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

重庆市辖县
收藏
0 有用+1
0
云阳县,重庆市辖县,位于 重庆市 东北部,东连 奉节县 ,西接 万州区 ,南邻 利川市 ,北接 开州区 巫溪县 ,总面积3636平方千米。 [1] 截至2025年,云阳县辖37个乡镇、5个街道。 [2] [51] 截至2023年末,云阳县常住人口91.31万人。 [28]
秦昭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前280—277年),建朐忍县。汉,分县西北部置汉丰县,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三国,分县地置沙渠县。 [1] 云阳县是 长江经济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重要节点,西南地区最大的广告材料集中生产地。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中国生态宜居典范县。龙缸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张飞庙、三峡梯城、歧山草原、环湖绿道四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共同绘就了“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画卷。 [34] 2018年,云阳县退出贫困县。 [9]
2023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8%。 [28] 2024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 [52]
中文名
云阳县
外文名
Yunya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500235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重庆市
地理位置
重庆市东北部
面    积
3636 km²
下辖地区
37个乡镇、5个街道
政府驻地
双江街道杏花路60号
电话区号
023
邮政编码
4045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91.31 万 (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张飞庙 长滩河风景区 龙缸龙洞等
火车站
云阳站
车牌代码
地区生产总值
636.25 亿元 [52] (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夏商,属 梁州 庸国 地,有今云阳、 开州 万州 梁平 垫江 及湖北省 恩施 利川市 之域。
春秋早期,西南少数民族 巴族 的一支—— 盐水女神 居住于以今云阳县为中心的川东地区。东周匡王二年(前611年),楚伐庸,秦、巴结盟从楚师,庸灭,巴得鱼邑及今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垫江及湖北恩施、利川市诸地。显王八年(前361年), 夺巴地,云阳地域属楚。周赧王元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国灭巴国,在原巴国地域置 巴郡 。秦昭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前280—277年), 司马错 张若 率军发楚,攻占朐忍等地,在云阳地域建 朐忍县 ,县地域有今云阳、垫江、万州、开州、梁平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地。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云阳县历史图片
秦朝,县属巴郡。
西汉,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东汉初年,县属 益州刺史部 巴郡。兴平二年(195年),县属益州刺史部 永宁郡 。建安六年(201年),县属益州刺史部 巴东郡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分县西北部置 汉丰县 (今 开州 ),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今万州区及 梁平区 垫江县 ),并以鱼复、羊渠及宜都、巫、北井六县置固陵郡。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县隶固陵郡。复为益州巴东郡、南郡。炎兴元年(263年),县属梁州巴东郡。三国吴在县南部今湖北省利川市、恩施市地区建 沙渠县 ,属建平郡,隶荆州。
西晋光熙元年(306年),县先隶荆州巴东郡,后为梁州巴东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县属梁州巴东郡。
南北朝宋,县属荆州巴东郡。齐,县属巴州巴东郡。梁普通四年(523年),分县东部(今龙洞镇、故陵镇及周边地区)及鱼腹县西部地区置阳口县,属信州。西魏,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改县为云安县。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口县,将原属县地归还云安县,属巴东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云安场(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属县一级机构。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信州云安郡。武德二年(619年),属山南道夔州。天宝元年(742年),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夔州云安郡。
五代前蜀,在云安盐场(今云安镇)设云安州,云安县省入,隶镇江节度使。不久寻废。后蜀,设云安盐场(今云安镇)云安监,云安县省入,隶宁江节度使。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仍设云安县,并在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军治云安县,隶川陕路,领云安县及云安监。熙宁四年(1071年),以云安监及云安军北部地区置安义县,隶云安军。熙宁八年(1075年),撤销安义县,户口还归云安县。仍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南宋末,废云安军,留云安县。云安县隶山南东道夔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云安县复置云安军,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云安军改置云阳州。省云安县入州。云阳州先属四川行中书省夔路,后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云阳州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六年(1373年),降云阳州为县,定名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九年(1376),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云阳县改属四川布政使司夔州府。
清朝,云阳县属四川省下川东道夔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云阳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7月, 熊克武 以靖国军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云阳县被划为靖国军第六师卫戍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云阳县隶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四川省政府将全省90余县设为防区,云阳县属国民革命军孙元良军防区。12月,隶川东行署 万县专区
1952年9月,撤销川东区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云阳县属 四川省 万县专区
云阳县农业(玉米)
1955年1月,更名为“云阳县人民委员会”。5月,属万县专员公署。
1969年10月,更称“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恢复“云阳县人民政府”称谓,属万县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12月,改属万县市。
1997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重庆直辖市人民政府挂牌,云阳改由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
2000年7月14日,直属重庆直辖市管辖。 [1] [41]
云阳县 周明/摄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设42个镇乡,其中镇24个、乡18个:即云阳、云安、凤鸣、盘石、龙角、宝坪、故陵、红狮、南溪、长洪、双土、桑坪、江口、盛堡、路阳、农坝、高阳、渠马、关市、双江、黄石、巴阳、沙市、鱼泉镇;硐村、毛坝、栖霞、宝塔、院庄、泥溪、耀灵、云峰、蔈草、新津、龙洞、洞鹿、石门、后叶、养鹿、人和、九龙、上坝乡。
1995年,新建水磨、外郎、里市、普安、堰坪、新阳、富山、塔棚、大阳、白龙、建全、双水、帆水、莲花乡。全县共有56个镇乡,其中镇24个、乡32个。
1998年12月,撤销富山乡,增设凤桥、清水、富家、青山、团坝、文龙、向阳、龙塘、水口乡。
1999年3月,撤销人和乡,成立人和镇。
2002年,撤销清水乡,成立清水土家族乡。
2006年10月,全县由65个乡镇调整为23个镇20个乡。23个镇是:双江、南溪、江口、凤鸣、盘龙、平安、宝坪、高阳、人和、桑坪、双土、红狮、路阳、鱼泉、故陵、沙市、农坝、龙角、巴阳、云安、黄石、云阳、渠马;20个乡是云硐、清水、栖霞、龙洞、毛坝、票草、后叶、养鹿、泥溪、上坝、洞鹿、大阳、普安、水口、堰坪、新津、耀灵、外郎、石门、双龙。
2008年10月,撤销双江镇,设立青龙、双江街道。
2009年1月,撤销毛坝乡、云硐乡。8月,撤销栖霞乡和双龙乡,建立栖霞镇和双龙镇。
2010年10月,撤销人和镇、盘龙镇,设立人和街道和盘龙街道。
2012年1月,撤销水口乡、蔈草乡、泥溪乡、养鹿乡,设立水口镇、蔈草镇、泥溪镇、养鹿镇。 [11] 12月30日,撤销后叶乡、龙洞乡、堰坪乡,分别设立后叶镇、龙洞镇、堰坪镇。
2015年12月,撤销耀灵乡、大阳乡,设立耀灵镇、大阳镇。 [16]
2024年12月28日,撤销黄石镇,设立黄石街道。 [51]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云阳县辖37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包括:青龙街道、双江街道、人和街道、盘龙街道、黄石街道、江口镇、南溪镇、凤鸣镇、高阳镇、平安镇、红狮镇、故陵镇、龙角镇、沙市镇、栖霞镇、巴阳镇、渠马镇、双土镇、路阳镇、鱼泉镇、宝坪镇、农坝镇、桑坪镇、云阳镇、云安镇、双龙镇、清水土家族乡、水口镇、蔈草镇、泥溪镇、养鹿镇、后叶镇、龙洞镇、堰坪镇、大阳镇、耀灵镇、洞鹿乡、上坝乡、新津乡、普安乡、石门乡、外郎乡。共100个社区,380个村。县人民政府驻双江街道杏花路60号。 [2] [51]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介于东经108°24′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0"之间。东连 奉节县 ,西接 万州区 ,南与湖北省 利川市 毗邻,北与 开州区 巫溪县 接壤。南北长99.5千米,东西宽70.2千米,总面积3636平方千米。 [1] [42]
云阳县

地质

云阳县新貌 (3张)
云阳县地处 四川盆地 东部边缘的丘陵向山地过渡带,受 华蓥山 - 方斗山 弧形褶皱体系和 大巴山 断褶皱带控制,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规模很小。褶皱形态以宽平的屉形向斜和狭窄的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档式。主要背、向斜从北向南依次排列为:牛角洞背斜、沙沱向斜、马槽背斜、渠马河向斜、云安硐村背斜、万县复向斜、黄莲峡背斜、赶场向斜、七曜山背斜。断层主要分布在上述背斜的轴部及其两翼。此外,龙角、双江、故陵、硐村等地亦有断层。云阳境内地层可分为:二迭系地层,属古生代地层;三迭系地层,属中生代地层;侏罗系地层,属中生代地层;第四系地层,属新生代地层。

地形地貌

云阳梯田
云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部底,由南、北向中间倾斜,最高点农坝镇境内云峰山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最低点长江出境处海拔139米。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 [1]

气候

云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不同而变化。2020年,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109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195小时,主要出现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晴热高温、干旱、雷电、大雾、连阴雨、强降温、风雹等。 [1]

水文

云阳县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300平方千米的支流共8条,500~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1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条(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7.44万千瓦。 [1]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云阳县年均降水量43.8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为22.7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年均产水6.2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4.1亿立方米。4条一次支流客水63.7亿立方米,长江过境客水420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7.44万千瓦,已开发3.30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2%。

土地资源

云阳县有土地总面积364795.62公顷,其中,农用地274397.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22%;建设用地18410.03公顷,占5.05%;未利用地71987.77公顷,占19.74%。

生物资源

云阳县野生植物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林木植物97科、287属、839个树种;珍稀古树有29科、34属、39个品种。野生动物有110科240种,珍稀动物68种。 [1]

矿产资源

云阳县已探明且具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盐、铁、钼、钒、硫铁、天然气、粉石英、水泥用灰岩等,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约6.75亿吨,铁矿储量约657.8万吨,钒矿矿石储量357.2万吨,硫铁矿储量约1627.2万吨,天然气储量约1500亿立方米,粉石英矿储量约5177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可列为一级品和特级品矿石。 [1]

人口

播报
编辑
云阳县农业
截至2023年末,云阳县常住人口91.31万人,比上年减少1.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8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63%,比上年上升0.79个百分点。户籍总人口130.67万人,年平均人口131.1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1。其中,城镇人口45.86万人;乡村人口84.82万人;当年出生人口0.85万人,死亡人口1.0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37‰,出生率为6.47‰,死亡率为7.84‰。 [28]
云阳县有包含土家族、回族、壮族、苗族、彝族、侗族、布依族、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的39个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居首,有6800余人,多数常年居住在清水土家族乡。 [40]

政治

播报
编辑
主要领导(不列副职)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县长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县政协主席
赖建彬
截至2024年11月 [12] [22] [29-32] [38-39]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云阳县夜景 (2张)
2023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1.66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8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46.37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增加值107.89亿元,增长2.9%;建筑业增加值138.48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0.49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40.9:46.7。
2023年,云阳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57.6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基础设施投资实现106.6亿元,增长15.5%,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29.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6.7亿元 ,增长17.3%,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7.8%。项目完成投资(单个项目500万元以上)3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房地产开发投资34.3亿元,增长-14.6%。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5.7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投资97.5亿元,增长24.4%,其中,工业投资97.4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投资214.5亿元,增长20.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为16%。
2023年,云阳县地方财政收入38.43亿元,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1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96亿元,增长10.2%;非税收收入9.75亿元,增长7.1%。基金预算收入17.72亿元,增长19.9%。地方财政支出147.74亿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15亿元,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分别支出7.47亿元、2.61亿元、20.05亿元、15.60亿元、7.30亿元、2.37亿元、6.11亿元,分别增长16.9%、-2.1%、0.4%、6.2%、-8.9%、33.2%和260.4%。基金预算支出为63.59亿元,增长-21.3%。 [28]
2024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96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58.1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302.19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9:40.5:47.6。 [52]

第一产业

2023年,云阳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4.8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5.73亿元,增长9.9%。
龙缸玻璃廊桥
2023年,云阳县粮食播种面积9.0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5%,单产4537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41.1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9.30万吨,秋粮产量31.81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64万公顷,增长1.7%,产量 62.85万吨,增长3.9%。水果种植面积2.13万公顷,增长7.7%,产量43.44万吨,增长6.2%。
2023年,云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37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65.41亿元、8.87亿元、37.13亿元、3.46亿元和8.50亿元。 [28]

第二产业

2023年,云阳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7.89亿元,增长2.9%,占全县GDP的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
截至2023年末,云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利税总额增长8.4%,利润总额增长9.6%。
2023年,云阳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105家,实现注册地总产值413.83亿元,增长10.1%,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57.57万平方米,增长14.2%;房屋竣工面积409.83万平方米,增长88.2%。 [28]

第三产业

2023年,云阳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实现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49.1亿元、381.5亿元,分别增长15.7%、11.7%。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9亿元、69.9亿元,分别增长9.4%、15.6%。
2023年,云阳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5%。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336家,其中:批发企业83家,当年新增12家;零售企业253家,当年新增23家。限上住宿和餐饮业177家,其中:住宿企业44家,当年新增10家;餐饮企业133家,当年新增19家。
2023年,云阳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9752.87万元,增长18.2%。其中,出口29057.89万元,增长16.5%;进口694.99万元,增长211.1%。
2023年,云阳县金融机构总数42家,其中银行10家,保险机构21家,证券机构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基金公司4家,担保公司1家,典当机构2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01.35亿元,增长9.8%。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614.80亿元,增长13.5%;本外币贷款余额363.03亿元,增长8.1%。全县存贷比为59%,比上年增长6.4个百分点。
2023年,云阳县保费总收入11.90亿元,增长1%。其中,财产保险收入5.15亿元,增长2.7%;人寿保险收入6.75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5.36亿元,增长14.5%。其中,财产保险赔付3.89亿元,增长9.8%;人寿保险赔付1.47亿元,增长29.1%。 [28]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云阳县有学校268所(包括教学点,下同)。其中,普通中学40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小学(包括教学点)1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10所。专任教师10471人。其中,普通中学4489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525人、普通小学4276人、特殊教育56人、幼儿园1125人。全年招生人数共38200人。其中,普通中学19378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466人、普通小学10132人、特殊教育101人、幼儿园6123人。在校学生共150170人。其中,普通中学58878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6788人、普通小学60714人、特殊教育335人、幼儿园23455人。毕业生人数共43721人。其中,普通中学20722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440人、普通小学10676人、特殊教育学校58人、幼儿园10825人。
2023年,云阳县高考参考人数7073人,上线人数7071人,上线率99.97%。其中,本科上线人数5140人,本科上线率为72.67%。 [28]

科学技术

2023年,云阳县共受理专利申请30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8件。获得专利授权313件。截至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5家,获市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数2个,获市科技局的项目数1个。 [28]

文化事业

云阳县文艺演出
2023年,云阳县有线电视用户24.1万户。其中,新增有线电视用户640户,应急广播村村响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2万册(只统计云阳县图书馆藏书,不包含分馆藏书)。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42个,覆盖所有乡镇(街道),藏书共有24.82万册。农家书屋共478个,藏书80.6万册。 [28]
国家一级文化馆: 云阳县文化馆 [21]
国家一级图书馆: 云阳县图书馆 [23]

医疗卫生

云阳县交通 (2张)
2023年,云阳县拥有卫生机构725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院3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诊所、卫生所、门诊部227个,村卫生室405个。卫生机构人员(在岗职工)80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42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2899人,注册护师(护士)290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5864张。 [28]

社会保障

2023年,云阳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1万人,增长4.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71万人,增长3.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75万人,增长2.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71万人,比上年下降2.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78万人,增长0.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08万人,比上年下降1.2%;6183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13.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2万人,比上年下降17%。
截至2023年末,云阳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157人,发放低保金6284.1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775人,发放低保金21655.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735元/月和600元/月,分别比上年提高54元和19元。年末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9235张。 [28]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云阳县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和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处于“发展之箭”中间。云阳到长江出海口(上海市吴淞口)约1900千米,正处于“胡焕庸线”与长江的交汇点到长江出海口的正中部区域,区位条件独特。 [42] 郑渝高铁、巫云开高速,348国道、347国道、沪蓉高速、开云高速穿过云阳县。 [13] [19]
2023年,云阳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215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94千米。全县支流通航里程143千米,长江干线64.8千米,共计207.8千米。乡镇通畅率、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
2023年,云阳县交通运输业完成客运量560.5万人次,增长5%,其中,公路客运量534万人次,增长2.5%;水路客运量26.5万人次,增长109.8%。全年交通运输货运量2619.7万吨,增长12.4%,其中,公路货运量572万吨,增长4.3%;水路货运量2047.7万吨,增长14.9%。
2023年,云阳县拥有营业性载客汽车443辆。班线客车428辆,其中,公交车165辆、出租车225辆。营业性载货汽车1556辆。运输船舶实有数为461艘,其中,货运船舶391艘、普通客船14艘、机动渡船48艘、人力渡船8艘。 [28]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文保

截至2023年9月,云阳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云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个,不可移动文物1197处、可移动文物23098件(套)、标本12万余件。 [47]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 系渝东地区保存完整、建筑奇特的晚清庄园,雄踞在陡峭的岗峦之上,山下小溪潺潺,四周竹木簇拥。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耗时20年,成为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活标本”。祠堂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学堂、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25]
彭氏宗祠
张桓侯庙
张桓侯庙 ,又叫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庙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建成庙宇面积1400平方米。由于紧邻长江,建筑在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的特大洪水中几乎彻底损毁,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到光绪年间陆续补建而成。庙依山坐岩临江,沿着江边一字排开。庙内结义楼、书画廊、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听涛亭等古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独具一格。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27]
张桓侯庙

非遗

截至2024年7月,云阳县共有160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传统技艺、民俗、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多个类别。 [49]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集天坑、峡谷、洞窟、湖泊、森林、草甸于一体,雄奇险秀,四时皆景,被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先后获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原生态旅游景区、国家旅游服务最佳景区,曾举办低空跳伞、翼装飞行、瑜伽、象棋、诗会等盛会。云端彩桥、悬崖秋千等不断推新的景点,持续诱人前来打卡游玩。龙缸是2.5亿年前大自然的杰作,在云阳清水土家族乡境内,是深达350余米的巨型天坑,四壁如削,缸沿若游龙,号称“天下第一缸”。 [43] [46]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张飞庙景区)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张飞庙景区)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 (张飞庙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00多年前,蜀国大将张飞遇害后,相传托梦给云阳江边渔翁捞得其头,遂葬云阳并建庙供奉,历数代士绅贤达修葺、重建而留存。这座“张王庙”中,张飞文才不输武艺,更珍藏了颜真卿、岳飞、苏轼、黄庭坚、米芾、刘墉、郑板桥、翁同穌等大家的字画作品及大量碑刻木刻,远自汉唐,近迄明清,被誉为“文藻胜地”。建筑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巴蜀文化气息,享有“巴蜀胜景、文藻胜地”的盛名。 [44] [46]
世界梯城
云阳县城为国家4A级景区城市、公园城市,多年来当“客厅”打造、按景区管理。以“万里长江第一寨”磐石城为制高点,三环大道将城市梯状排布;其间宽30米、长1999级的登云梯纵跨飞跃,从江边直上城巅,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世界城市中央最长人字梯”,彰显云阳“顶天立地、奋勇攀登”的城市精神。横卧着3.6平方千米的龙脊岭公园,还有着33千米的环湖绿道环绕着云阳的两江四岸,西南地区最大连片草坪、海沙沙滩镶嵌其中。 [45] [48]

名优特产

播报
编辑
云阳泥溪黒木耳
云阳泥溪黒木耳
云阳泥溪黒木耳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黒木耳以青杠椴木为原料,采集野生菌种,坚持露天地栽培育,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肥料、农药、添加剂,属天然有机食品。在晾晒时,泥溪黒木耳采用古法晾晒,将采摘的木耳置于晾架上,单片摆放,通风透气。因此,这样生产出的木耳朵型小巧、色泽深遂、肉质肥厚、触感Q弹、气味清香、口感爽脆。2019年,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 [5]
故陵椪柑
故陵椪柑
故陵椪柑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故陵椪柑果实呈扁圆或高腰扁圆形,果皮鲜艳、橙黄色,蜡质层厚,有光泽,剥开后,果肉橙黄色。再尝,脆嫩汁多,口感酸甜,爽口化渣,风味浓郁。相传“故陵椪柑”曾为贡品,进贡朝廷。而故陵为先秦巴楚文化交汇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镇”之美誉,古时曾两度设郡,均设橘官一职。2014年,被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8] [37]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阳小茴不仅是中药材、农产品,还是调味品,品质优良、颗粒饱满、色泽亮绿、芳香味浓。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2013年,云阳小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证明。 [4] [10] [18]
云阳红橙
云阳红橙
云阳红橙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云阳红橙具有果皮光滑,油胞粗细均匀,果面橙红,肉质致密脆嫩,多汁,风味甜酸爽口的特点。果实成熟后近圆球形,色红形美,含大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且有果香味,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2012年,被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4] [17]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扶嘉 ,秦末汉初官吏,曾劝说汉高祖 刘邦 三秦 关中 ,官至 廷尉 ,封于朐忍(今云阳),赐姓扶以其有匡扶之绩。
李远 ,字求古,生卒年代不详。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进士及第,历任忠、建、江、杭等州刺史,官至御使中丞。《全唐诗》中重庆地区唯一有诗集的人。
辛寅逊 ,生卒年代不详。曾任后蜀简州刺史、北宋镇国行军司马,为中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的作者。参与撰修《前蜀书》,并著有《王氏开国记》等书。
程德全 (1860年—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先后任奉天巡抚、江苏巡抚。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选择了与清王朝决裂,并先后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务。
涂凤书 (1875年—?),清末民国官吏。字子厚,名起敦。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内阁中书。先后任黑龙江龙江府知府、黑龙江提学使司提学使、黑龙江教育司司长、国务院秘书、国务院参议、国史统筹处处长等职。精通经史,工书能文,尤擅策论。有《厚庵文稿》。
魏辅文 ,1964年4月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 校长。 [35]
何川 ,1964年6月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大型复杂隧道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原党委常委、副校长。 [33] [36]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5年7月,云阳县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7]
2020年8月,云阳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50]
2021年2月,云阳县入选“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 [6]
2022年8月,云阳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15]
2023年10月,入选2023年重庆市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