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7800万人民币的黑釉盏长什么样子?
2016年9月1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一只临宇山人珍藏的南宋建窑油滴盏以
1170.1万美元(约合7827万元人民币)
的价格成交。这个价格不仅刷新了建窑茶盏的世界拍卖纪录,也刷新了所有人对建盏的认知。直到今天,这件油滴盏依旧是拍卖场上最贵的建盏。
南宋·建窑油滴盏 | 2016年纽约佳士得1170.1万美元
然而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福建北部地区到处都是出土的老盏,当地人称它们为“黑碗”。这种碗又黑又厚又丑,和当时的普遍审美背道而驰,因此几乎无人问津,哪怕是一些精品,价格也不过一二百块钱。
南宋·建窑兔毫盏 | 1983年伦敦佳士得2880英镑
相比于海外,国内拍行起步较晚,建盏也只是其中零星的点缀。2000年前后,一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建盏在国内拍行也不过几千元的成交价。
宋·建窑黑釉铁锈斑盏 | 2003年中国嘉德6820人民币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这一年,伦敦苏富比卡佩罗专场,一只宋代建窑兔毫盏成功落槌,成为
第一只价格超百万人民币的建盏
。紧跟着的2011年,伦敦苏富比又拍出了一件银兔毫束口盏,成交价110.525万英镑,
建盏的价格第一次突破千万人民币
。五年后的2016年,纽约佳士得拍出了那件7800多万人民币的油滴建盏。
宋·建窑兔毫盏 | 2010年5月1
2日伦敦苏富比卡佩罗专场
(后来的后来,这只尺寸颇大的“大碗头”被肉庄收入囊中
宋·建窑银兔毫束口盏 | 2011年伦敦苏富比110.525万英镑
南宋·建窑兔毫盏 | 2015年香港佳士得244万港币
南宋·建窑油滴盏 | 2016年纽约佳士得1170.1万美元
南宋·建窑兔毫盏 | 2016年香港苏富比584万港币
南宋·建窑兔毫盏 | 2017年纽约苏富比109.25万美元
南宋·建窑禾目天目茶盏 | 2020年香港苏富比985.5万港币
为什么建盏涨势有如脱缰的野马?
从少人问津到拍出天价,民间窑口出品的建盏经历了什么?
时代在发展,而中国人有钱了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享受改革开放和入世红利的中国飞速发展,GDP增速持续保持高位。2003-2007年更是连续五年以超过10%的增速往前发展,人均GDP也超过了1000美元。
用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国人实现了总体小康。
用隔壁老王的话说,咱有钱了!
钱袋子满了,心窝子自然也想要满足一下。当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穿不愁,自然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群体归属感,比如社会尊重的获得,又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在拍卖场上,就是人们更愿意为文化艺术品出价,也更有底气出价。
茶文化复兴,士大夫审美加持
和三十年前我们端着搪瓷茶缸咕咚咕咚牛饮不同,迈入新世纪,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茶文化,关注慢生活。
喝茶、喝好茶、好好喝茶成为了一种新的追求,这种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加速了茶文化的复兴。
建盏,作为两宋时期被皇帝亲自认证过的顶级茶器,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宋式点茶的绝佳道具,建盏至拙至朴,把审美性和实用性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它表现的,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典雅沉静、静虚平淡的审美追求。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记载:“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这其中的“玉毫条达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兔毫盏。
从建盏身上,我们能看到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诉求。而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诉求,又和新时代人们的情感追求碰撞出新的火花。
《文会图》(局部)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少玩建盏的人都是从茶文化圈转入,商人、艺术家、演艺界的人,各种身份都有。直到今天,入手建盏的藏家群中,茶道爱好者的比例依旧很大。对他们而言,茶文化体现的是一种风雅恬淡的生活方式,是好雅复古的审美追求。
与国际接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经济发展、中国入世,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
中国的藏家们惊讶地发现,不仅是唐文化,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同样拥有极大影响。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欧美顶级博物馆都收藏有建盏。
宋·建窑油滴盏 |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
宋·建窑兔毫盏 |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宋·建窑兔毫盏 |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建窑兔毫盏 | 英国剑桥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藏
尤其是日本,截至2014年,日本官方认定的国宝级文物中,瓷器共十四件,其中四件是宋代建盏(三件曜变天目,一件油滴盏)。
南宋·建窑曜变天目盏 |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宋·建窑油滴盏 |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宋·建窑油滴天目盏 | 日本美秀美术馆藏
2016年前后,一批精品建盏相继进入市场,成交价格一路攀升。而这些精品建盏的高价,带动了整个建盏门类价格的提升。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与宋代大多数窑口不同,建窑黑釉属于结晶釉。
在烧制过程中,因为窑内温度和焙烧气氛的不同,釉水会随之变化出各种神奇的花纹,如兔毫、鹧鸪、油滴、曜变等。
也就是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南宋·建窑油滴盏 |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宋·建窑兔毫盏 |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宋·建窑乌金釉盏
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也不存在两只一模一样的建盏。这种独特性让人趋之若鹜,进一步推动了建盏价格的攀升。
为什么天价建盏多出自日本?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等进步使得中日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当时的日本,庶民吃茶开始普及,日本对茶器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的陶瓷器通过明州、泉州两个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而其中,就有大量的建盏和其他窑口的黑釉盏。
日本《慕归绘词》(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中的天目盏
《慕归绘词
》
画于1351年,时值日本战国时期,画作中有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当时,中国黑釉器已是十分珍贵的茶盏。
日本的僧人将临安径山寺的茶宴流程带回日本,本土化后形成了日本茶道。茶道文化在日本被比较好地传承,民间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建盏,且不轻易示人。在日本寺庙,一次大茶会有几百个僧人席地而坐,一起喝茶,用的都是传世的老盏。
日本京都龙光院天目茶碗
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
——《君台观左右帐记》
而曜变、油滴等顶级建盏则大多被日本公家(天皇、公卿贵族)、武家(幕府大名)、寺家(寺院势力)等收藏,传承有序。
建窑曜变天目盏 |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
传承:德川家康-德川赖房(水户德川)-藤田家-藤田美术馆
南宋·建窑油滴天目盏 |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传承:丰臣秀次-西本愿寺-京都六角三井家-若狭酒井家-安宅英一-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南宋·建窑曜变天目盏 | 日本龙光院藏
传承:江月宗玩-龙光院
中国国内,随着赵宋王朝的落幕,元末明初开始流行散茶,茶碗的选择倾向于质地细腻的白瓷。在宜兴紫砂兴起后,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这种细陶茶器,建盏和黑釉盏渐渐成为少数藏家的玩器。而反观日本,因为延续了唐宋茶道并进一步发展,对这些流入国内的中国茶盏格外重视。
今天,你会选择收藏建盏吗?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两宋三百多年的文化里,建盏一直是宋茶文化最重要的承载器物。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攀升,传统文化回归的势头越来越猛。
南宋·刘松年《碾茶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径山茶宴”
宋代建盏,不仅可以做收藏品,而且有极强的实用性,在审美性和实用性上有着完美统一。也因为如此,不管是精品建盏还是普品建盏,比之三十年前,成交价都有了质的飞跃,并且一直处于稳定攀升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心仪的建盏,你会考虑入手吗?
写在最
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