给海德堡的staff,希望他们给我出一个英文版的语言课程的证书和成绩单。发过去以后急切等待回复,两天未果,心里很失落,以为被忽略了。第三天,邮件来了,没有多余废话,附件里直接是翻译好的盖了公章的成绩单,可以直接用,我都不需要交涉。当时特别着急,在维也纳机场用手机写的邮件,也没有考虑特别周全,第一封邮件,我应该只提供了我入读summer school的年份和自己的名字,想想他们要去从几百个学生里找到我的名字,翻译,加盖章,staff如此高效热情的工作简直把我感动哭。他们还没忘祝福我申请成功,还好后来没让他们失望!这一点一滴的鼓励和支持我都会永远记得~

我去的毕竟是summer school,老师都是从海外回德国的DaF老师,但是真的超nice,教得超好。同学基本来自世界各地,我们班22个人好像15个国家来着?


平时周末坐个大巴就可以玩转附近的城市了,大部分可当天来回。 曼海姆,巴登巴登,黑森林,斯特拉斯堡,博登湖,法兰克福, 斯图加特,总之随便走。

评论区有朋友提醒所以补充一下:

德国甚至欧洲大部分地方,周日商店都是不开门的,街上基本空无一人,所以周日会很无聊,小城市更无聊,记得周六下午去超市屯粮食因为很多餐厅也不一定开门。周末出去玩的话别的城市也比较冷清,只能看看自然风景什么的。。。其实这是欧洲生活的常态,慢慢就习惯了哈哈。



插播一张剑桥的荷兰高富帅啊啊啊


教室是这样的:



老师是这样的:


咖啡厅是这样的:



城市虽小夜生活也是有的,毕竟大学城。晚上也是极度安全的,我半夜两点一个人走回家过走俩小时一点儿事儿没有,因为路上半个人影都没有lol



公交车是这样的(亮点是图中卖萌的宝宝):



活动是丰富的,情操是可以陶冶的,音乐会:



马路上也可以陶冶情操:


还有各种电影放映会,运动会,体育活动,体育场,露天游泳池,图太多了不放了。。。

平时可以去哲学家小道和Schloss逛逛:





去Necker河边野个餐晒晒太阳或者谈情说爱:




最后说说行,海德堡几乎不堵车,公交严格按时刻表来,但是周末车特少,德国小城市都这毛病,没办法。但是还好,整个城从老城的学校走到新城宿舍区也就2个小时,目测步行穿城顶多4个小时。对外交通便利,火车20分钟到Mannheim,公交也可以去,那里有IKEA。只要不是ICE, 买个区域通票,交通免费坐。

还有什么吗?太多回忆了不知从何说起。

说着说着就好难过,好想回去啊,特别特别喜欢海德堡,今年年初回去过一次,可是还想回去很多很多次,想去海德堡拍婚纱照。。。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嗯。。。突然想起来了,今年去的时候发现海德堡要开肯德基了,貌似是除了科隆以外我见过的第二个有肯德基的德国城市,奇怪在慕尼黑和柏林怎么没见到,是不是找得不够仔细。。。anyway,我们海德堡也是国际大都市了,只有大城市才有肯德基呢lol,不过位置很偏僻,在bismarck附近的一条小道上。。。另外强烈安利科隆火车站的肯德基,snackbox不知多少次拯救了寒冬深夜转夜车的我的心。

呜呜呜,感伤去了,无论题主最后有没有去成海德堡上学,只要你去过那儿,就一定会把心留在那儿的。。。


谢谢大家点赞,再上几张照片吧...原谅当时的我照相技术不佳,而且毕竟还是iphone4时代

学校主楼大堂,真不大。外面有个天井可以翘课去晒晒太阳聊聊人生什么的,二楼那么小个楼梯空间就能开舞会,也是辛酸:


清晨的宿舍外景,如其他答主所说,新城宿舍去永远施工ing,早上起来对面房顶就有穿着背带裤还是几乎半裸的大叔放着音乐开始叮叮当当干活,给人一天的学习动力啊,否则在海德堡这么舒服的城市肯定懒下去了:



一楼能开个小型音乐会,德国人的趴,德国人的音乐,德国人的舞,你们懂的...当时年少无知拒绝了好多艳遇有点后悔,哈哈


周日清晨的主街,绝无ps,当年我还不会ps呢



再补充几张今年拍的照片,如果说当年是夏天的童话,今年回去就是冬日的恋曲:

城堡,三年前我在海德堡拍第一张照片的同一个地点:


学校主楼的门和广场,好怀念当时全班在广场集合出去玩的时候:


Bismarckplazt,那天天气太好了,太美了,完全没调色,这是我现在的电脑桌面,每天看着电脑怀念海德堡,呜呜呜,这样才有动力写paper。特别喜欢朋友一句话:就算爬也要爬回德国。他现在真的回德国了,汉堡法学院。。。我也会努力的lol


又想起一些上课时的细节

当时班上的一个捷克男生的理想是做一个神父,最喜欢的书是圣经,时时带在身边。他为了这个理想决定终生不婚,他的打扮也是不如潮流的,即使是欧洲的学生,下了课也会偷偷地谈论他。在这个世俗的年代,一切不世俗的东西都已经成了奇葩。跟我玩得好的姑娘Zuzana和她同是捷克人,也私下里跟我说他觉得Vojtech很奇怪,不太喜欢和他说话,可他倒还是时时刻刻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认真地听课,善良地对人,没有什么奇葩的行为。聚餐的时候他亲自做了最特色的捷克美食给大家分享,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道菜。这与他与大家格格不入的理想毫不影响。

有一次在酒吧,就我一个中国学生跟着一群欧洲学生。那天晚上大家喝得比较high,我就和班上的另一朵所谓的奇葩意大利大叔聊了起来。

他略有目的性地问我,什么样的女孩才是坏女孩?

我想了想说:比如总是嗑药伤害自己身体的。对身体不仁,就是对自己不仁。

这是我在当时酒吧的气氛下的第一反应。

然后他鄙夷地说:嗑药?那你生活在北京,知道北京年轻人最常嗑的是什么药么?

我说不知道

这都不知道,真失败,你不嗑药可以,至少知道最流行的是什么吧。

然后他又开始细数他从13岁开始做过的所有坏事,简直是丰富多彩的平方。

他说:你知道吗?在我们那个年代的意大利,生活的信念就是Today is the last day.从13岁开始,我每天都在做不一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不顾世俗的眼光做别人眼中离经叛道的事,酗酒,嗑药,sex,打架,逃学,一直到我自己都厌烦了,然后找了现在这份工程师的工作,我37岁,还一个人住,住在充满了诱惑和罪恶的米兰,只要开门,我就能看到那些我曾经疯狂过的地方,还有人在继续疯狂。现在我过得自由自在,我的朋友喜欢我,我的工作让我可以谋生,从13岁到现在,我年年都开车从米兰去伦敦学英语,途径的每个国家都有热情接待我的朋友。不要一成不变地生活了,否则你会发现自己只有一个躯壳。

当时的环境真的很乱,但我记下了这些话。



还有我们当时机缘巧合组织了一个china day的活动,现在想想真的是惊心动魄的挑战,以下是当时我简单地记录的一些文字,只字未改,18岁的年少轻狂,原谅我的咆哮体:

今天我们做了一件小小的事


时间:北京时间2012年8月17日17:15


德国时间2012年8月17日11:15


地点:Heidelberg Universität Neue Uni 地下一层的教室A中


人物:2012年Internationaler Ferienkurs G4 A的各位同学及导师之一Liba女士。


其中同学的国籍包括:意大利,捷克,波兰,西班牙,法国,荷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希腊,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另有一名德国人那就是Liba。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周一的Test中,我们的同学在一封Privater Brief中写到了来到海德堡后自己不太满意的一点,那就是我们之前交流过的,(美)欧洲人在听到中国那与他们差异巨大的文化时会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和粗暴的嘲笑,他们不了解中国也懒得了解中国,却总是对我们妄加评论,这让来自亚洲的我们感到十分不爽。因此第二天的课上亲爱的Liba特意提到了这一点,并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做亚洲人的代表,介绍一下中国或者亚洲,讲讲我们心目中欧洲人应该了解的亚洲。事发突然,心中一激动又不想推辞,因此脑子一热就说没问题,周五!于是,这样一个我看来略为艰巨的任务就来了。当然,我们没这么热情普及韩国和日本国情,他们也没什么兴趣了解全亚洲,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周五的课堂上我们必须用蹩脚的德语向那些对中国充满好奇的欧美人介绍亲爱的祖国


于是我和我的两个朋友开始了并不算紧张的准备工作。


周三我特意在课件询问了同学们向要了解中国的方面,结果是政治(不就是HumanRights嘛在德国走到哪儿都有人上来就问你有没有HR,卖面包的大叔也问!),宗教(不就是西藏新疆嘛就知道你们会问!),文化,气候(尼玛还有要气候的!中国很大啊亲你知不知道!),节日,家庭关系,学业等等等等balabala。最后咱分了工,各自用蹩脚的德语准备去了


长话短说,于是今天就周五了!于是Liba的课开始了。

我莫名其妙地第一个被推了上去,悲剧。

看着下面那一双双好奇的并不完全认真严肃的蓝眼睛或者绿眼睛总之不是黑眼睛,内心好生澎湃啊!我要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ChanelV,更加感谢Liba给我们这群小屁孩向欧洲的兄弟姐妹们宣传一下中国形象的机会!

定定神,嗯,开始。


我淡定地阐述了在Mainland FB和Twitter的遭遇,隆重介绍了我们的人人和微博。。。并且还强力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翻墙软件。之后我又简单介绍了一下以南方报业为代表的南方媒体派系和北方媒体的区别。接着我都懒得等他们问就开始介绍咱的Partei制度,咱就一个执政党,各民主党派那都是我Partei的好朋友,当我说了一句我们的Partei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稳定的时候,就看法国那货在那儿摇头,(你这个夸你高富帅就笑得合不拢嘴找女朋友首要条件是大胸喜欢帮别人按摩还爱研究香港某类电影的货!)好吧。我接着说到其实中国社会也对现状不满中国的Politik状况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变化(此处和谐为主,略去部分内容)。接着我又普及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制度,纠正了意大利大叔那个觉得中国人都信一个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教的错误想法!


很好,下面问题开始像手榴弹一样向我们抛过来。选几个有印象的说说吧:荷兰来的小霍建华(这货不是一般地像霍建华是超级像霍建华啊!!!)傻乐地问我觉得FB和Twitter被Verboten我的感觉如何。这个我觉得智商偏低(陪不起你高富帅的形象啊!!!)的问题。我只好很弱智地回答我感觉不好啊所以我偶尔做做翻墙运动锻炼身体开阔眼界啊。


来自希腊这个神奇的地方的名字也很希腊的阿波罗XX斯带着他标志的腼腆而又微笑的表情害羞地问道:我们希腊4年选举一次,你们选举么?几年一次啊?答案很简单:5年!然后他很满意地笑了。。。之后Zuzana偷偷问我你们选举时被逼着每个人都得去吗?我解释道:我们也不用排队去投票站投票,投票都是大叔大妈抱着箱子进社区的、、、至于全国人大的话就是全票通过啦也没什么好选的,我不少同学都看一眼选民证就走人不投票的,因为候选的没一个认识的。。。


之后是捷克小正太还是意大利大叔来着开始问我们跟韩国日本的关系,我脑子里反应的第一个词是棒子!定了定神,我还是友好地解释了:其实中国有不少年轻人欣赏日韩文化的,比如音乐,影视作品,话音未落法国小萌友(Adrien原谅我你真的比较适合这个名字)一脸坏笑地在下面起哄:还有动漫!(行算你了解中国每次说中国尼玛就你比我一中国人还积极!我对你关注的动漫类型表示怀疑!!!)我们并不是只关心历史问题的。就在这个问题即将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气氛中过去的时候,我们几个中国同胞不知怎么地都主动提到了钓鱼岛问题,虽然此时蹩脚的德语已经不够用了咱就开始英德混用了,想想亲爱的祖国保钓人士,咱又把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给严正申明了一下!!!


接着霍建华又出招了。好吧我们来讨论一下西藏问题。这时米兰大叔突然异常亢奋,开心地和霍建华一唱一和介绍喇嘛在欧洲如何受欢迎。好吧我很傻地问了一句他为什么就这么受欢迎。大叔清了清嗓,义正言辞的说:“他们代表Tibet要求XX,咱的政策是多么schlecht,这是Freiheit的代表!”好吧!我说我没有去过西藏我也不太了解,但是一个达赖喇嘛在欧洲晃荡一圈说几句就能代表全西藏人民了?我说你要想谈西藏问题除非你去过西藏知道西藏人民是怎么想的,否则就没太多发言权。我没去过所以我也不敢多说话。这是霍建华又出现了、、、他说他去过不丹不丹离西藏不远感觉。。。我去!您是不是看到那种街边发传单的了?我在日本也到处看到FLG传单的!还有不丹是中国吗?不丹是西藏吗?你都知道他叫不丹你还说!!!咳咳。淡定。欢迎来西藏,我一定去接你!!!


还有就是移民问题不知道他们怎么关心这个,移去哪儿?Adrien和Timo又积极地帮我回答了~全世界~一般一代移民出去打工,接着混得好就自己做生意了呗。对啊还有NBA啊姚明啊林书豪什么的啊~(好吧这时台湾MM在下面喊了一句书豪是我们的==要不要这么拆台啊==)为什么全世界都有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多啊我们有移民占领世界理论我会告诉你么、、、、还有什么中国的Sozialismus是不是帮你们付学费付医药费啊然后我们开始解释当公务员有多好享受多少福利啊balabala,希腊同胞们有木有羡慕~~~Dimitrios竟然不在竟然不在!太可惜了!!!


以下略去N个我已经想不起来的问题。。。总之没一个不敏感的没一个不让我这蹩脚的德语憋屈的、、


接下来TY上场了。TY循循善诱地为他们解释了春节的传说和来历,把年的故事用德语给讲了!!还给他们展示了各种图片(背电脑辛苦了~~),好老师啊~~~接着又给他们普及了一下中国的男女或者夫妻关系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和现在最新的二胎政策,告诉他们中国妇女的地位在城市里还是很高的,反正比日本韩国都高!她们接受高等教育拥有好的工作是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我又想起上次讨论婚姻问题的时候那些欧洲人竟然说中国人想结婚是因为中国女人自己无法生存必须找个男人依靠过一辈子!尼玛!才怪!你从哪儿听来的?!),还把婆媳关系和好女婿必备标准也给传播了一下~~~神奇的是他们都知道以前中国多生一个孩子要付钱,加拿大那姑娘对于hundret tausend左右这个数字表示出莫大的惊异,好吧虽然这不合法可是以前它确实存在。接着霍建华不知怎么又扯到伦敦奥运开幕式了问咱好不好看,TY太聪明啦~说因为时差没怎么仔细看不过咱感觉电视上的视觉效果不太好体育场里一堆人太乱了,mess!没想到法国高富帅和荷兰高富帅集体点头啊表示无比赞赏啊~~~~有木有有木有~~~可惜今天希腊高富帅出去和女朋友玩了竟然不来上课否则就更精彩了~~~接下来来到了失业问题。失业人数当然暴多!每年几千万大学毕业生有木有!Zuzana又在一遍感叹整个捷克都没这么多人。。。失业了怎么办?失业了就只能当蚁族或者找那些工资超低的工作呗,要不就啃老啊!TY还勇敢地宣传了裸婚这一新兴名词以证明我们中国年轻人对真爱的信任和对物质的冷静~好吧还有就是我们残酷的现实


接下来LMM 出场了!她将中国的气候区全用德语讲了一遍!膜拜之!虽然我也没太听懂哈哈!~接着介绍了地理讲了无数遍的洪涝和干旱还有台风啊各种balabala的,介绍了不久前北京悲催的大雨和涝灾(此处默哀),还把南北方的差异都给介绍了一遍!。接下来是中国年轻人的状况,我们的升学有多残酷,我们大学毕业的竞争有多激烈,政府是如何鼓励年轻人创业的,中国很多孩子没学上的问题,唉。。。。听着听着觉得自己好可怜啊,欧洲就这么点人你们永远不会懂的TT。米兰大叔此时又表示疑惑了:农村孩子没学上怎么办?在家种田啊因为父母也是农民,要不就去蓝翔技校黑FBI网站也行!还有新东方全国连锁呢!咳咳严肃。他问竞争激烈两个孩子到底哪一个进学校呢?Schade,不过还是很无奈的说谁家有权谁家有钱谁上学呗。于是他感叹地下了结论:还是Geld的问题啊!Na ja。。。确实、、、LMM还再一次宣传了我们亲爱的非诚勿扰栏目,各位外国同胞我们可是有外国专场的喔~欢迎来参加带走中国美女喔~~~


接下来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当Liba要进行总结陈词的时候!黄老师!(其实是黄同学不过我们不会的语法他竟然全会还拿出语法书指导我们因此就成了黄老师)黄大仙!上海交大、上海男人的骄傲!中国男人的代表!闷骚男黄老师不知从什么时候准备了一篇小文章主动要上去说,当时黄老师的形象就瞬间高大了!虽然你平时很闷骚~~~黄老师利用他领先我们的语法和他独特的上海腔介绍了中国大学生的情况,我竟然全都听懂了!!!他再一次提醒了欧洲的兄弟姐妹们,中国的人多到你不去你就无法想象!


好吧现在大家的脑子一定都已经一片混乱了!我也是!Liba的课全用来介绍中国了,SO TODAY IS CHINA DAY?!我相信我们几个下来的时候都是晕乎乎的被哪些听懂难回答更难的问题折磨得想撞墙,也不知道自己解释清楚没有,不过我看到Adrien悄悄跟我树了大拇指(TINA形象瞬间高大了从此以后你在我心中就是真正的高富帅我一定教你怎么跟中国美女搭讪啊!!!),略略感动啊~~~Zuzana也夸我们做得很好,好吧我们真的晕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Liba最后说的一番话让我感触良多:


我做Sommer Kurs已经10几年了,10年前我遇到的中国学生上课从不发言,不会主动说一句话,而现在,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做了多少的准备,愿意说多少。我们需要听中国人说话,了解中国人。在欧洲遍地都是中国的商店,我们需要与中国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同时也帮助我们与他们的商业往来。


听了以后好生感动啊,虽然我们蹩脚的德语完全无法充分表达我们的想法,也不知道大家理解了多少,但大家肯定比这之前对中国了解的更多了~也感谢每一个给予我们鼓励的人,每一个为了这些付出过准备的人~我们不能为中国的形象增色多少,只是想展示中国年轻人的风貌,让他们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而不是靠主观臆断和一些媒体宣传。



关于海德堡的其它故事请看另一回答:

你在青年旅舍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 程番番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