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工作室 (Westwood Studios)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一家游戏工作室。该公司由Brett Sperry和Louis Castle于1985年创立,最初名为Westwood Associates。1992年,公司并入Virgin Games,并改名为Westwood Studios。公司于1998年被 EA 收购,于2003年被EA关闭。该工作室可以说是90年代美国游戏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 RTS 的奠基人。 命令与征服 的发布也使得rts的发展进入了第一次鼎峰。 很可惜EA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该公司于2015年TGA中获得业界标杆奖。

  • 1 发展简史
  • 1.1 早期
  • 1.2 RTS时代的揭幕人
  • 1.3 西木时代的发展与高潮
  • 1.4 王朝衰落
  • 1.5 后西木时代
  • 2 主要成员
  • 3 作品列表
  • 4 注释
  • 5 外部链接
  • 该工作室最早建立时,只是为其他的一些游戏厂商做兼职工作。

    后来也自己开发了一些游戏,比如《魔眼杀机》,一款基于《 龙与地下城 》的游戏。

    RTS时代的揭幕人

    1992年,公司开始改名为西木工作室(Westwood Studios)并收入维珍互动娱乐旗下。当时维珍互动娱乐获取了大卫林奇的沙丘系列电影改编权。便把改编电影的权利分交给了西木和另一个叫Cryo的法国工作室。Cryo先做好了一部一般的RPG游戏。(被称之为沙丘1),而西木则将沙丘上的香料争夺战变得更为科技化,便制作出了游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沙丘2 沙丘3000开发的时候西木已经属于EA了,为什么还可以做沙丘作品的续作

    西木时代真正的开端起始于1995年, 命令与征服 系列的第一部的发布。这个系列可以说是RTS游戏史最成功的作品,也是电子游戏史的一大创举,也可以说是西木RTS经典的真人过场的开端。

    1996年,西木制作命令与征服的前传 红色警戒 ,相对拓宽了命令与征服的世界观,并一贯保留了真人过场的传统。

    西木时代的发展与高潮

    1998年,由于维珍互动娱乐放弃游戏行业,Westwood Studio被购入EA旗下。被一同购入的公司包括维珍太平洋(并入后改为西木太平洋,即Westwood Pacific。)此时西木本部和西木太平洋开始有一些分歧,虽然总体相对平稳但是这为后来西木的被肢解埋下了伏笔。

    同年,西木推出了可以算是沙丘2的重置与续作 沙丘2000

    1999年,西木为初代命令与征服制作了续集 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 。泰伯利亚之日开始,命令与征服系列逐渐走向 军事科幻 路线。

    千禧年,由西木太平洋制作的,并基于泰伯利亚之日引擎开发的 红色警戒2 发行。虽然在设定上有一定的吃书,而且本作明显与命征正传分道扬镳,但是游戏性而言这的确给命令与征服带来了新的高峰,同时也是很多中国玩家接触这个系列的第一款游戏。此时西木太平洋和西木本部的矛盾加剧。

    2001年西木推出了沙丘的又一个续作 帝王:沙丘之战 (中国通称沙丘3000)。本作在剧情设定上有较大变动,且战役也采用非线性流程。但是本作反响平平。

    由于西木太平洋的优秀表现,再加上西木本部动作逐渐变缓,EA开始有了解散西木的想法。

    西木于2002年制作出 命令与征服:变节者 ,这也是命令与征服系列中唯一一款FPS游戏 其实之后EALA有做一款名为泰伯利亚的FPS,但是最后胎死腹中 ,但是由于设定上的一些吃书,该作反响平平 其实这游戏的多人模式做的出奇得好,这也导致后来的同人游戏变节者X的诞生

    EA于2003年1月29日正式解散西木工作室,西木太平洋(之前已被改名为EA太平洋)也被改名为 EA洛杉矶 (EA Los Angeles,EALA)。

    西木原本还想做一部命令与征服3:入侵(也叫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的黄昏 似乎早了一部,黄昏就来了 ),但是也因为被解散的原因而胎死腹中。另一部计划中的,与红警和命征正传互不相关的RTS则被EALA拾起,做成了 命令与征服:将军

    在被解散的时候,西木发行了他们最后一款游戏——一款MMORPG——银河战将(Earth & Beyond)。该游戏于2004年9月停止在线服务。

    后西木时代

    命令与征服系列并没有因为西木的解散而终止。

    EALA仍然继续承担着命令与征服的制作工作。2003年他们推出了 命令与征服:将军 。该作也是命征3个分系列中唯一一个取消MCV设定的。 EALA原本打算加入战俘机制,但是取消了

    随后在2007年, 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之战 (简称TW)也成功发行。本作拥有命征正传游戏中最多的战役,并且泰伯利亚的散播者——思金人也在本作作为可选阵营出场 虽然战役只有4关…… 据说EALA原本打算做8关,被EA赶鸭子上架

    次年,TW的资料片 命令与征服3:凯恩之怒 (简称KW)发行。该作只有Nod战役,作为TW剧情的补充。 Nod兄弟会万岁!Down with GDI! 也新增了一些新单位和新的子阵营,包括不能对地 却可以高效反步兵 的弹弓,全球征服模式(PC)/凯恩的挑战模式(XBox)。

    还是2008年,EALA发行了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3 。红色警戒3里三大阵营特色鲜明。平衡性尚可(排除掉一些bug)。

    2009年,资料片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 发布。本作里为三个阵营新增了新 OP 单位并附加了一个百合子战役。

    以上作品在圈内评价尚可,但是后命征时代的开端,是因为正传的第四部。

    2010年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 由于过于奇葩的玩法 即时战术游戏化 ,莫名其妙的剧情 过于玄幻 ,奇怪的音乐 Nod音乐太诡异 ,导致评价一致性的很差。该作也导致了EALA被EA拆散。

    而系列的真正崩溃,则开始于 将军2 (该作官方后改名命令与征服,原本作为命令与征服:将军的续集,为行文简洁后以将军2称呼)。

    2011年12月9日,命征粉丝们听到这个续作的消息非常异常兴奋。也许这能扭转命令与征服4的负面影响。该系列将由Victory Games(从BioWare分离出来)开发。该作将采用寒霜开发。

    事件的转折出现在10个月后的2012年8月15日。当时官方声明说该游戏转为免费模式(F2P) 还因此被嘲讽了一波 据说是模仿英雄联盟的运营 ,并且改名为命令与征服。 据说是他们打算在以后的更新把红警,正传的东西加进去

    2013年10月29日,Victory Games宣布停止对将军2进行开发。 这游戏其实bug还不少,比如不能碾压步兵,甚至有照抄星际的痕迹,比如增加第二资源石油,以及抄袭水晶塔的电厂 后命征时代就此来临。

    (待补完)

    • Brett Sperry:Westwood创始人。《命令与征服》系列的缔造者,作为公司总裁参与了Westwood历史上所有游戏产品的开发,并且制定公司的各项发展战略。2002年由于同EA存在严重分歧,宣布离开Westwood。2009年创立新游戏公司Jet Set Games。
    • Louis Castle:1985年,Castle与Brett Sperry共同创立了Westwood。Westwood被EA解散后,Louis Castle留在EALA担任工作室创意总监。2009年离开EA加入GarageGames担任CEO。后来又加入了社交游戏大厂Zynga担任副总裁。于2017年起任亚马逊西雅图工作室负责人。
    • Adam Isgreen:1996年加入Westwood工作室,参与了《红色警戒》《泰伯利亚之日》《红色警报2》《叛逆者》等作品的开发工作。很多游戏搞怪、幽默的元素都来源于他的设计,被称为Westwood的鬼才,也是公司第二代核心开发者的代表之一。2003年,Adam Isgreen继续在EA洛杉矶工作,参与开发《将军:绝命时刻》,2004年加盟岩石壁画,担任公司的创意主管。他也是Jet Set Games的创始人之一。
    • Rade Stojsavljevic:1998年加入westwood工作室,先后担任《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开发项目的高级制作人和执行制作人,并成为《超越地球》的主要制作者。2003年EA关闭Westwood后,Rade Stojsavljevic参与了《将军》和《将军:绝命时刻》的开发,并在EA其他游戏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随后加盟Activision。后来成为Jet Set Games的创始人。
    • Steve Wetherill:1994年加入Westwood工作室,担任公司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他主导研发了联机对战服务Westwood chat与Westwood online,是Westwood公司内部主要的技术推动者,参与了Westwood时代所有命令与征服游戏的开发。2002年,由于同EA存在分歧,离开了Westwood,组建Uztek Games,专门开发掌机和手机游戏。后成为Jet Set Games的首席技术官。
    • Patrick Connelly:1996年,Patrick Connelly加入westwood,担任《命令与征服:隐秘行动》的游戏测试员。同年转任《红色警戒》开发项目产品助理一职。1997年,Patrick Connelly在《大地传说2:命运守护神》开发项目中负责视频制作、在《红色警报1》的两部资料片中分别负责单人战役和多人游戏地图的制作。1999年,Patrick Connelly在《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中任设计师。2009年3月14日因车祸去世。
    • Dustin Browder:人称光头哥。2000年加入Westwood公司,先后参与开发了《红色警报2》《尤里的复仇》《命令与征服:将军》《绝命时刻》和《指环王:中土之战》等多部即时战略作品。2005年宣布离开EA公司,加入 暴雪 。后成为星际争霸2的首席游戏设计师,除《星际争霸2》的工作外,他还为《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提供任务设计。
    • Mark Skaggs:原Virgin公司美国埃尔文分部负责人,1999年,EA并购Westwood和Virgin埃尔文分部后,将Virgin埃尔文分部命名为Westwood太平洋,划归Westwood领导。他先后成为《NOX》的制作人,以及《红色警报2》《尤里的复仇》《君主:沙丘之战》的执行制作人。EA关闭Westwood后,他担任了《命令与征服:将军》、《绝命时刻》和《中土之战》制作人。2005年,向玩家发布公开信,表示《红色警戒3》已经在制作中。但随后却立刻离开了EA洛杉矶,加入Trilogy Studios。
    • Joseph David "Joe" Kucan:玩家们最熟悉的大光头 凯恩 扮演者,Westwood游戏的电影导演。1992年加入Westwood。在EA关闭Westwood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担任职业桥牌运动员。后来EA在开发命令与征服系列续作后将他找回重新扮演凯恩。1998年其曾罹患癌症,后治愈。
    • Frank Klepacki:音乐家,加入Westwood时年仅17岁。为《沙丘》系列、《大地传说》系列、《凯兰迪斯传奇》系列、《银翼杀手》和《命令与征服》系列游戏作曲。现任岩石壁画游戏音频总监。EA曾经邀请他为命令与征服3作曲,但是当时他忙于岩石壁画的项目,所以拒绝了。但是在制作红色警戒3时参与了三首游戏曲目的编曲。
    • John Hight:1993年在3DO公司任创意总监,1998年加入Westwood,参与了《NOX》《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等游戏制作。Westwood解散后加入雅达利公司。2011年加入暴雪,在暴雪工作至今。

    其中沙丘系列会用 金黄色 表示,命令与征服正传为 泰矿 绿 ,红色警戒为 铁锈色

    发行年份以最早发行的平台为准。 Eye of the Beholder Amiga
    MS-DOS
    PC-98
    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Sega Genesis CD Eye of the Beholder Ⅱ: The Legend of Darkmoon 魔眼杀机Ⅱ:黑月传说 MS-DOS
    Amiga
    FM Towns,
    PC-98 Mickey's Runaway Zoo 米老鼠动物园逃亡 Sega Genesis Dune Ⅱ: The Building of a Dynasty 沙丘Ⅱ:王朝的建立 Amiga
    MS-DOS
    Sega Genesis
    Risc OS 欧洲版和世嘉MD版的标题分别为Dune Ⅱ: Battle for Arrakis、Dune: The Battle for Arrakis,副标题都是阿拉吉斯之战的意思 然而在游戏里,欧洲版的标题为Dune Ⅱ: The Battle for Arrakis
    在Westwood官网里该作品名为Dune Ⅱ [1] Dungeons & Dragons: Warriors of the Eternal Sun 龙与地下城:恒日战士 Sega Genesis Order of the Griffon 狮鹫骑士团 TurboGrafx-16 The Legend of Kyrandia: Book One 凯兰迪亚传奇 Amiga
    MS-DOS
    FM Towns
    Mac OS
    PC-98
    Microsoft Windows 在Westwood官网里该作品名为Kyradia Book 1: The Legend of Kyrandia [1] The Legend of Kyrandia: Book Two - Hand of Fate 凯兰迪亚传奇2:命运之手 PC-98
    MS-DOS
    FM Towns 在Westwood官网里该作品名为Kyradia Book 2: The Hand of Fate [1] Lands of Lore: The Throne of Chaos 大地传说:混沌王座 Ancient Glory Apple IIGS The Legend of Kyrandia: Book Three - Malcolm's Revenge 凯兰迪亚传奇3:玛尔寇的复仇 MS-DOS
    Mac OS
    Windows 在Westwood官网里该作品名为Kyradia Book 3: Malcolm's Revenge [1] The Lion King Amiga
    Sega Genesis
    MS-DOS
    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Windows
    Linux
    macOS Young Merlin 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Command & Conquer 命令与征服 MS-DOS
    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PlayStation
    Sega Saturn
    Nintendo 64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Portable Monopoly 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Command & Conquer: Covert Operation 命令与征服:隐秘行动 MS-DOS
    Microsoft Windows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 MS-DOS
    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Portable Resident Evil PlayStation
    Sega Saturn
    Microsoft Windows
    Nintendo DS Westwood仅协助开发了Microsoft Windows版本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Counter Strike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反戈一击 MS-DOS
    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The AFTERMATH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劫后余生 Command & Conquer:Sole Survivor 命令与征服:最后的幸存者 Lands of Lore: Guardians of Destiny 大地传说:命运守护神 MS-DOS
    Microsoft Windows 中国大陆代理商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将它翻译为“黑暗王座2” Blade Runner Microsoft Windows Games People Play: Hearts, Spades, Euchre Review 红桃、黑桃、尤克牌 Dune 2000 沙丘2000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Golden Nugget 64 Nintendo 64 Command & Conquer: Tiberian Sun 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 Microsoft Windows Lands of Lore Ⅲ 大地传说3 Recoil Sports Car GT GT超级名车赛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Command & Conquer Tiberian Sun: Firestorm 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火线风暴 Microsoft Windows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2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2 Microsoft Windows
    macOS Command & Conquer:Yuri's Revenge 命令与征服:尤里的复仇 Microsoft Windows Emperor: Battle for Dune 帝王:沙丘之战 Command & Conquer: Renegade 命令与征服:变节者 Microsoft Windows Earth & Beyond Pirates: The Legend of Black Kat 海盗:黑卡的传说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2

  • 1.0 1.1 1.2 1.3 https://web.archive.org/web/19970612022753/http://www.westwood.com/games/pcidx.html
    Wikipedia-logo-v2.svg
    维基百科
    提示您
  •